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破产的中小企业数不胜数。仅一年疫情就有46万家企业倒闭,310万家个体户关门。无数的打工人面临“我还在隔离,公司却要倒闭了”的困境。
昨天的A股大跌,更是让无数人失业,而且是中年失业,三四十岁,要么刚买房失业,要么降薪房贷还不上失业。总之收入锐减,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北京青年报6号发文,因疫情推迟还房贷能够成为共识。
这说明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如果大量人员因此断供,势必会引发经济危机。中年失业就很难得找工作了,有的教培行业的失业后就能送外卖,京东这些互联网企业裁员,互联网的员工收入有期权跟股权激励,股票暴跌,他们的收入也会暴跌。
收入下降影响消费,业绩不好企业又要裁员,形成了一整个负反馈。从2020年到现在,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了。800多天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代打工人每天都在艰难地生存,永远不知道明天会经历什么样的意外。
我们不能阻止意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意外来临之前,拥有一块“免死金牌”。
为了生存,许多企业都在严格控制成本,通过缩减业务、大量裁员和关闭门店来降低开支,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如果企业无法继续经营,裁员是必要之举,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对此道德绑架,这是无奈之举。
人从工作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打工人,经理人,创业人,还有富人。
富人没什么好说的,可以理解为财务自由人。创业人,经理人,我认为是某种性质是同一类人,经理人必须有着创业心,事业才能经理得好。然而世界上,创业人和经理人少,富人更少。多的是打工人,普通人的宿命。
打工人的出路在哪里?打工人,从收入结构来看,是依赖于工资收入的一个群体,现实来说就是混口饭吃。二八定律:打工人干着百分之八十的活,拿着百分之二十的财富。
对于打工人来说,他们工作的原因来自安全意识,自认为工作是安全的,或者工作可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为什么需要雇佣工人,因为企业家想赚钱。雇佣工人可以增加收益超过前期投资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工人越多,收益就越高。
企业家的职责是盈利,赚钱。打工人的职责是干事,获取超成本收益。打工人与企业家是相互依赖的,就看谁的话语权大。打工人在企业里逐渐靠向经理人的时候,也就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偏向企业家而脱离打工人。所以我们看到企业家们经常需要为操作人买单。当然,高端打工人也需要花费高价格聘请。只是中低端员工的日子就岌岌可危了。
打工人的破灭在于打工提供不了安全,现状被打破。我认为破灭的打工人,只有两条路。就是换个环境继续打工人,或者转型创业人,地摊人,或者相关的。心不死,人不死。打工人,永恒。
肯定有人觉得我说得很抽象。没办法,言尽于此,多的话我也不敢说不能说。网上有很多假大空的话,说:不能躺平啊,年轻人努力奋斗......我不想去评价什么,人家跟我们不是一个阵营的。
总而言之,企业家靠资本赚钱,收益很快,打工人靠劳动赚钱,风险很大。要么拼命积累资本,当企业家,要么安于现状,继续打工人。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点赞关注转发,每天更新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