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日本什么行业赚钱(20世纪90年代日本什么行业赚钱快)

在上一篇《日本往事:日本经济是如何腾飞》中我说道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裤腰带充实的日本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并且想要和爸爸美国平起平坐,这让一手扶持日本的美国很不开心,于是开始对日本经济开始制裁。

打砸只是骚操作

前期主要是到处给日本产品挑毛病,不是产品不合格就是技术有问题,实在不行,一口威胁美国安全的帽子扣下来,让日本引以为傲的家电、电子产品和汽车行业都被美国轮了个遍,要么退市要么罚款,这还仅仅是开胃菜。

真正的杀招还是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起

早在二战胜利前,联合国的成员国就在布雷顿森林开会,会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按照固定汇率与美元兑换,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个情况下,美元等同于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但是二战后的美国黄金外流,美元也不能保证兑换到黄金,因此大家对美元的信心越来越差,布雷顿森林体系快要完犊子了。

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原本的固定汇率也彻底瓦解,随后各国开始采用浮动的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这种情况对于日本来说影响很大,原本在固定汇率下,1美元等于360日元,在浮动汇率制下,日元升值了,变成了1美元等于250日元。

日元价值压低的原因

早些年,美国为了扶持日本,人为地把日元价值定得很低,这样有利于日本产品的出口,让日本产品有竞争力,靠着极低的价格,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内,成为世界出口大国。

但采用浮动汇率制后,日元升值了,一旦升值,对于日本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过幸亏当时处于石油危机时代,日本玩命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省油的汽车,一下子让日本汽车有了很大的竞争力,成功的化解了日元升值的影响,有市场,有需求,日本汽车行业玩命的生产,赚了很多美元。

横滨港等待出口的日本汽车

而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日本的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这种情况下,美国就想出了让美元贬值的想法,用低价增加自己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签订《广场协议》

1985年,美国终于决定正式让美元贬值,便和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签订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协议决定五国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大量抛售手中的美元,造成了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局面。

签订广场协议

美国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很残酷,美元的贬值并没有挽救美国经济,贸易赤字依旧存在,但是美元的贬值造成日元的升值让日本经济逐渐走向了泡沫。

日美贸易顺差

一开始1美元可以兑换250日元,签订《广场协议》后三个月,1美元只能兑换200日元,到了1987年,1美元只能兑换120日元,短短几年,日元价值就翻倍了。

日元升值后的影响

日元不断升值,让日本制造业出口大受影响,原本低廉的价格,再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比如说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假设日本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250000日元,那么以前1000美元就可以购买一辆日本汽车,日元升值以后,美国人需要花费2083美元才能购买一辆日本汽车,即便是日本车再省油,美国人也不会花费两倍的价格去购买。

早些年繁忙的日本工厂

没人买车了,卖不出去的日本汽车只能放在那里生锈,而日本国内市场又消化不了这么多汽车,最终导致汽车企业赚不到钱,赚不到只能停产,停产工人没收入,没收入就不会去消费,没有消费企业继续停产,这样陷入死循环。

这还仅仅是汽车行业,这样的情况在日本其他行业比比皆是。一句话,日元升值让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彻底萧条了。

日本的解决方法

发现日元升值的影响后,日本政府也坐不住了,准备开始救市。

1986年开始,日本两年内连续5次下调基准利率,放出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希望大量的货币放出可以刺激日本经济。

但是现实很残酷,早就看到制造业赚不到钱的人才不会傻乎乎地用放出来的钱继续投产,毕竟商人是逐利的,脑子坏掉了才会继续投资制造业,他们只会选择保证赚钱的行业,那么当时日本什么产业最赚钱呢?当然是股市和房地产。

大量的钱涌入房地产

由于早些年日本经济的腾飞,当时日本人觉得日本会永远如此,甚至总有一天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因此非常乐观地准备捡漏,毕竟日后要成为第一大国了,东西肯定很贵,现在买就是捡漏。

在这种情况下,水涨船高的房地产和股市成为他们的首选,虽然当时东京房地产涨得很厉害,但是指不定日后更高呢?赶紧买房子,以后卖出去大赚一笔。至于股市,只要认为这家企业以后会发展,通通买进,万一这个企业发达后可以狠赚一笔。

“繁荣”的日本房地产

最终日本房地产和股市价格节节攀升,甚至可以用飙升来形容。

1987年东京土地价格比上一年上涨23%;

1988年东京土地价格比上一年上涨65%;

由于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房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当时日本想要在东京买一套房子需要用10年的工资才可以。

至于日本股价,从1983年的均价8000日元上涨到1989年的均价38915日元,换算成日本企业市值占到当年全球企业市值的45%。明显不正常。

疯狂炒股

但是日本人就相信,甚至日本当局都说土地价格上涨只是正常的升值而已。民间和政府都相信日本经济是好的,因此在房地产和股市投入的钱越来越多,并且疯狂购买美国房地产。当时有多么疯狂呢?

疯狂购买

1989年6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影业;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

洛克菲勒中心

1985年-1990年日本企业花费了21起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投资并购,其中18起是美国公司,

除此之外,当时洛杉矶闹市区一半房地产由日本掌握,到了80年代末,日本人购买了美国10%的不动产。

当时有人说,日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甚至由“美国要变成日本的第48个县”。

忙碌的证券公司

在这种泡沫风气下,日本经济也到了崩塌的时刻。

崩塌时刻的到来

1989年,日本银行新一任总裁三重野康上任,清醒的他对日本泡沫经济非常不满意,尤其是飙升的房地产价格让很多人一辈子买不上房子,于是准备抑制房地产价格,让普通人买得起房子。

三重野康

1990年,三重野康上调银行基准利率,想要把房地产和股市的钱收回来,想要强行让日本人不能炒房和炒股。这种政策虽然让日元迅速回到了银行,但导致很多贷款买房的日本人资金断裂了,为了减少损失,很多人开始抛售房子。

泡沫后房地产价格下跌

一旦有人抛售房子,就有其他人跟随,之前大家都相信日本经济是好的,自己买的房子以后卖出去可以大赚一笔,现在有人低价抛售,说明房子已经涨不上去了,为了更好的抛售,有人开始打折,甚至以三折价格卖出去,最终导致日本房地产市场彻底崩塌,房地产的崩塌也带动了股市的坍塌。

1995年,日本银行不良资产余额高达了40万亿日元。

日本泡沫崩塌后,繁荣的日本经济一下子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广场协议》真的是阴谋吗?

目前网上很多人都在说美国签订的《广场协议》是搞垮日本人,让日本经济彻底崩溃,这这是大家看到结果的原因,虽然《广场协议》对日本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日本经济衰退只是日本人自己放水的骚操作而已。

要知道签订《广场协议》不止日本人一家,还有联邦德国、英国、法国三国,为什么他们没有进入泡沫经济呢?

广场协议现场

当时联邦德国签订《广场协议》后,严格控制了货币供应量,也不用通货膨胀刺激就业和经济发展,而日本则是放水,大量的货币涌入房地产和股市,造成了泡沫虚假繁荣。

不仅如此,日本当时出口大头依赖于美国市场,以机电等产品为主,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要美国制裁,日本出口就彻底完犊子了,而联邦帝国可以出口整个西欧,且产品众多,包括各种电器和汽车产品等等,最终联邦帝国硬是抗下了美元贬值后的影响。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到如今依旧没有走出来,也许,很多人日本人在梦中才能回想起当年日本经济是如何腾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