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终结者 为什么不拍了(流言终结者为什么不拍了)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昨天一大早,同事群里突然有人发来这么一条消息:“《流言终结者》前主持格兰·今原病逝,享年49岁。”


就在有些人还在诧异的时候,有些人已经震惊了,说自己的青春在今天结束了。

震惊的也包括我。

小的时候谁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榜样,但最亲切的榜样或许还是邻居的大哥哥。

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邻家大哥哥,你找他帮忙他总是会帮,找他玩耍他不会嫌弃你的幼稚。

他可以为你解答任何数学难题,你的玩具都可以给他修,听妈妈讲他成绩很好,在哪家中学读书等等。

你喜欢他几乎想要变成他。但现在他永远地搬走了。


《流言终结者》里的机器人天才

同事问我他是谁,我说你一定没看过这部家喻户晓的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


这部在Discovery频道播出,从2003年一直播到2016年的节目,每集四十分钟,《流言终结者》一共用实验验证了超过1000个流言传说。节目的五个主持人都是电影特效专家,之前整天就是跟爆炸、高速运动打交道。



这就决定了它的风格:用最劲爆的方式来研究最科学的问题。


我敢说,这套节目是我看过这么多套科普节目里最接地气又最严谨科学的一个,他们做的事情都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才会做的事情,真刀真枪地做实验,让我们眼见为实。

他们要验证的通常是那些一般人都不知道答案,但大家都觉得不值得去验证的东西。

比如,用铅箔制成的热气球可以飞吗?喝了可乐再吃曼妥思胃真的会不行吗?食物掉地上三秒内捡起来还能不能吃?

除开这些荒诞不经的实验,每一集都验证三到四个流言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世纪难题”的答案:开着窗开车省油还是开空调省油?下雨没带伞,跑去躲雨还是走去躲雨淋得更湿?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真的没有生存机会吗?

当正经地解读起历史疑云来,他们也是杠杠的。他们通过实验一一探明过,万户把火箭绑在椅子上能飞多高?二战时德国的兴登堡号客运飞艇为何在起火后瞬间毁灭?美国登月真的是骗局吗?阿基米德真的用镜子击退了战船吗?

一些流言从常识或者理论推理都可以直接加以验证,但《流言终结者》不这样,他们为了破解每一个流言,都必定做到完全还原流言的场景,来看一看,到底行不行。

他们的基本模式是,先用小模型来模拟验证流言,然后再建造跟流言分毫不差的情景,比如他们真的在台风袭击之前建了一座小屋,用来弄明白,台风来了,平原上的小屋能够通过开窗迎台风避免被摧毁吗?


有时他们还会做得“太过火”。

高速行驶的扫雪车可以劈开一辆小汽车?或者掀翻路旁边停的汽车?


他们找来扫雪车进行全速撞击,破除了流言以后,还预计了扫雪车确实能够劈开小汽车时所需的速度,利用火箭推动它,让我们死心塌地:好吧,只有这样夸张的速度才能够劈开。

《流言终结者》就是这样一个夸张的节目,在这个节目的五名主持人中,作为亚裔的格兰·今原却有着亚洲人的内敛,显得不那么夸张。

他的工作是解决节目里最难的问题之一——设计和制造满足各种奇怪要求的机器人。

节目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套路,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当一个流言完全依靠人力去验证太过危险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摄影师和工作人员找到格兰·今原请求他帮忙,而他的背后是一仓库的机器人。

在我印象中,他做过的东西包括:


各种爆炸中用来点火或者把假人适时推到指定位置的机器人;


一个到处都是机关的黑暗仓库,用来模拟海盗在黑暗船舱中的战斗,这是为了测试海盗标志性眼罩的作用,到底是不是只是帮眼睛提前适应黑暗。

除此以外,还有验证电影里的“以剑削剑”时需要的两个挥刀机器人,以及遥控汽车和遥控船只等等。


至于设计种种巧妙的机械装置,用来投放、收集、击打、传送等等,他更是一力包揽,不在话下。

这个年轻人的节目效果是显著的,就像武侠小说里藏在背后的一代宗师,其他人都是风风火火的开枪,爆炸,但他,是莽撞的主角受挫时找到的智慧导师,是你小时候在周末下午疯完了,要做作业了,就想起了的隔壁大哥哥。

