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2021和1Q22整体情况:
1、收入角度:2021整体收入58亿,同比增58%-29%;
自有品牌增速40%,占比达到99%;
从2021整体收入来说基本都是自有品牌贡献。
1Q22收入+22%,自有品牌+25%增速。
2021年到现在遇到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供应链,从供给到原材料涨价;
海外占比比较大的公司来说运力是个挑战;
2021整体收入水平来看可以验证整体能力全面和健康,有能力抵御外部风险,有比较得当的应对。
2021国内市场在2H发了自清洁产品,2021国内增速+70%,1H21没有自清洁产品推出。
2022-3月推出G10S产品,从功能到性价比可圈可点,第一轮预售3月底到4月初虽然遇到了物流疫情和挑战。
RVC在国内市场份额稳定到了20%~ so far
海外市场:2021确实挑战,航运和iRobot和Shark降价,灵活度较低;
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今年来看推出了多款新品;
推出了跟我们G10S对标的既有集尘又有自清洁的产品。
为什么不像其他自清洁品牌直接推自清洁产品?
国外对拖地需求不如国内,自清洁产品对国外来说是更加尝鲜的需求,对于集尘功能来说降低了消费者体验门槛。尝鲜人群对价格不敏感,最敏感是功能感受,所以推出了Ultra顶配。未来对海外市场乐观。
2、整体盈利情况:
GPM角度 2021 48.11%,2020 51.32%,受到会计准则要求运费调整到了COGS里面到2021;
2020调整后是49.9%,所以like for like,同比下滑1.8pct,最主要影响:1、原材料影响,库存原材料1.5pct hurt GPM;2、还有产品结构的影响,除了4Q21推出的G10剩下都是中高端产品,产品结构主推的振动拖布功能(硬件功能,成本相对较高);
* 远期外汇合约有一点点影响
1Q22 GPM 47% vs 48% in 1Q21,下滑没有3pct:
* G10占比提升,对GPM有正向贡献
费用提升:
从2021提升比较快,在研发和销售同比增幅同步。
研发费用:2021同比增长67.74%;
销售费用:+67.74%;
大家也比较关心销售费用,2021增加比较快,ratio 16%同比增3.7pct,主要由于公司在2021年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市场,花了很多净利在营销上面。
1Q22角度研发费用稳定,同比增长肯定多,整体20%多;
从销售费用角度大家也知道从1Q21产品还没那么多,整体还是海外经销产品到了1Q22还有小的变化,销售费用提升会更多一些,基本符合现阶段经营需求。
3、最近国内疫情和海外需求关切的想法:
疫情影响从1Q22首先是香港(有些货从香港发,发货效率有影响),深圳封(对OEM有影响),然后到了上海封城(G10S预售和付尾款4月8号,从自己付定金和转化效率来说尾款支付率很高),随着上海持续封城和封控对长三角有影响,我们供应商主要在珠三角但长三角有一些(目前来看影响可控)上海也逐步剔除复工复产,国内疫情影响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海外我们占比也比较高,海外需求变化,我们主战场在EU(战争对我们也有影响),欧洲港口也有塞港情况,是否因为战争持续和需求下滑。
全球增速来看稳定的DD增速,还在渗透率提升阶段,改善需求还在,海外2022可能像2021年,有更丰富的SKU来看,更加灵活多样,1Q22收入增速比较高基数,这种情况还有收入提升,对海外业务充满信心。
4、股权激励计划的考量:
2020上市当年做了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业绩指标定的没啥挑战性,研发人员占比很高,股权激励里面研发人员占比更高,少量多次的模式,2022名单和2020重合度高,给员工长期激励感觉。
Q&A:
Q:1Q22分地区销售收入增速情况?
A:1Q22国内增长快,从AVC上看到比较明显提升,超过100%的增速海外市场相对慢一些,2021海外基数比较高,SD to DD,占比来说:1Q21国内/海外 = 2/8,1Q22国内/海外 = 接近3/7
Q:T8裸机受到2300元,降价700元,GPM如何?
