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摆渡上海多少钱(上海到海门摆渡)

上海老城厢位于现在的黄浦区。所谓“城厢”,即城内和城外热闹地方的总称,这个城正是历史上的上海县城。而“南市”则相对于“北市”(原县城以北租界一带)而来。作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市孕育了上海大都会,众多旧时流传下来的地名都集中在这里呈现。

城门

小东门

位于黄浦区东部,中华路、人民路与东门路交会口一带。大致范围为东到人民路东门路口,南到中华路东刘家弄口,西到方浜中路光启路口,北到人民路龙潭路口。

因原上海县城城门宝带门(俗称小东门)而得名。宝带门旧址在今方浜中路东首人民路口,辟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建,1913年拆除。小东门与城外的十六铺毗连,有内外小东门之称,且西与城隍庙、豫园相邻,历来为商业繁华之地,早年各种商店尤其集中于小东门、十六铺和方浜中路一带。1912年后,华商有轨电车开辟线路也多以此处为起讫站。

1949年后,小东门的商业主要集中在东门路、中山南路、外咸瓜街一带和城内的方浜中路东段。现随旧区改造后,东门路和外咸瓜街商务楼宇林立。

大东门

在区境东部,复兴东路、中华路东口一带(复兴路与中华路有两处相交,老西门处为西口)。大致范围东至悦来街,南至白渡路,西至巡道街,北至盐码头街。旧城垣的朝宗门,原址即在今复兴东路中华路交叉口处,因位于县城正东,故又俗称大东门。拆城后群众仍习称这一带地区为大东门。现周边为居民区,服务居民的商店较齐全。此处西通老西门,东经复兴东路轮渡站可通浦东杨家渡,南、北是环城圆路(即人民路和中华路),11、24、64等路公交车经过设站,一向在交通上占有重要位置。

小南门

位于中华路、董家渡路、黄家路交会处一带。范围大致东至董家渡路府谷街,南至中华路糖坊弄,西至黄家路永泰街,北至中华路乔家路。旧城东南朝阳门,在今中华路、黄家路处,因城垣正南有大南门,故新开的城门俗称小南门。拆城后,居民仍把原城门一带地区称为小南门。小南门警钟楼坐落于清代粮仓废址上,遇火灾时可迅速鸣钟报警,召集各方迅急赶往施救,在辛亥革命时曾作为起义信号楼,今仍完好,自成一景。除原有的11路环城公交车外,轨道交通9号线在中华路乔家路口设有小南门站,出行极为便利。

大南门

位于区境中部,中华路、跨龙路、光启南路交会处及周边一带。大致范围为东至中华路跨龙路,南至江阴街,西至中华路原马路桥北街(近河南南路),北至光启南路黄家路。旧县城的跨龙门在今中华路光启南路,位于正南,故又俗称大南门。拆城后,当地人们习称这一带地区为大南门。如今这一带主要为居民住宅区,有大南门邮政所、中国电信上海中区局中华世博分局(系优秀历史建筑),附近有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向南沿跨龙路可通陆家浜路市八中学、市南中学等地。

小西门

在区境中部,中华路尚文路口,地当原上海县城小西门(尚文门)城门口。大致范围为北到中华路永宁街口,东到尚文路学前街口,东南到中华路学前街口,西到黄家阙路大兴街口。系上海旧城最后辟筑的城门之一。清末,旧上海县城居民出城交通不便,遂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城垣西南部开辟新门,定名尚文门,因当时已有老西门,遂俗称小西门。这里是南市区环城西南面的交通要道,东通原蓬莱市场(即今蓬莱路学前街口一带)。或许因小西门最为“年轻”,11路环城公交车设站名为中华路尚文路,而不同于其他各城门地名设站。

老西门

位于区境中部,中华路、复兴东路、方斜路交会处六岔路口一带。大致范围东至复兴东路曹家街,南至中华路梦花街,西至复兴东路西藏南路,北至中华路方浜中路。

原为旧县城城门仪凤门,旧址在今复兴东路中华路口(西口)。因位于城垣正西,故民间俗称老西门。填浜筑路门废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为老西门。1914年至1918年南北两半城先后通行有轨电车,老西门交通地位日益重要,新建筑不断兴建,如1914年建共和大戏院(后为中华大戏院、中华剧场)。沿中华路向南不远即文庙,每逢周日旧书交易兴旺,为淘书胜地。11路环城公交的内外圈终点设在此。复兴东路、西藏南路交会处设有轨交老西门站,8号线和10号线在此交会,是一处交通枢纽。

