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2什么意思(5662是什么意思)

题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百家姓》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是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名字从出生到去世一直陪着我们,是我们与人交往的第一张“名片”,今天提到名字里的讲究,大部分人会想到《百家姓》,但其实中国人名字里的讲究,远不止《百家姓》那么简单,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姓氏

中国是全球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商时称“族徽”从西周开始称“姓氏”,欧洲到中世纪才真正使用姓氏,日本1876年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后,全国才开始推行姓氏制度。现在中国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这些还不包括蒙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译的汉字姓。

中国古代流行的百家姓之说,源自宋代《百家姓》的编著。虽叫“百家姓”,实际当时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到明代编著《千家姓》时,已收入姓氏1594个。但最早远古时期的古姓并不多,《春秋》里有古姓22个,近代学者从其它资料里,又整理出几十个,这样加起来古姓氏也就八十几个。

现在提到姓氏,一般就是指姓,但最早姓氏是分开使用的。《通志》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姓是母系社会时,同一女性始祖,族群的共有称号,是家族血统的标志,以母系为主。所以最早出现的上古姓氏,有八个大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文字中都从女部。氏是在姓产生后才产生的,氏是同一姓下的分支,是父姓始祖的符号标志,往往是身份和等级的标志。姓最初只限于女性,氏不仅男性可以使用,女人也可在姓下加氏。

《风俗通义》记载了九种氏的来源:“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

顾炎武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比如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将,本为祁姓,名会,当时被称为士师,因为先秦时期一般不称姓而称氏或爵位,其先祖被晋穆侯任命为士师,专掌刑法,所以其后代以士为氏。士会后被封于随、范,就以随、范为氏,又称范会或随会。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原来六国王室和贵族都沦为阶下囚,官吏开始由中央直接任命,原有的社会等级发生了改变,氏随之失去了作用。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姓氏混而为一,从此姓和氏不再有区别,统称为姓氏。不管是姓、氏还后来的姓氏,与名连用时名都后面,这体现了中国宗法制度下,以家族群体为重的特点。

名字

《说文解字》解释:“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名”的出现最早是因为晚上人们看不见对方,只能靠呼喊听声音,就给自己找个代号自称,方便彼此间相互沟通。

中国最早出现的名字,都是古代君主的,《大戴礼记》记载:“古之王者”,“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其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就是太子出生后,太师会吹奏铜制乐器,当声音切中太子哭声旋律时,太宰会示意停止,然后用这个旋律来占卜,确定定太子的名字。有据可考的个人姓名,到周代才出现,其后各朝代的名字各有其特点。

夏代崇拜太阳,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所以当时的名字大都有干支在里面,如太康、孔甲、履癸,“康”即“庚”。殷商沿用了这样的传统,其29 位君主都以天干命名,如太乙、帝辛。周代取名有五种方法和六种忌讳,即“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春秋战国至秦时期的人名,整体上比较淳朴天然,比如郑庄公出生时是脚先出来的,名字叫“寤生”就是难产,晋成公因为屁股上有乌青胎叫“黑臀”,孔子头顶凹陷四周像丘叫孔丘,他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秦朝时刑法严峻,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名字,比如“恶夫”、“囚吾”、“去死”,“去死”是远离死亡的意思。

汉朝刘邦以一介布衣当上皇帝,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口号变为现实,社会呈现一种心系天下的风气,出现如张安世、韩安国这样的名字。王莽篡汉想恢复古制,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颁布“去二名”的法令,禁止使用双名,还把罪犯恢复二字名,以示惩罚,当时的民众把单字以上的名字视为“恶名”,所以三国时期大多数人名字都是单字,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晋初。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崇尚老庄的思潮,双字名重新受到时人青睐,名字带“之”成为一种时尚,父子、长幼之间也不避讳,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隋代建立重新推崇儒教,含有儒家色彩的名字重新兴起,并延续到唐代,人名如李礼成、王仁恭等。唐朝社会繁荣文学昌盛,取名多“引典齐贤”,双名因为表意更丰富开始流行,如杜如晦、李元亨、武三思等。

五代时期战伐不断,民不聊生,大家都希望早日出现能继承大统的圣人明君,“延珪”、“承勋”、“承佑”、“继勋”、“光庭”等名字出现的特别多,“彦”这个指“有才学、德行的人”的字也被大量使用。宋代理学发达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取名喜欢用“老”、“叟”、“翁”等字眼。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活动频繁,人名中出现“奴”、“哥”等字。今天流传甚广的元朝不许平民有名字,还拿朱元璋名“重八”举例的说法,实为清朝人杜撰,元明时期文献皆无记载。

