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援朝简历(许援朝简历)

朱德元帅作为新中国成立的奠基者之一,在长久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唯一的儿子朱琦年轻时也跟随父亲的脚步,进入部队参加革命战斗,但是因为战火的无情最终导致他重伤残疾,无奈之下只能退伍转业。

然而,尽管如此,朱德元帅依然鼓励自己的儿子,哪怕身有残疾,也应该为人民服务。就这样,退伍转业的朱琦离开部队后,又开始去往地方工作。

1943年,朱琦接受组织的安排前往抗大七分校工作,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爱人赵力平,两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有所接触,渐渐地,爱情的种子在两人心中萌芽。1946年3月,朱琦与赵力平在贺龙同志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的朱琦与妻子十分恩爱,两人一共生育了四子一女,这也让膝下只有朱琦一个儿子的朱德元帅感到非常高兴,因此,在朱琦的儿女接连出生之后,朱德元帅就开始享受起了普通祖父含饴弄孙的乐趣。

那么,大家一定会好奇,拥有一个开国元帅的爷爷究竟对孙子孙女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朱德元帅的后人现状如何?

朱德

严格家风下的“高干子弟”

1951年1月,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第三次战役宣告结束,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打胜仗的喜悦中,而在朱德元帅的家中,也算是双喜临门。

1月4日,朱琦和赵力平的长子出生,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战役取得了胜利,朱德元帅特地给他的第一个孙子取名朱援朝,新生儿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非常多的乐趣。

令人没想到的是,尽管朱德元帅一生之中仅有一儿一女,但是他的孙辈却一个接一个地出生,这让曾经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铁血将军,一下子就变成了普通家庭里渴求天伦之乐的祖父外祖父。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朱琦和赵力平的孩子接连出生,很快给这个曾经看上去有些单薄的家庭带来了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朱德元帅的晚年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含饴弄孙上,儿子朱琦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几个孩子几乎都是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的。

在中国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叫做隔辈亲,就是说父亲一般对自己的儿子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等到到了孙子时,就会特别宠爱,朱德元帅也不例外,五个孙子孙女不仅听话懂事,而且充满了活力,每当他们来到中南海朱德元帅住的地方,都会让这里充满欢乐。

尽管朱德元帅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们,但是对他们的教育却依然延续对儿子教育的严格准则,根据朱德元帅的第二个孙子朱和平回忆,从小到大,他们兄妹五人就一直受到爷爷的教导。

朱德元帅不止一次地将他制定的家风家规和家训反复讲给几个孙子听,其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在长大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朱德元帅的家风是“以德服人,勤俭持家”,这是源于他多年的经历所总结出来的,大抵过过苦日子的人才会知道幸福的生活有多来之不易,因此,在朱德元帅心中,他不希望自己的孙辈养成铺张浪费的奢侈作风,因此,将以德服人,勤俭持家作为家风来反复教育孙子孙女。

除此之外,他还制订了一条家训,内容是“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接班人”。这条家训就更容易理解了,作为一名革命老人,朱德元帅将国家大义看得比个人小利重要得多。

在所有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子孙能够孝顺的时候,朱德元帅更希望他的孙子孙女们能够成为革命接班人,为新中国多做贡献。

就像当年儿子年纪轻轻,他就鼓励他入伍当兵,即使重伤致残之后,也只是鼓励他继续在其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不是让他回到家中,做一个只会逃避责任的“孝顺”儿子。

除了严格的家风家训之外,朱德元帅教育孙辈的准则还有一条,就是“不准借用朱德的名义办事,不许追求享乐主义”。

这一条家规也始终铭记在几位孙辈心中,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爷爷始终用这样的方法教导他们依靠自己为新中国做贡献,也正因如此,在人生的很多分叉口上,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五人的现状

出身革命世家,又受到爷爷如此严苛的教导,这不禁让人产生好奇,朱援朝兄妹五人最终是否像朱德元帅希望的那样,成长为对国家有利的人才呢?

首先是朱援朝,作为朱德元帅的长孙,他并没有继承爷爷的衣钵,成为一名指挥战争的军事人才,相反,出身行武世家,他却拥有了一颗向往艺术的心,成年之后的朱援朝从事的是文艺方面的工作,并且著有成效。

在享受自己兴趣的同时,他也为中国的文艺工作作出了不少贡献,在此以后,不仅荣获国家三级作曲职称,还成功担任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不仅如此,痴迷于艺术的朱援朝还特别注重对少儿艺术的素质发展,在当时的中国,很多家庭都是刚刚才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所以在孩子的素质教育方面还有所欠缺。或许是发现了国家在这方面的漏洞,朱援朝最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推动少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方向上。

他在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不仅成就了许多个向往艺术的孩子的成才之路,而且还成功在1998年被当选为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学习工作的道路上,一直始终铭记爷爷的教导。

次孙朱和平则是五个孙子孙女中军衔最高的,他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因此便立志要进部队,当兵作战。

然而因为时代原因,他的入伍之路屡遭坎坷,朱和平曾经一度被断绝了入伍的希望,但是后来随着局势的转变,他又成功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部队,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想做一个军事指挥家,像爷爷一样能够指挥部队对抗敌人。

然而随着他阅历的加深,渐渐意识到未来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或许会是一种高科技技术的力量比拼,于是在爷爷的支持下,他开始苦学科学文化知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时代的军队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和平

幸运的是,他成功了,在他的荣誉头衔上,有着这样几个称号,中国预警与电子战专家,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等等。

除此以外,在部队期间,朱和平还曾获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三次荣立三等功,撰写多部军事学术专论,在他的参与下,中国军用电子技术,特别是雷达装备、预警机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的一生始终在为中国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孙朱全华15岁时跟随肖劲光司令去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负责海军装备的调配工作。

在职期间,朱全华始终牢记爷爷的教导,将自己的身份隐瞒得严严实实的,一切工作都从最基层做起,每当部队放假,朱全华回到北京看望爷爷时,总要询问爷爷很多关于部队上的问题。

在知道爷爷喜欢欣赏兰花之后,朱全华总是到处寻找一些品质优良的兰花盆栽将其送给爷爷,美其名曰“兰花装备部长”。

退伍之后的朱全华开始以爷爷朱德元帅的名义成立慈善基金会,他顺着当年爷爷革命时所走过的路线,开始进行他的慈善事业,朱全华说,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会记得爷爷对他的教导,一定要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朱全华

五人之中唯一的女孩儿朱新华自幼就是朱德心目中的小公主,尽管她受尽长辈的宠爱,却丝毫没有养成玩物丧志的陋习,作为陪伴朱德元帅时间最久的孙女,朱新华在爷爷那里所受到的教育是最多的。

因此,在她成年之后,按照爷爷的期望,顺利考上了大学,并且选择了医学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开始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直到晚年退休。

朱新华说,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朱德元帅生前最敬佩的职业就是医生,因此,在自己的孙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医护人员之后,他比任何人都要开心和激动。

朱新华

朱德元帅的孙子孙女,除了一位之外,另外四位都始终谨记爷爷的教导,艰苦朴素,以德服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祖国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