A:上一款T7S没有那么贵,plus是2899元,T8可以做到2199元,T8产品大家能看到形态比较成熟,T8 GPM ~ T7S机型
Q:北美市场:遇到了友商的价格战。iRobot和Shark没有看到价格战情况。如何理解?
价格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我们还没有把新品在北美市场发布,因为在best seller很难看到我们的高价产品
Q:供货如何?
供货角度环比压力改善比较明显,1Q22不是供货的旺季
Q:海外需求:对于拖地需求不那么旺盛。2022新品海外不如国内disruption?
Q:销售费用情况:2021 SD ratio增加多。暂时性偏高?长期对SD ratio看法?
Q:股权激励:想要有激励作用,KPI目标是收入增长,目标是不是过于保守了?
Q:研发人员进入激励池子?
Q:存货在2H21有大比例增加,原因?
追问:是否有海外影响比如发货不及时等?
Q:自建经销渠道进展如何?AR多少和这个相关?
Q:平台服务费和佣金为什么2H21增速0.6%?更多纪要详见公众号:深圳财富club
Q:2H21销售费用率18.5%。2022费用率情况,继续投放,大致情况?
A:现在来看从国内情况来说我们竞争情况比3Q21来说更明朗,但竞争上面销售费用投入都是量级比较高。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避免我们失去了自清洁的市场契机
Q:投资收益?
A:买的比较多的闲置资金在理财上面,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一起看
Q:ETR?
A:也有软件业务,国家对软件业务有税收优惠。2021第三年这部分原来没税的业务12.5%,所以有税的优惠
Q:1Q22国内市场+100%增速,超过100% line大吗?
A:对比海外HSD增长,差不多
渠道:从1Q22情况来看首先也是新品没有完全在市场投放,amazon主要卖S7产品;海外市场其他经销渠道比如EU和SEA区域里,主要1-2月是卖去年产品;1Q21经销high base,也是主要原因;1Q22 amaozn也还是增长的
Q:运力1Q22环比有改善。2Q22同比看如何?
A:2Q21随着盐田港关闭,现在偏平稳;尤其现在大家对疫情防控有提升
Q:对海外需求:中长期乐观。2022如何看?
A:产品新品还没推出来,新品对市场的驱动我们还么有明确数据;我们定位中高端,我们用户对于改善需求更强烈,价格上面没有那么敏感;在我们自己定位客户人群上,今年产品功能变革的刺激作用更明显
Q:国内市占率的目标?
A:现在到20%吗,但并不是瞄着市占率做生意
Q:对国内市场volume低,ASP涨?
A:G10S比G10预售要好;改善型需求大家还都是需要,大家保持乐观预期
追问:结构性因素改变?
A:我们一开始就做中高端产品
Q:2022原材料成本趋势?边际趋缓还是上升?
A:价格下降还没感受到,但原材料短缺改善了很多;去年有一些成本上涨来源于我们买现货,2022经历 了去年风波,在供应上没有那么紧张,但原材料价格没有看到特别的改善。
Q:上海地区疫情影响?
A:虽然快递可能收不到,但是对于RVC需求没有减弱
Q:费用投放更多在国内还是国外?
A:大头收入在海外,所以海外的投入量级大一些
Q:年报看到口径经销和直销的披露。口径?
A:经销:批发出去的,海外经销商和JD;
直销:直接卖给消费者,Tmall Amazon都在里面;
追问:直销GPM down more than经销,原因?
A:Amazon占比下滑了in 2021,amazon是我们GPM最高的渠道;
产品价格:2021 S7产品不如2020年还有S6 MaxV,有比较大的影响
Q:1Q22海外SD增速,逐月去看变动情况如何?
A:1-2月是最淡的时间,3月准备开始发新品
Q:欧洲通胀很严重对新品推出的挑战如何?
A:挑战角度肯定有的;产品定位相对高端,价位段拉的比较开,我们比去年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度比较高;当月下订单,当月生产调货,这样的情况,到现在比较平稳,同比持平;4月还没结账,还没有特别大的波动,和2021-4月同期一致
$石头科技(SH688169)$ $科沃斯(SH603486)$ $九号公司-WD(SH68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