明朝朱元璋为子孙排下字辈,以及取名规矩,排辈之风开始盛行。清朝“文字狱”盛行,出现取名不直接表意,而是从经文各取一字,凑成人名的特点,名字含蓄而古奥,如黄宗羲、耿继茂等。

清末西方思潮引入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国人所知,文人出现了“竞雄”、“适之”,“竞存”这样的用字。近代社会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出现专门写作使用的笔名,如鲁迅、冰心、莫言等都广为人知。建国后随着国际化发展,取英文名成为一种时尚,像Mary、 David、James都是常用的英文名。

现在社会上流传“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的取名方法,文献中并未找到其出处,应该是民间流传的说法。究其原因,首先从时间上汉初建立官学和私学,以讲授儒家经典为主,西汉时期武帝推广《楚辞》,民间取名已受此影响,至唐代“引典齐贤”成为潮流,取名时引用经典已变得十分常见。

其次,从内容上看,《诗经》里仅鸟兽草木名就有355种,其中仅植物名就有138种,非常适合女孩取名。《楚辞》“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是中国最早描写玉的著作,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而且屈原本人也是爱国和品行高洁的典范,所以《楚辞》适合给男孩取名。

孔子是“斯文在兹”的万世师表,《论语》里记载了大量孔子的思想,文名从《诗经》中取是非常合适的。而《周易》被誉为“大道之源”、“万经之首”,其中的变化之道,对中国军事谋略影响深远,《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周易》推演出来的,所以武名从《周易》取也是非常合适的。最后《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先秦经典,本身年代久远,以其取名,也足以彰显学识渊博。

字号

现在讲名字就是指名,古代名和字是两个概念。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男子在幼年时要取名,长大举行加冠礼,可以做父亲了,直呼其名就显得不够尊重,要另外取字;女子已经订婚或未定婚但到了二十岁,要举行笄礼,绾发加笄,另外取字。

字,就是对名含义的解释、补充或延伸,字与名互为表里,意义相互关联。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字,如:岳飞字鹏举、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严蕊字幼芳、薛涛字洪度、毛泽东字润之等等。

古人名与字连称时,先秦时期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西乞术”,“西乞”是字,“术”是名;“孟明视” ,“孟明”是字,“视”是名。秦汉以后习惯上先称名后称字,如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等。

《释名》记载:“号,呼也,以其善恶呼名之也”。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比如当时的奇人王诩,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自称“鬼谷先生”,世人称其为“鬼谷子”。字,一般是给他人称呼的,号,则多用以自称。字多是别人取的,号则多是自取的。

字往往只有一个,号则可以有多个。相较于字与名的紧密联系,号则比较随意,大多与名字没有联系,字,在古代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平民百姓一般是没有字的,但号的使用却非常广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可以用。

帝王的号主要有三种,即生前的尊号,死后的庙号、谥号,在位时的年号。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被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为“天可汗”;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被尊成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大海”或“强大”的意思,“汗”和“可汗”原意为“神灵”、“上天”,是蒙古等族对统治者的尊称。

帝王去世后要在太庙中立室祭祀,就不能以名字相称,需要追加一个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一般用某“祖”、某“宗”称呼。《礼记》记载:“祖有功,宗有德”,就是称“祖”要有功绩,称“宗”要有德行,但后世皇家对这两个字的用法多有不同。

谥号是对帝王生平事迹的客观总结,始于西周,《五经通义》记载:“谥之言列其所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谥也”。庙号往往都是溢美之词,谥号则比较客观有褒有贬,庙号只能为帝王使用,谥号则是皇后、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较高人物都可以使用。

此外,帝王在位期间,纪年要用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以后为历代帝王沿用,一般一位帝王只有一个年号,但也会出现在位期间使用多个年号的情况。

民间使用的号则广泛的多,大体上可分为文号、武号和俗号三大类。文号多是文人使用的表号、别号,一般用词较文雅,文化气息浓,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总体来说,文人的号受儒释道思想影响明显。

中国正统思想为儒家,讲究“学而优则仕”,而回归田野恬淡闲适的思想,就成为主流思潮的重要补充,所以文人喜欢以“山人”、“野老”、“散人”等自居,如朱耷号“八大山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冯梦龙号“顾曲散人”。唐宋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居士”一称被广泛使用,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元代崇尚道教,以“道人”为号者变多,如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等。

