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下一句是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一句是什么)

我们说《道德经》是一部讲知行的书。认知的原则和途径就是道,从无到有,再从有反无,为而有得就是德。不是单独讲“道”的,也不是单独讲“德”的,而是讲“道”和“德”的。“道”是认知的原则、对象和途径,“德”是行动的方法、层次和结果。任何将两者割裂开来的解读都有可能偏离真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道德经》本身,也是知行的实践。老子把《道德经》写出来呈现给我们,你没有解读前它说是“无”,解读之时也就是对它“从无到有”进行认知的过程,合乎本义则得(德),不合本义则失(失德)。所以,在解读的时候,有的章节和词句,要更加重视其章节和词句本身的含义;而有的章节和词句,要更加重视其言外之意。今天要讲的四十七章,就是如此。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有诸多解读者就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死扣文字去理解如何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什么圣人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离谱竟然说是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好像学《道德经》就能成仙通神。类似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要理解老子的真义,一定要站在认知这个主题上。

有一句话叫“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秀才识文断字,能掐会算,坐在家里就把天底下的事都给弄明白了,这对于一个天性懒惰的人来说,确实很有诱惑力。

但还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老师和家长小时候都教给我们的法宝,要想成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就要多学习书本上知识,要多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宽视野,多接触、多游历、多见识。

特别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了富裕起来以后中国式家长的普遍选择,读书在家门口读不行,要不远千里万里去读,既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正好可以一箭双雕。但最后却培养出诸多废才。

所以老子断言:“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对于提升智慧而言,不但读万卷书不管用,走万里路也同样不管用。生活条件改善后的大爷大妈,拿着相机满世界乱窜,收获不过是“到此一游”。

那么如果按老子的“不出户”“不窥牖”来实行呢?恐怕就更不行了。躺平在自己的小黑屋里,时间长了,恐怕就真成了井底之蛙。

所以,老子的意思不在乎出不出户窥不窥牖,不在乎是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在乎通过认知而达到内明,即“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认知的途径多种多样,读书是一途,行路是一途,待人接物都是学问,但是如果只有“认”没有“知”,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闪存器罢了!

所以老子的本意不是去诱导人不出户不窥牖,而是诱导人怎样高质量去认知去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学习,边思考,外来的知识才能不断转化成自身的智慧。

思考是要用心的,心明才能眼亮,心不明眼睛看到的都是表相,心明才能“知常”,从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心灵达到“微明”,才能见微知著;达到“袭明”,才能“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才能以“不善人”为资,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也就是掌握了事物的普遍性,对事物已有的认知(有名)有甄别能力,不但为我所有,而且能为我所用;对事物的本原和绝对性(无名)也了如指掌,能从中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就像是开了天眼,理解力、判断力、掌控力等等,全都不受经验的局限,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理一理老子的思路,正确的认知逻辑是这样的:

前提是获得认知即“不行而知”,重点是“知”;收获是达到内明即“不见而明”,重点是“明”;目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即“不为而成”,重点是“成”。

在这样的知行逻辑下,达到“知”的前提,“行”或者“不行”即出不出户不重要,但俗常人把行万里路、出户、见世面作为必要条件;达到“明”的收获,眼“见”或者说“窥牖”不重要,但俗常人把感觉器官传给我们的信息当成了必要条件;达到“成”的目的,“为”即努不努力不重要,但俗常人把付出作为了必要条件。而“知天下”“见天道”“为无为”,才是必要条件。这个搞不清楚,就会“其出弥远,其知甚少”,越努力越失败。这一章也为下一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