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路虎每年纳税多少钱()

来源网新社:

国产化成为捷豹路虎在华发展的"分水岭",不过是大幅下滑的那种。

数据显示,国产前的2014年,捷豹路虎在中国累计销量为122010辆,刷新历史新纪录,稳坐二线豪华阵营里的"领头羊";2019年,捷豹路虎在中国累计销量约为9.9万辆,国产5年后,销量竟然不增反降,下滑幅度近20%,排名也下跌至豪华第七位。

反观宝马、奔驰的国产化,十余年间,规模扩大了数十倍,国产车型也成为了绝对销量"功臣"。

01 捷豹路虎国产五年记

国产化,成为了捷豹路虎在华发展的"分水岭",国产之前,它是万众瞩目的"潜力股";国产后,它变成了不进反退的"反面教材"。

2010-2014年间,捷豹路虎在国内绝对是"风头"最盛的豪华品牌,销量在短短五年间就突破了10万辆,成为继BBA后第四个在华年销量突破十万辆的豪华品牌,而且品牌形象上还高于BBA,前途一片大好。

在火热的市场面前,捷豹路虎早已不"淡定"了,筹备起国产化事宜。

2012年11月,在中国寻觅良久后,捷豹路虎最终选择了奇瑞与之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奇瑞捷豹路虎,共同投资175亿元。

由于要自建工厂,奇瑞捷豹路虎首款国产车在两年后才到来。

2014年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投产,同时合资首款国产车——揽胜极光也宣布正式下线,并在2015年2月正式上市。

以首款国产车上市为起点,截止2019年收官,捷豹路虎国产化5年后,虽然国产化程度在不断扩大,但销量、利润却双双下滑。

5年间,在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国产化车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捷豹路虎在华销量不增反降,下滑幅度将近20%,而且是在豪华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被对手逐渐甩开了距离,现在连豪华二线阵营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反之宝马、奔驰,自2004、2005年前后国产以来,规模均从最初不到2万辆,到2019年双双突破70万辆,而国产化成为最大"功臣",国产车型超过整个品牌销量的75%。

宝马方面,宝马5系最畅销,2019年累计交付17.3万辆,另外宝马X3、宝马3系也均突破10万;奔驰方面,畅销车型分别是奔驰C级、奔驰E级、奔驰GLC,均在15万辆左右。

除了销量滑坡,捷豹路虎的财务情况也在变得糟糕,曾经的"利润奶牛"成了"拖累"。

根据塔塔汽车财报显示,因中国市场销量低迷等方面的影响,2018财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捷豹路虎全年营收242亿英镑,同比下降6%;全年税前利润为亏损3.58亿英镑,净亏损36亿英镑。

还有一个细节也可窥出端倪:纳税情况,捷豹路虎不复"纳税大户"头衔。

据上海市国税局提供的信息显示,2016年,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纳税7.83亿元,排名第81,纳税额和排名进一步下滑。

2015年,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排名第19,纳税19.71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而在真正国产化之前,2014年,纳税额度为60.47亿元,在榜单第5位;2013年为42.33亿元,也是排名第5;在2011年和2012年的纳税排名则分别为第18名和第9名。

2019年,捷豹路虎更是跌出上海纳税前100名单之外。

虽说2015年后捷豹路虎国产后,原先的税收会转移向奇瑞捷豹路虎转移,但以2016年的数据来看,奇瑞捷豹路虎当年贡献税收26亿元,加上上海的7.83亿元,还是比国产前大大减少的。

国产后,捷豹路虎的销量、利润、税收都发生了下滑。预想的扩张没发生,反而还倒退了,不禁让人想问一个问题:国产化是否是个错误?

02 国产后倒退,谁之过?

国产化本身并没有错,没有制定好行之有效的策略,才是捷豹路虎失败的原因。

那今天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也不能简单归于合资任何一方的过错,既然成为了一体,那么困境和问题都是共享的。

回过头去看,捷豹路虎与奇瑞的组合,一方是发展势头正猛的豪门,一方是有一定江湖地位的自主头牌,双方的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

那为什么没有发挥出1+1>2的效果呢?

这其实是很多跨国联盟很容易碰到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形成协同效应,造成内耗。

汽车历史上,这种案例并不少见。

以捷豹路虎和奇瑞来说,事实上国产初期,双方协同效应就受到了质疑。

举例来说,豪华车国产化,如何使进口业务和合资车业务更好融合,平衡好中外双方的话语权,是极其重要的又非常复杂的一门功课,此前有北京奔驰模式、华晨宝马模式。

而奇瑞捷豹路虎选择的是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开创了中外双方合作的第四种营销模式。

但这个组织发挥的效用有多大呢?很难说。

当初国产揽胜极光让奇瑞捷豹路虎意想不到的市场失利,就是一开始销售机构整合和定价都没做好,又碰上当年315爆出质量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2014年5月IMSS成立,负责销售、市场、售后和品牌建设,但作为股东双方利益妥协的产物,IMSS并不是独立法人,并没有决策权,但却要承担销售管理、经销商审批、商务政策制定等一系列触及股东双方利益的核心工作,原本为协调销售工作而成立的IMSS,却成为矛盾集中点。

成立以来,IMSS高层变动频繁,从首任 IMSS 总裁陆逸到毕少朴,再到魏傅然,再到潘庆,最后到今年1月上任的李大龙,IMSS一把手几乎一年一换的背后,关于中外方之间的博弈一直令人浮想联翩。

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悬而不决,捷豹路虎在华有心无力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了。

不过,在市场份额的急速下滑后,奇瑞捷豹路虎似乎认识到了这一点。

随着上一任潘庆以经销商的利益为先,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打好基础、提升体系力的主动调整,包括主动调整销售目标、降低经销商库存等利好措施,捷豹路虎下半年在华业绩也迎来了稳步提升,自7月起,经销商库存情况维持在1.5的健康水平,全网平均实现盈利,销售情况也实现了连续六个月的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12月同比增长26.3%。

而且在当前行业开始掀起1.5T小排量发动机的潮流下,捷豹路虎日前也透露即将引入一款1.5T发动机的消息,未来国产车型将大面积搭载此款发动机。

借助这一波产品更新,如果捷豹路虎能保证产品力领先,同时采用更加务实的价格策略,在华已积累了10年品牌的捷豹路虎或将成功翻身。

网新社观点:

多少曾被看好的组合,就是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导致内耗严重而失败,奇瑞捷豹路虎如果还想找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那就必须要吸取前人的教训。

好在从去年一系列的调整来看,它正在改变。

不过全新的市场格局下,捷豹路虎面临的挑战无疑会更大,小排量发动机是个机会,但是捷豹路虎也必须要在定价上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