诨名、混号、诨号等属于武号,往往透着一股江湖气。《吕氏春秋》记载,夏桀号“移大牺”,意思是力量大,能够推倒牛;秦国名将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被人称为“人屠”;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匈奴因惧怕他,称呼他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南北朝时期大将李嗣业,剽悍好武,擅长骑射,自封为“宇宙大将军”。小说《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诨号,比如朱贵在梁山水泊岸边,以开酒店为掩护刺探情报,江湖人称“旱地忽律”,忽律就是契丹语鳄鱼的意思。

俗号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性格或某些行为,起的外号或绰号,或亲昵或憎恶褒贬不一,往往直白随意具有调侃意味。如吕布就骂刘备是“大耳贼”,因为他耳朵很大,《三国志》记载刘备“顾自见其耳”,就是回头能看到自己耳朵;唐代诗人温庭筠,因为容貌丑陋,被人称为“温钟馗”;宋朝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被时人称为“阎罗包老”;北宋大书法家米芾,言谈举止常常与众不同,有时类似疯癫,人称“米癫”;近代上海大亨杜月笙,因早年卖过水果,被称为“水果月生”,至于普通百姓间的称号,往往更加粗鄙俚语化一些。

中国传统曲艺工作者的艺名,也属于俗号的范围,往往充满市井气息。在古代艺人们社会地位低下,所以这类艺名大都含有轻贱的意味。如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柳敬亭,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相声创始人朱绍文,艺名叫“穷不怕”;豫剧丑角大师牛俊国,艺名“牛得草”;猴戏艺术家郑长泰,艺名“赛活猴”;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擅长“三仙归洞”的王宝合,人称“鬼手王”。今天从事演艺工作的艺人,社会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他们的艺名变得星味十足,如功夫巨星陈港生,艺名“成龙”;流行歌手林进璋,艺名“迪克牛仔”。

排辈

辈分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当时流行二辈制族外婚,即每个氏族内男人女人各有自己的辈分,男女只有分属两个氏族,并且是同辈间才可以通婚。子女出生后的世系按母亲的世系决定,父子男性等另属于不同氏族。周朝时出现昭穆制度,就是宗庙、墓地、祖先牌位等,要按长幼亲疏的关系交替排列,左为昭右为穆,如周代天子祭祀建七庙,始祖居中,左三昭为一三五世祖,右三穆为二四六世祖。

先秦时期,人们习惯在名字前加“伯、仲、叔、季”,以区别同辈间长幼。《左传》记载,王子朝在论及长幼继承王位的次序时,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白虎通》解释:“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还说“男女异长,各自有伯仲”。

最早类似字辈命名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当时位于今山东的鄋瞒国,酋长兄弟五人,四人名中都有“如”字,分别叫“侨如、焚如、荣如、简如”。汉代的刘琦、刘琮兄弟,黄琼、黄理兄弟,三国的应璩、应玚兄弟,都是用同一偏旁命名。东晋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兄弟二人名字中都有德字。历代都有类似情况的出现,但都未形成惯例。

唐代韩愈编写了韩氏字辈,但他的孙子“韩纬、韩绾、韩绲、韩绮”,只是以“丝”为字旁,是字辈出现的雏形,唐末金华有黄氏八兄弟,名字也都以“王”作偏旁,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正式开创了字辈命名。

《愧郯录》记载,赵匡胤为自己和两个弟弟,各取了十四个字用以子孙排辈,共计四十二字,是自同一铭,组合在一起为:“若夫,元德允克,令德宜崇,师古希孟,时顺光宗,良友彦士,登汝必公,不惟世子,与善之从,伯仲叔季,承嗣由同”。宋代程朱理学盛行,字辈命名不断完善,到明代字辈命名已普遍推广,清朝已形成定制。

排字辈一般一字一辈,多四字、五字或七字,可以连成一首诗句,往往含有忠君孝亲,希望子孙兴旺成才,国家繁荣昌盛等思想。如韶山毛氏家族,行辈用字连起来就是:“立显荣朝士,文方远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排字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排字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赵匡胤在定字辈时,为了正本清源,避免子孙各自排字出现混乱,要求子孙“奉行无替”。但这其实并不符合古代礼制,在古代父母、祖先、君王的名字,是需要避讳的,如赵匡胤的弟弟赵匡美,就因为自己的两个哥哥先后做皇帝,而两次改名。

