为期是什么意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以平为期"?

疾病,意味着机体失去正常的生理平衡。

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即是以恢复机体的生理平衡为治疗目标。比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气机下陷者举之、气机上逆者降之等治疗措施,都是旨在恢复机体的生理平衡。可见,以平为期的内容非常丰富,又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等治法,皆是"调其气,使其平也"。

二、掌握"以平为期"的关键

掌握"以平为期"的关键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正如王冰注释说:"有者泻之,无者补之,虚者补之,盛者泻之,适其中外,疏其缠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

三、"以平为期"的注意原则

掌握以平为期的原则,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应用都应"以平为期而不可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过则伤正气,使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历代医家皆遵守以平为期的治则。如张仲景用桂枝汤解表,若一服汗出,即主张停后服,不可尽剂,即本于此治则。叶天士对温热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视掌握分寸,"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恐成功反弃也"(《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临床攻邪时注意护正,补虚时注意勿敛邪,清热不应伤阳,散寒不应伤阴,补脾勿碍胃,等等,都是在注意以平为期,不造成新的生理失调。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