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双 亿欧专栏作者
亿欧消息,据新京报报道,4月3日晚间,摩拜召开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美团收购案,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团以35%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其中3.2亿美元作为未来流动性补充,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该消息显示,传言有意入股摩拜的滴滴,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另有消息透露,摩拜是被美团以37亿美元股权加现金承接债务的方式收购的,其中,换股11亿美元(摩拜股东获得美团点评股票),现金16亿美元,承接债务10亿美元。
4月4日凌晨,据第一财经报道称,在摩拜股东大会上其CEO王晓峰表示,“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摩拜”。
不久后,亿欧发现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凌晨更新了个人朋友圈,写到:“大家都更喜欢戏剧性,然而我更愿意积极看待一切。谢谢所有人把我们捧到改变世界的高度,也谢谢大家对摩拜的重新审视。并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我看来一切是新的开始。很多人都把摩拜单车看成是出行工具,实际上我一直说它是“美好的生活方式”,回归到简单,本质,健康绿色,不过分追求物质。live better也是美团的愿景,这一点上我们有巨大想象空间的。”
这也从侧面印证,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坐实,而创始团队是否因此“出局”,在胡玮炜看来,并不存在,“一切是新的开始”。于今日凌晨,美团创始人、CEO王兴向钛媒体回应称:媒体报道有误,“不要以讹传讹了,摩拜创始团队根本没有要退出”。这或许也意味着在股权层面,摩拜创始团队股权方面或将已经全面退出。
此前,摩拜被收购的传言就有很多版本。4月3日据蓝鲸财经报道,美团和摩拜已于近日达成收购协议。摩拜将以37亿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团,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12亿美元现金及15亿美元股权)和10亿美元的债务。双方最快将于本周内正式宣布。随后《财新》又爆出,称近日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的牵线之下,美团点评正式谈妥投资入股摩拜单车事宜,且投资股权占较大。
此外,还有消息称软银和滴滴欲10亿美元投资摩拜,估值45亿美元。消息显示,摩拜单车将于今天召开股东会讨论该议题。但随后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滴滴官方否认了滴滴与软银参与竞购摩拜的传言。
就在圈内针对该事件产生热议之时,《中国企业家杂志》有消息称,一位投资人透露,真实情况是滴滴与软银、美团两方都给了摩拜offer,但是摩拜还没有最终决定,今晚将召开股东会讨论此事。该投资人还表示,双方给出的offer细节差距较大。滴滴和软银一方开出的条件是,以45亿美元估值和现金的方式投资摩拜,两家共计持股20%。美团则是以现金+股票的形式投资摩拜,估值还未确定,但不是外界传闻的37亿美金。上一轮融资后,摩拜的估值是34.5亿美元。
截至4月4日凌晨,虽摩拜与美团点评官方没有正式对外确认收购一事,但各方信源都指向于此。此前,针对4月3日上午开始大范围传播的“美团收购摩拜”消息,事件双方均对该市场传言给出了“不予置评”的回应。面对摩拜公关部门的“泰然处之”,传言持续发酵。亿欧就该事件,在3日下午曾向摩拜单车多位早期投资人询问具体情况,均未回复。
由此可见,美团收购摩拜的事件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最终对整个出行市场格局也产生巨大影响。
虽面临财务危机,仍频频布局新领域摩拜成立于2015年1月,已入住美团、微信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12轮融资,其中腾讯是最大机构股东,融资频次较频繁。
虽然自成立以来频繁融资,但其资金方面仍旧紧张,财务状况不甚乐观。据摩拜内部财报显示,2017年12月,摩拜的用户存款达98.29亿元,亿欧认为这是用户的单车押金。此外,摩拜12月份的供应商欠款为10.01亿元,用户预存款6.23亿元。
从摩拜2017年12月份损益表中可以看出,当月摩拜收入仅1.1亿元人民币,去掉5.65亿销售成本、1.46亿管理支出以及0.8亿减值损失,最后净利润为亏损6.81亿元人民币。
可以推算,摩拜单月折旧2.8亿,相当于900万辆车,每月折旧摊销31元,那么若一辆车摊销36个月,差不多就是1000元每辆。另外按照表中每个月减值损失8000万,按1000块一辆单车,每个月有8万量车坏掉。
此外,在今年1月份摩拜日订单不足1000万单,按照摩拜投放的900万辆单车计算,平均每天每车只有一单。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认为,随着摩拜单车投放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并没有下降。如果摩拜的折旧摊销费用是平均摊下来算的,那么摩拜每个月的折旧和运营费用几乎固定,只有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才能使净利润为正。而要提高收入就要从用户端提高每单价格,价格提高后剩下真正有需求的用户,共享单车盈利就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的收益点。
虽然面临着财务问题,摩拜在出行市场的动作却仍很活跃,相继完善了在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领域的布局。据公开信息显示,去年9月,摩拜接入首汽的网约车服务;10月,宣布与嘀嗒拼车达成合作并加入了摩拜网约车功能;11月,与贵州新特电动汽车联手进军共享汽车;今年1月份,又推出了共享电单车。
共享单车背后阿里与腾讯的博弈虽然此前有消息传摩拜和ofo要合并,但是很快传言被粉碎,关于行业合并的问题,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此前曾表示,很多公司都在竞争中发展很好,共享单车行业合并的概率小,合并的动机没有那么大。可见共享单车两大巨头非但不会合并,反而会竞争越演越烈。
就在3月13日,ofo宣布完成了8.66亿美元E2-1轮融资,由阿里领投,阿里在ofo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可以看出,摩拜与ofo竞争的背后则是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之间的竞争。
从投资关系看,阿里和腾讯分别投资了ofo和摩拜。同时,两家互联网巨头又投资了滴滴和美团,而滴滴和美团也分别投资了ofo和摩拜。总体来看,阿里布局了ofo,腾讯则布局了摩拜。
朱啸虎曾算过一笔账,“共享单车市场对标的是公交车,在中国,每天的公交车出行是3.5亿次,现在两家共享单车每天的骑行数据加在一起是5000万次。三年后,共享单车每天至少是1亿~2亿次的骑行,这是很有可能的。全球来看,没有一个交易平台每天能有这样的交易量。”可见共享单车市场的巨大红利,难免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入。
阿里在2017年7月入局共享单车市场并不断加大布局,ofo最近四次融资均由阿里领投。此外,去年12月,阿里还参与投资了哈罗单车。而去年10月份,哈罗单车与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并,背后推动者也是蚂蚁金服。阿里入局虽然较晚,但发力迅猛。
反观腾讯,目前也是参与的摩拜的四轮投资,成为摩拜第一大机构股东。而以腾讯为重要股东的滴滴也投资了ofo。同时,在摩拜的背后,还有美团,美团与阿里不和也是众所周知的了。
2017年下半年,马云和马化腾曾公开喊话。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马云对媒体表示,“我们做任何的兼并、合作都要思考对行业的贡献,不能为了垄断、为了早点收钱而做。”在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投资后,马化腾则在朋友圈留言,“被当做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
而此次美团收购摩拜,对腾讯来说或许是喜闻乐见的。
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注:文章中所涉投融资额度来源于企业或相关机构或公开资料,亿欧已经尽量核实,不对融资额度做品牌背书;欢迎各方监督核实,如融资额度不实,欢迎向亿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