正常情况排字用完需要再续,如果没有新的就不再使用,以孔子后人为例,朱元璋曾赐给孔子后人十个字用以排辈字,到第六十五代时,已是最后一个字,为了不重复之前排字,第六十五代后人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后人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 年七十六代后人,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普通百姓当然不能向皇帝请求赐辈,一般一些大家名族,祖上就已有排辈,后人直接使用就可以。如果祖上没有排辈,或者排辈已用完,就要排新的字辈,排新辈一般从家族新的分支始祖开始。

在我国古代奉行“五世而迁”,家族始祖的庙叫做“祖庙”,后代的庙叫做“宗祠”,五代以后子孙就可以从家族分离出去另建祖庙,成为这一分支的始祖。由始祖排字辈比较有权威性,如果并非始祖排字,则应该家族人员一起商议。排字后一般要举行隆重仪式,祷告祖宗,通告家族成员,并记入族谱为后世所延用。

赵匡胤在为子孙排字时,初衷是希望后世“辄历疏远,不失次序”,“传千万世之远,如同一世”。并且告诫后代:“倘天命无常”,“或游宦,或游商”,“勿以富而轻贫,勿恃贵而骄贱,以至轻慢而无礼,以纵恣而矜奢”,“若有家贫无倚,当富盛者,量力抚恤,勿使流离而玷辱祖宗也”。后世排字辈的用意,也大体可以概括为此。

避讳

《说文解字·言部》解释:“讳,忌也”,中国人对于名字的忌讳起源于何时,文献中没有确切记载。从上古文献和殷墟甲骨卜辞,可以看到夏商的帝王名,经常被直接使用而不加避讳,《诗经·大雅》作为周时的宫廷正乐,祖先公刘的名字也被直接使用。

所以汉代班固说:“太古之时所不讳者何,尚质也”,南宋学者周密亦云:“盖殷以前,尚质不讳名”。《左传》记载的:“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以及取名时“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是最早关于避讳的记载。

后世避讳内容的基本原则,大都出自早期典籍,如《礼记》记载的:“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春秋公羊传》记载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等。

早期避讳虽多,但唐初之前相对比较宽松,如取名奉行“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就是不忌讳声音相近的字,以及两个字只忌讳其中一个即可。到了宋代理学兴盛,“三纲五常”的观念严格,也成为避讳发展的极盛时期。

到明清时期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已发展成了避讳皇家成员姓名的“国讳”,避讳家中长辈名字的“家讳”,避讳古代圣人名字的“圣讳”,甚至出现了避讳官员名字的“官讳”。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就记载,一个叫田登的官员忌讳别人叫自己名字,百姓都把灯叫火,上元节要放灯当地贴榜文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百姓嘲讽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在古代不懂忌讳,轻者会被视为无礼,重者如直呼皇帝姓名,就是触犯“大不敬”的大罪,甚至在科举考试中,如果没有避讳自己长辈姓名、国讳等,即使文采过人也一样会落榜甚至治罪。

古人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为了避免犯忌讳,一般会采用四种方法,就是用其它字代替、空起来、缺一笔(大多是最后一笔)、或者以字、号、官职、籍贯等指代。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就是在至尊前则无私敬,比如在父亲面前,弟弟可以直呼兄长姓名,在国君面前,不论儿子还是父亲,所有人都称呼名字,这就是《礼记·曲礼》讲的:“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中国的姓氏、名字、字号、排辈,都容易让人接受甚至喜欢,唯独避讳难以被今人理解。熟悉西方文化的人都知道,在西方父子会取同样的名字,然后以“一世”、“二世”等区别,而且父子间相互也可以直呼姓名。

但其实西方也有避讳,比如《圣经·出埃及记》里记载,《摩西十诫》第三条就明确规定:“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所以教徒在读经时,遇到“耶和华”字样,往往以“主”字代替。至于父子同名只是风俗习惯而已,虽然西方子女可以直呼父母名字,但大部分有教养的家庭,仍会用“父亲”或“母亲”,而不是姓名称呼长辈,这和中国因尊敬而避讳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后记:

中国姓名文化的发展,不仅形成了诸多丰富的内涵,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姓氏虽然众多,但大都可以溯源到炎黄二帝那里,所以中国人习惯自称炎黄子孙,这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今天我们未必能够,对其内涵再进行丰富,但好好使用就已经足够,因为文化不一定非要变成“遗产”,能在生活中继续使用才是对它最好的传承。



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这里是德泉国学堂,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