小北门

位于区境中部,人民路、大境路、云南南路交会处一带。1909年在城西北角增开拱辰门,因当时已有老北门,故新开的城门称小北门。拆城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地区为小北门。人民路上有四明公所旧址,系上海民众两次爆发抗法斗争所在地。大境路口为留存至今的两段上海古城墙之一——大境阁所在,旧时“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描绘的就是此处的美景。

老北门

在区境中部,人民路与河南南路交会路口一带。旧县城城垣晏海门位置在今河南南路人民路口,以位于城池正北,故俗称北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此处以东城墙上新辟障川门,俗称新北门,故北门处改称为老北门。拆城填浜筑路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为老北门。轨交10号线豫园站设在人民路河南南路口,人民路隧道浦西出入口也在路口以东,交通方便。

新北门

在区境东部,人民路、丽水路、四川南路交会处路口一带。大致范围东到人民路福民街口,南至丽水路福佑路口,西至人民路江西南路口,北至四川南路新永安路口。

新北门原名障川门,位于今丽水路人民路口,清咸丰十年(1860年)辟筑,因辟筑前已设有北门(晏海门),故俗称新北门。城垣拆除后,新北门作为习称地名仍沿用至今。1961年豫园经过修缮开放,促使这一带的饮食、食品、百货以及各类专业商店进一步发展。

新东门

位于区境东部,即人民路、福佑路交会处一带。原为1909年增辟的三座城门之一——福佑门,俗称新东门,是旧县城中最年轻的城门之一,故后人所知不多,现地名基本趋于消失。古城公园的东门位于路口西北角。

城内

城隍庙

位于区境中部,范围为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达旧校场路。城隍庙系明永乐年间(15世纪初)知县张守约就金山神庙(又名霍光行祠)改建而成。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今永嘉路上,名为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为华亭县所辖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刚改建时,规模并不宏大。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造起东园(后又称内园,时庙基扩大为12.6亩),由于来往游人日多,庙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后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时庙基扩大为37亩)并重加修葺后,商人在园中竞设店铺,于是又出现了市集。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萃,城隍庙遂成著名的小商品、土特产和特色商品市场。

城隍庙除以庙宇的精湛建筑艺术、冠绝一时的园林布局结构和应有尽有的特色小商品、土特产和美味食品驰誉遐迩外,还有着每年一度的各种庙会。

城隍庙至今仍为商业繁盛和游览名胜之地,沪人习惯上仍总称整个豫园地区为老城隍庙或城隍庙。

小世界

位于区境中部,原旧城北部。1918年在今福佑路、豫园商场西侧建一游乐场,初名劝业场,不久毁于大火。后重建为钢筋水泥的三层楼建筑,仍为游乐场,底楼唱京戏,二楼唱绍兴戏,三楼是夜花园(喝茶兼听戏)。因延安东路西藏路口有个大世界,这里规模较小,故称小世界。如今已成为豫园商城的一部分。现部分老年居民仍称这一带为小世界。

虹桥头

位于区境中部,地当旧城内中心区域。在复兴东路、望云路一带。因在填浜筑路前,这里有一座桥称虹桥,因地处桥头,故称。虹桥又名望云桥,原城内跨肇嘉浜的桥梁,在今复兴东路望云路口。这里曾是旧县城中最繁华的地方,故旧书中经常有提及此名,今有一小街巷,名为虹桥弄,在复兴东路南侧与之并行,为旧名遗存。现周边一带为居民区,多旧式里弄和传统中式民宅。

小桥头

位于区境中部,旧城内中心区域。在凝和路、蓬莱路、望云路交叉口一带。因原中心河和薛家浜交汇口有一座小桥,这里地处桥头,故称小桥头。周围一带属居民区,多为旧式里弄。

露香园

位于区境中部。系历史名园,亦称顾氏别业。旧址在原南市区西北角,今大境路、露香园路一带,东临九亩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顾名世修建私园,得石一方,石上刻有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写的“露香池”字,遂以名园。园大数十亩,内有碧漪堂、阜春山庄、积翠岗、露香阁、独莞轩、分鸥亭诸胜景。露香园曾产水蜜桃,甘而多汁,远近闻名。

