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的坡度大约多少度(1%的坡度是多少度)

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杂志”

在北京五道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写字楼里。

一个看上去设计普通、环境普通的工作室,不普通的是每一个人——这里的四十几位建筑设计师,组成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冬奥设计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的带领下,完成了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以及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在内的4个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的建筑设计任务。

潘睿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坐在工作室最靠窗的位置,聚精会神盯着电脑,后背快弓成了一只青虾——这是这位“80后”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常态。他从2016年开始参与本次冬奥会项目,在张利教授的带领下主要负责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设计工作,以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概念方案设计。

其中,“雪如意”作为使用功能、竞赛工艺最为复杂的场馆,被打造为张家口赛区无障碍设计的示范场馆,为其他场馆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借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冬奥张家口赛区设计团队

与2008年相比,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对于无障碍的要求更加全面精细。作为无障碍专项负责人,潘睿也是从业十几年来第一次全程参与一个大型无障碍项目的设计和落地。

来自这位工科博士生的总结很简单——“很受冲击,也留下很多遗憾。”

细节

负责冬奥会场馆的无障碍设计项目之前,潘睿觉得自己的设计“好像也考虑无障碍”——他加了“好像”,是因为经过这次的深度参与,他发现以前那些设计“还远远不够”。

比如在2010版的无障碍设计规范里,关于“缘石坡道”的设计要求里有这样一条:“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10mm。”

放在以前,潘睿觉得仅仅1公分的高差,相比于轮椅50公分以上的轮辐直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与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和更多残障人士交流后,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致命性。

他坐在办公椅上模仿轮椅使用者向后退,一旦地面并非完全平坦,轮椅速度突变,身体就会由于惯性向后倒。如果使用者的躯体也并不灵活,整个人会像石头一样“砸”向地面,后脑勺着地。万一摔倒后四周没人,情况就更危险。

类似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门与墙距离多少合适?在之前做设计时,“美观”几乎成为最主要的考虑,后来设计团队发现,门与墙的距离不同,直接决定着轮椅使用者开门时与门的相对位置不同,也就决定着用力方向不同——距离留得越多,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可选择的发力方向就越多。

由此可见,无障碍设计全都体现在细节里。坐便器与墙面距离多少才更方便残障人士取用配套设施、触碰到报警器等设备?垂直安全抓杆、水平安全抓杆距坐便器多远抓起来最省力?能否安装侧位洗手池?电梯轿厢是加大宽度还是深度才更方便轮椅使用者?能否在电梯中增加脚控开关?出入口大门能否采用电动感应式?入口坡度怎样设计才足够平缓?……

参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设计指南》等规范及书籍,加上来自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的要求和中国残联的建议,在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的支持下,团队针对“雪如意”给出了相当理想化的无障碍设计方案,并应用了不少全新的无障碍设施和设计方法,试图突破传统。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比如,考虑到冬季运动的运动员背负的雪橇、雪板等设备较重,“雪如意”中坡道的坡度将“规范”中要求的1:12改成了1:14;再比如,在无障碍落客区的设计中,考虑到车辆类型及轮椅使用便捷等因素,将规范要求的7m通道延长至8m……

然而,哪怕只是让常规的无障碍设计落地,大家依然觉得困难重重。

障碍

施工团队由于普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无障碍培训,会导致翻改问题频繁出现。“说到底,建筑需要多种专业协同配合,包括施工单位、材料商、设备商……大家不是都有无障碍意识。”作为设计师,潘睿也对每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不同考虑表示理解。

比如在无障碍卫生间,坐便器旁边的水平安全抓杆应该是可以抬起或者平推开的,却常会被安装成“死的”。“看上去好像是做了无障碍设施,但用不了,或者很难用。”潘睿说,“就是因为没有理解到使用者的需求。”

再比如下水管道的位置。施工队以健全人的思维早在距墙500mm处安装了下水管,但对于残障人士而言,这个距离宜为700mm——在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几乎所有标准都有“应”和“宜”两组数据,前者代表必须达到的底线,如卫生间的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米——但4平方米真的舒服吗?

典型无障碍卫生间设计示范

“一些残障人士是没有上肢的,如厕的时候,很可能需要依靠腿部帮忙,所以需要更大的伸展空间。”潘睿解释道,“但这又和建筑的一些内在逻辑有矛盾,比如它的经济效益。”

于是,造价问题成为诸多无障碍设计落实到“雪如意”实际建设中的最大障碍。在这一点的考虑上,设计团队发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在意识、标准执行等层面的参差。

团队去水立方调研时,发现场馆会专门安排一位业主负责无障碍设施建设,包括和奥组委、IPC、设计单位等对接。除此之外,在“应”与“宜”的权衡方面,大家普遍发现,北京的各场馆也都遵循着“不仅仅满足规范,而且高于现行规范”的要求。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极大促进了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的提升。”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也曾表示,此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让北京和张家口两座城市的无障碍建设提高了10年的水平。

这也是整个设计团队此番最大的感受——在无障碍建设的层面上,2022年冬奥会更大的意义,便是把这种理念从一线城市推广到了如张家口这样的四线城市。

而对于潘睿自己,他个人的设计理念也被这次对于无障碍设计的实操过程极大地颠覆了。

“开始非常注重细节了,也开始下意识地向同行普及这个观点。”潘睿说,“以前一直觉得,只要满足规范就可以了。其实远远不够。这是最有冲击力的一点。”

“为所有人”

早在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就曾在两会上提议,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行业无障碍专项评审审查认证认可机制》,避免无障碍设施的缺位、形同虚设或是先建后拆。

作为建筑设计师,潘睿也有相同的想法。在他看来,中国如今并不缺乏无障碍设施,只是在建设和使用中几乎达不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出错和被破坏现象严重。

“毕竟建筑这个行业,会涉及到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很多领域。作为牵头的专业,只有自己先慢慢重视起来,才能带动整个行业无障碍意识的提升。”潘睿觉得解决问题的源头,就是建筑教育。除了从注册建筑师培训教材、考试制度入手之外,配套的强制性规范、惩罚力度也要跟上。

除此之外,美、英、北欧等西方国家倡导的无障碍设计理念,也给了团队很多启发。这些理念在IPC无障碍工作组编写的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中都有体现,即“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和“为所有人的设计”(Design for all)。

仅仅根据字面意思,也能看出这几种理念本质上的相似——并不将残障人士当作特殊群体对待,而是通过“普适”的设计,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正常人中的一个。

潘睿想到国内很多建筑会专门把残疾人入口设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或者在入口处专门铺设一条又长又绕的z字形坡道……“都像是在刻意提示说——看吧,我给你设计了,放那你自己用吧。”潘睿觉得,这样的设计也许确实在物质环境上提供了无障碍,但却会让使用者在心理感受上障碍很大。

如何弱化这种由于过分强调带来的“施舍感”?这对于工业品的设计也许相对简单——比如左右手都方便用的小型工具等,但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潘睿觉得难度不小。

好在他从此有了这方面的意识,通过对无障碍设计更密切的关注,还有对生活环境的细微观察,决定开始做一些建筑设计上关于无障碍的小发明创造。

“如果对于大空间的改变暂时有限,那就先从小设施开始,这也会很有意思。”他说。

来源: 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