他很腼腆,笑起来很好看。我最喜欢轮到他向观众讲科学原理,每句话都平稳清晰,充满热情,毫不花哨。

没想到,他既木讷又智慧的形象只能到影像中回味了。

R2D2和尤达宝宝背后的男人

但很多看过《流言终结者》的人都不知道的是,他还是《星球大战前传》、《侏罗纪公园》、《人工智能》、《黑客帝国》、《终结者》这些电影的模型师。

风靡全球的可爱机器人R2D2背后的男人就是他。

他在1970年10月23日出生于洛杉矶,日本裔,在南加州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尽管他曾一度思考过,想成为一名编剧),然后他将这两种激情结合起来,在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的THX实验室获得毕业后大展身手的机会。

在卢卡斯电影公司工作的这九年,他为公司的THX实验室和工业光魔打造电影道具。在《星球大战》的正传三部曲中,R2D2这个矮矮的圆桶机器人是由真人穿着操控的,是格兰·今原设计出了一个真正的遥控R2D2,它足够灵活可以代替人类演员,他操控着自己心爱的机器人完成了电影的拍摄。

在这之后,他成为了首席模型师,是《星球大战前传》、《黑客帝国2、3》《范海辛》等电影背后的木偶师。后来他又为最新的星战剧集设计了机器人尤达宝宝,这个也成为了他生前最后一个著名的作品。

他对于设计机器人具有一股天生的狂热,他告诉记者:


“我喜欢设计和制造东西的挑战,弄清楚某样东西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使它变得更好或以不同的方式应用它。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从未想过要成为詹姆斯-邦德。我想成为Q,因为他是制造所有小玩意的人。我想你可以说做工程是自然而然的。"

有趣的是,后来的一个经历让他更像打造神奇武器的Q博士了。

2000年格兰拥有了一部战斗能力超群的机器人, "死亡打击 ",能挥动巨大的战锤横扫一切,他带这个机器人参加了《机器人大擂台》比赛,获得了两场中量级擂台赛的冠军。最终获得第一季节目的中量级亚军,并成功在第三季折桂而归。

哪里有机器人,哪里就有他,获得机器人比赛冠军后他还写了一本书教孩子怎样玩机器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机器人工匠,他还想把对机器人的热爱传递出去。

科普节目中传递对科学的热爱

但是我必须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预测到潮流的走向,一个时代不过一二十年,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工匠。


我们有些人可以君子见机,在下一个时代实现青云之志。但有些人虽然慢慢地落后于时代,但他们最初的天赋和热爱都是他们不能动摇的白首之心。

格兰·今原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他做机器人依靠的是天分和热爱,而别人不需要他的热爱继续发光发热了,他便只好在《流言终结者》中延续它。

八十年代末,电脑绘图已经开始逐渐取代模型制作,到现在,除了大导演诺兰以外,大部分导演都完全投向了动画电影的怀抱。

的确,机器人创造了老版《007》、《侏罗纪公园》、《大白鲨》中的奇观,但是对《变形金刚》、《阿凡达》这种需要呈现复杂特效的电影无能为力。

施展不出拳脚的他,除了参加《机器人大擂台》,尽情地当一个“遥控玩具少年”,以及写了一本教小孩子如何玩机器人的书以外,还出演了粉丝制作的网络剧《星际迷航:继续》的几集。

电影业不需要精心打造的机器人了,他继续为电视上的节目提供“爆款”,比如《克雷格·佛格森深夜脱口秀》里的机器人助手“杰夫”,因为风趣搞怪而一时间成为荧幕上最受欢迎的机器人。

在这个时候,卢卡斯影业的前同事贝里奇建议格兰·今原跟他一起当Discovery节目《流言终结者》当主持。


于是便有了节目上这一个腼腆的智多星,一个主持人们“写不出题”来就会去问的邻家哥哥。

他从节目的第三季开始加入,是节目的定海神针。两位老主持人之一亚当·沙维奇在得知他去世之后发推说:

“我很茫然。无言以对。在过去的22年里,我和格兰·今原是大家庭的成员。格兰是一位真正出色的工程师、艺术家和表演者,同时也是一位如此慷慨、随和、温和的人。和格兰一起工作是如此的有趣。我会想念我的朋友的。”

而对于我来说,他是带我领悟科学趣味的大哥哥。《流言终结者》的片头我从不跳过,其中有一句话曾经在年少的我的签名栏上呆了很久,那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过头。”


当你看过五个人欢脱地找来一台结得硬邦邦的水泥搅拌车,往里面丢炸药验证能不能把它搞干净时,你脑海里的科学已经咣当的一声,从老师的黑板上掉落下来,变成立体而好玩的东西。


而在爆炸的背后,站着腼腆的格兰·今原,又把我从天空的气浪中拉回来。他的一股热爱,介于疯狂和实在之间,这才让我爱上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