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股市发生了什么大事(2018年股市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散户最大的敌人,不是庄家,不是机构,不是媒体,而是自己。


金融市场永远有它随机和非理性的部分,当这个部分发生作用的时候,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用缜密的分析和精确调研得出来的结论,被市场按在地上毒打。


——这本身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只要你做投资的经验足够丰富,你就知道这根本无法避免,就像人生总有起落,做生意总有赚有赔。


可怕的是,这个时候,情绪就会成为投资者的主导。为什么所有散户都知道要低买高卖,最后全变成追涨杀跌了,就是这个道理。


以今天涨幅前列的板块——可燃冰、油气能源为例,驱动逻辑是国际油价再度上涨,创出新高。


回顾一下:去年11月份的时候,国际原油面临的是怎样的局面?美国联合日韩抛售原油储备,油价调整;雪上加霜的是奥密克戎突然爆发,原油复苏预期被打断,油价暴跌。


冷静下来想一想:美日韩那点原油储备能把国际油价打下来吗?(有高盛提供的数据佐证)欧佩克会置之不理吗?奥密克戎的危害会大于疫情爆发初期的影响吗?


这些都是当时我们在文章和视频中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比“原油到底要跌到哪里才是底”“什么时候抄底最好”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更加重要。


带着类似的思路,我们再来看A股市场。


大家可能都看到了:美国、英国等经济体都在加息,甚至在加快加息的步伐。即使是炒股三个月的股民也知道:加息是不利于股市的、外资出逃是会引起股市下跌的。


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


美股被人喊着“股灾”“崩盘”“几十年一遇的空头行情”喊了几年了,又如何了呢?


21世纪以来,A股能够称为“熊市”的基本上只有2008、2015、2018这三轮下跌。“越下跌越买”的投资策略是会失效的。

三轮熊市

它们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环球金融危机、杠杆牛崩塌、国际经济摩擦。


这其中,2018年无论从走势、点位、宏观形势来讲,都与现在密切相关。很多人担心在环球加息周期的影响下,2018年漫漫阴跌的熊市会重演。这个值得聊一下。


2018年下跌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国际摩擦和金融去杠杆。


第一个问题,从懂王卸任之后,我就在文章和视频中聊过很多次:来自国际上的不利因素,客观上肯定是在减少的。很多人在嚷着“放弃幻想”,感情上可以理解,客观上没有道理。


回顾一下芯片、微信、字节的危机,是不是逐渐缓和了?A股的芯片方向,还出现了一轮不算大但绝不算小的上涨。


一个人从拿着刀子疯狂捅人,变成恶狠狠瞪人,怎么不是好转呢?


第二个问题,金融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有个过程:从2015年开始,监管就提出了去杠杆的总体思路,然而经过了筹划准备、落地执行等多个阶段,直到2018年,大规模的金融去杠杆才落到实地,拳拳到肉。


2018年,社融增速从年初的13.3%明显回落至年底的10.2%,非标月度变动由正持续转负,债券净发行明显趋缓。


需要大量资金尤其是信贷资金的基建、汽车消费,在这一年也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至于股市,更是哀鸿遍野。人们怎么也想不透,指数在3500的位置,居然跌到了2400,出现了“技术性熊市”才有的30%跌幅。


当时,有不少被伤透心的股民喊出了股指要到1600的口号,一众散户纷纷在低位割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话说回来,甚至不惜把实体经济拉下水的“金融去杠杆”,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被除掉了,监管层对于金融市场各个领域各个细节的把控能力空前提升。——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所以用2015年“失败的救市”套用到现在,本身就有刻舟求剑之嫌。


通俗一点说,就是2015和2018年的股市,重演的概率已经很小了。


金融市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很多人只盯着某某会的动作,是不够的。稍微关注一下,过去几年来,在银行保险体系,有多少大动作?


2018年的国际摩擦 ,造成了货真价实(而不是现在很多人臆想的)资金外流。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联合国五常之间,几十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的经济战争,没有人能对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做出精确的推演。


资金外流,可不是北向资金那仨瓜俩枣儿能决定的,只看一个数据就够——人民币汇率。2018年人民币被抛售明显贬值,而2021年来,人民币却在降准降息的同时不断升值。哪里来的资金外流?


有的朋友还要担心,通胀之下,各国都在收缩银根,对股市的影响怎么看?


就不说“怎么跌也跌不下来”的美股了,说下国内货币领域的问题:


一个月前,市场上出了一份草根报告,显示银行信贷数据“非常不理想”。但是今天,整个倒过来了:一则类似拜年的信息在圈里流传,显示今年一月份,银行信贷的规模保持了高质量的大幅增长,并且有望延续到二月份。


从目前宏观政策的总体态度来看,圈里大多数人认为今年维持宽信用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宽信用的钱未必会到股市,但肯定是不支持大熊市的发生的。


还有一件事显示货币“收水”不会那么快那么严重,就是国际大宗商品,包括工业和农业,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为什么呢?目前的收水速度还没有那么大的利空作用。


通胀是把双刃剑,太高了不行,但是走向另一个极端——通缩,影响到经济复苏,则更为可怕。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加息会导致大熊市”的定律。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操作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