九亩地

位于区境中部,在旧城厢的西北,原为顾氏露香园的一部分。露香园荒塌后,园内的青莲座改为青莲庵。清嘉庆年间,青莲庵左前辟为小演武场,占地约九亩,俗称九亩地。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今旧仓街东青莲街间建积谷仓,廿二年(1842年)毁于火药爆炸,仓废,以后在旧址设硝磺局。同治年间,演武场东侧建有火药局、改过局等,人们亦习称为九亩地。嗣后习俗所称的九亩地范围扩展到东至旧仓街,南至上海市实验小学,西至青莲街,北至高墩街以南。宣统元年(1909年)清厘查丈,实计地为65.98亩。

城外

新开河

位于区境东部,大致范围在人民路、新开河路、中山东二路沿黄浦江一带。新开河原为天后宫旧基。清同治年间,由外商开凿,西名洋泾浜,即新开河。东引浦水,西达城濠(今人民路),北通洋径浜(今延安东路),在当时陆上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有利于水上运输。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填河筑路,名新开河路。1911年在马路中间造房后(西为救火会,东为招商局车库),路分为二,名新开河北路、新开河南路。抗日战争前,此处是海味行、北货行的集中地。20世纪末经旧城改造,南北二路已合并为一,沿江与外滩景观带连成一片。现境内有古城公园、黄浦江游览十六铺码头等,西近豫园商城。

十六铺

位于区境东部,在小东门外东门路的南北两侧。原是清朝后期上海城厢内外十六个铺中的一铺。“铺”是区域名称,当时城内有一、二、北三、南三、四、七、八、九、十、十二、十五、十九、二十、廿二等十四个铺,城外有十六、廿三、廿七等三个铺,后廿三、廿七两铺合为一段,算作一铺,故合之为十六个铺。当时十六铺范围为东到黄浦,北到方浜(今东门路),西至城濠(今中华路),南至万豫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路。在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前,十六铺已是商业繁盛的地区,当时商业主要集中在它南首的大东门及廿三铺的小南门一带。到了清末民初,原大东门及小南门一带的商业逐渐北移,于是十六铺北首的小东门外后来居上,遂成为南市商业最繁荣的地区。1912年后其他十五铺的名称都无形取消,唯十六铺因商业上习称已久,故独保留至今。

关桥

位于区境东部,范围包括白渡路、外马路一带。清光绪廿三年(1898年)马路工程局筑外马路的同时,在肇嘉浜上近黄浦江处,修筑一座长达7.8米的木桥,因南海关(原称大关,在小东门外)位于不远处郎家桥救生公局处,始称大关桥。光绪廿七年(1902年)海关移址老白渡外马路,桥称关桥,江边的码头也称关桥码头。次年,关桥由木结构改建为水泥结构,1915年后填肇嘉浜(近黄浦江处)筑白渡路时桥废,因有关桥码头,居民习惯上称这一带为“关桥”。

王家码头

位于区境东部,大致范围是指中山南路、王家码头路一带。一百多年前,这一带曾是黄浦江的岸线,建有一座码头供客商木帆船停靠,是当时浦江一带一个重要的商船码头。

董家渡

位于区境东部,在董家渡路、外马路口及周围一带地区。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初为北仓渡,明代郑洛书在此设船渡。后浦东有一董姓,改进为双桨船,可一次载客23人,每次每人收费三个铜板,在此来回摆渡,遂改称董家渡。今董家渡路的中华路至外仓桥街一段曾叫小南门(大)街。

唐家湾

位于区境中部。泛指肇周路、唐家湾路一带。唐家湾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浜,宽十米,通肇嘉浜和陆家浜,通行柴船,浜名起于何时无考。据传说因浜两边居住菜农,多数姓唐,故称唐家湾。以后唐姓的居民陆续他迁,浜边逐渐造起了住房,这时居民中吴姓居多,唐家湾口肇嘉浜上的一座石桥称为吴家宅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填筑肇嘉浜,唐家湾也填筑为路,名唐家湾路。填浜后,居民仍称这一带为唐家湾。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官方微信@图溯上海

编辑: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