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油价中税占多少(油价中税的占比)

税眼看经济:石化行业—S石化公司税收经济分析报告

原创 cyf玉树临风 税法脑立方 2019-03-24

S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的二级分公司,是集“油化纤塑洗蜡剂”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基于其在地区经济发展及总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其进行税收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款缴纳情况

增值税、消费税实行属地管理。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1]211号)规定,S石化公司从2011年1月1日起,按照应纳所得税额50%的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再由中国石油总部汇总缴纳及汇算清缴。

2012年至2016年S石化公司税款缴纳情况见下表:(略)

二、S石化公司税收增减因素分析

(一)增值税增减因素分析

1、进项税额分析(表略)

随着外购原油年平均价格的逐年降低,缴纳的增值税也就逐年增加。2015年、2016年与2014年相比,原油价格降幅分别高达46.52%和56.27%,增值税的增长幅度也更为明显。2016年与2015年原油购进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因原油价格降低,进项税额抵扣减少对增值税的贡献值=(2016年外购原油均价-2015年外购原油均价)×2016年外购原油量×抵扣税率 ≈6.4亿元。

2、销项税额分析(表略)

这里只就S石化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汽柴油销售价格进行对比分析,2016年与2015年相比,汽油销售价格只是略有上升,柴油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因柴油销价降低,减少销项税额对增值税的贡献值(负值)=(2016年柴油销售均价-2015年柴油销售均价)×2016年柴油销售量×适用税率≈-1.8(亿元)。

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同时变动对增值税的贡献值=6.4-1.8=4.6(亿元)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因原油价格降低,减少进项税额抵扣而增加的增值税,远大于因产品价格降低而减少的增值税,S石化公司2016年与2015年相比,实现增值税增加了4.1亿元。

(二)消费税增减因素分析(表略)

上表可以看出,汽柴油作为缴纳消费税的主要产品(从量计征),2015年度及2016年度,汽柴油总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缴纳的消费税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呈反相关变化,其原因毫无疑问是国家连续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所致。

财政部自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于2014年11月29日、2014年12月13日和2015年1月13日连续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经过连续三次上调,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0元/升提高到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8元/升提高到 1.2元/升。单位税额增长率分别高达52%和50%。

(三)企业所得税增减因素分析

S石化公司从2015年开始扭亏为盈,2015年和2016年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别为(数据略)。

1、从产业链条上说:目前中国石油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勘探与生产板块:从事原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炼油与化工板块:从事原油及石油产品的炼制,基本及衍生化工产品、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销售板块:从事炼油产品的销售以及贸易业务;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从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的输送及天然气的销售。S石化公司正处于中国石油产业链条的中游板块内,既炼化板块。

中国石油2015年年报显示,全年公司的营业额同比下降24.4%至1.73万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跌66.9%至355.17亿元。此次发布的355.17亿净利润,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石油净利最低的一次,也是近10年来,该指标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分业务板块来看,上游勘探生产板块明显拖累了整个公司的业绩。报告期内,勘探生产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38.9%至4754.12亿元;利润339.6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受益于低油价的炼油与化工板块,2015年实现了自2011年的首次全面盈利,实现利润48.83亿元,相比2014年235.60亿元的亏损大幅扭亏。

中国石油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69.03亿,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57亿元,同比下降77.9%。这是中国石油继2015年净利润跌破1000亿后,再次迅速跌破100亿,也是11年来的第一次。从细分板块来看,中国石油2016年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营业额4124.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2%。炼油与化工板块实现营业额5825.1亿元,同比下降14.8%。中国石油称,利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油气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下跌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原油价格下跌近半,国内成品油、天然气价格连续下调。

2005-2015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图:

简而言之,因国际油价大幅下降,中国石油从以前年度日赚3亿,到2015年变成日赚1亿,再到2016年只赚到相当于以前年度的零头,与S石化公司减亏的幅度及利润的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从国家产业政策看:根据201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40美元低于80美元(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含)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对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社会批发企业的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每吨扣减400元确定。

