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新包括什么创新(价值创新包括什么内容)

杜庆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企业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企业与社会唇齿相依,企业只有更多回报社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才能得到社会的馈赠。企业回报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参与社会价值创新,即用创新的方法、产品和服务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创造公众福祉。平台企业带动面广、辐射性强、影响力大,在参与社会价值创新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和能力。

平台企业有参与社会价值创新的独特优势。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看,我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的成果还没有充分惠及所有人,而数字化平台企业天然具有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的基因,数字技术也在推动要素流动和融合方面具有特定优势。从应对疫情常态化冲击看,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传统企业生产和线下消费带来较大冲击,但是智能制造却逆势发展,在线教育、在线问诊、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线上活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也为平台企业参与社会价值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看,一方面,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市场主体加快渗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生产成本更低,消费效用更高,资源配置也更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网络用户与社会成员、网上场景与日常生活、线上留存与真实世界呈现高度重合态势,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社会价值也逐渐靠拢。

平台企业须具备推动社会价值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具备技术赋能能力。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平台企业依托所掌握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产业链资源等生态优势,不断赋能中小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效能。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数字技术助力企业把供给体系、生产体系、物流体系等统一管理起来,形成数字化产业链,有效解决产业链断供或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平台企业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为全社会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产品和服务,引导解决社会痛点,提升各行业数字化水平,将创新社会价值更好惠及全民。另一方面,要具备技术扩散能力。平台企业减少了信息搜寻和匹配的成本,促进了用工和就业的匹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为社会创造了正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要持续将平台企业的技术能力转化为社会价值,还须加速推动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比如,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极大提高供给质量,释放了新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带来长期利好。今后,平台企业要进一步围绕服务业升级、工业提质增效、城市运营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通过技术扩散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平台企业创造社会价值要秉持正确价值观。一要关注普惠价值。普惠价值体现一种主体间性,或称为交互主体性的思维方式,它把每一个个体都视为平等主体、平等成员,共同协商、平等参与、共赢共享,而不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数字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连接性,个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普惠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也被不断放大。平台企业只有通过提升“连接力”,连接更多的合作伙伴,并帮助合作伙伴延伸自己的“连接力”,才能更好赋能于小微个体,以新型生产力激发社会创新力。二要弥合社会分歧。平台企业参与社会价值创新,既要坚守本土价值认同和遵守各地公序良俗,也要坚持用户服务个性化和遵守无差别对待用户原则,其隐含要求是平台企业必须努力探索数字共同体建设,通过改进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打造数字平台生态体系,弥合不同用户和相关主体的社会分歧。三要聚焦社会问题。价值创造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后者更具全局性、普适性和长期性。平台企业参与社会价值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需求,通过自身技术、产品和平台的力量,助力打通社会堵点,才能把创造社会价值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平台企业参与社会价值创新离不开有效监管。数字技术的良性发展、有效应用和平台企业的责任担当、价值创新,离不开有效的监管。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技术伦理观,将技术和企业的发展置于合规监管之下,始终秉持社会责任高于一切的准则,确保平台企业不因商业利益而伤害社会价值。要加强对平台企业反垄断规制,重点将利用算法实施价格共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迫使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选边站队、利用平台自身优势不当收集和使用数据等行为纳入反垄断规制范围,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正义性;要加强数字形态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确保平台中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合理利益所得,避免平台企业过分攫取数字剩余价值。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让平台企业有条件提升能力、有渠道发挥作用,确保平台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要重点鼓励制造业、服务业打造产业互联网,探索建设包括质量评估服务、检测认证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互联网规范化发展,更好汇聚产业链相关资源;协同平台企业等各类研发主体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平台企业加快技术向各行业扩散,实现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快速融合;督促平台企业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方向,尽快对外公布确切的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碳中和时间表,采取多种措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尽快实现近零排放目标。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