客观公正的说,这种“定价机制”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惯例的。研究这种“定价机制”对税收经济分析的意义在于,对中国石油来讲,当国际油价高企时利润会向勘探与生产板块上移;当国际油价暴跌时,利润会向炼油与化工板及销售板块下移。直接影响并导致各板块属地税源大幅波动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失衡,一方是盆满钵满,一方是捉襟见肘。

按照目前的这种“定价机制”及中国石油的管理模式,S石化公司在购销两端根本就没有价格制定的话语权,其实就是一个“大型加工车间”。企业一方面要承受外部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努力从内部挖潜增效。

3、从S石化公司自身上讲: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S石化公司连续四年巨额亏损的困局(2011年62亿元、2012年65亿元、2013年60亿元、2014年43.8亿元,四年累计亏损额,230.8亿元)终被破解。 以市场为导向、以价格为杠杆,按照“宜油则油、宜化则化、开稳开满、全面优化”原则,使企业运营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

2015年,实现利润2.89亿元,同比减亏44.05亿元。其中:资源优化增收15亿元,市场利好增收12.6亿元,产品结构优化增收8亿元,压控各项费用节支4.2亿元,节能降耗节支1.9亿元,推价促销增收1.6亿元,特殊事项节支0.7亿元。公司90%以上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好转,28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前列。公司业绩考核分值达到集团公司A类企业水平,提前四年完成了国资委重点亏损企业专项治理的工作目标。2014年炼油综合损失率比2013年降低29.16%,同比降低12.07%;乙烯装置损失率比2013年降低84.44%,同比降低34.88%。炼油综合能耗比2013年降低11.14%,同比降低7.48%;乙烯燃动能耗比2013年降低20.22%,同比降低6.87%。公司总体费用下降30%。

三、行业税收增减因素分析

中国石油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在经历了近3年的低迷后 ,2017年中国石油营业收入达到20,158.9亿元,同比增长24.68%,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27.93亿元,同比增长188.52% ,业绩提升主要来自原油价格的回暖;勘探和生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054.30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经营利润154.75亿元,比2016年的31.48亿元大幅增加。

2017年中国石油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50.64美元/桶,比2016年的37.99美元/桶增长33.3%。

中国石油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3,535.88亿元,同比增长16.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525.91亿元,同比增长130.7%;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587.12亿元,同比增长33.3%30.3%,实现经营利润735.19亿元,同比增加580.44亿元。

2018年中国石油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68.28美元/桶,比2017年的50.64美元/桶增长34.8%,与同期国际油价及增比基本吻合(2018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年平均价格为71.31元/桶,比上年同期增长31.6%;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现货年平均价格为65.18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增长28.3%)。

2018年中国石油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税赋为2,172.67亿元,比2017年(1,980.22亿元)增长9.7%,;所得税费用为427.90亿元,比2017年(162.96亿元)增长162.6%,主要原因是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按中国石油目前的定价机制,从集团的整体税赋考量,国际油价涨则税增,国际油价跌则税降。

四、税收经济分析带来的思考

1、通过S石化公司税收经济分析我们认识到,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核心是“术”(方法)在“道”(规律)中行。不仅“眼睛向内”,同时也要“眼睛向外”。解决课题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从产业链条中解析,集团内部各板块间商业模式的运作形成的纳税风险;二是税收政策及产业政策带来的纳税风险;三是纳税人自身原因造成的纳税风险。

我们尊重并认可S石化公司近年来为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现在的业绩已实属不易。但从税收经济分析的角度上讲,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其盈利的主要原因,源于油价暴跌的幅度持续大于炼化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

如前所述,当国际油价大幅下跌,S石化公司利润、税收大幅增长,但与之关联的总部经济效益(中国石油)及国家总体税收却大幅下降。这使得我们要重新审视局部税收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大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中,“点”的增长,也可能意味着“面”的下降。这不仅是沉重的思考,也是重要的警示。

2、从总部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石油税收的增减,实际上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的涨跌,二者呈正相关变化。要时刻关注和预判国际油价的走势、分析世界原油市场供求状况、汇率变化、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这对我们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总部经济的税收协同效应、集团内部各版块关联交易产生的税收风险,税企双方能否有效的识别并防控,油价的变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等,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特别说明:本文采用数据全部来自于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