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1是什么成语(001是什么成语)

“379301”是按14亿同胞一人节约一粒米之后,所得到的“碗”数,这道独创的数学公式出自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的小学生。

坚持18年的“零米粒”行动

吃完午饭,立马举起右手比划个“OK”,和老师交换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光盘”!早在2002年,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就向同学们发出了“零米粒”的倡议并逐渐辐射到教育集团内的成员校,号召大家养成“不挑食、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这一坚持就已是18个年头,如今,已经成为学生光盘行动的专用手势,而节约粮食如同一颗小种子早已培植在他们心中。

校园里,“零米粒”俨然是节约粮食的“代名词”,融入到师生的校园生活中。从绘制海报、漫画到布置班级壁报,从校园广播到升旗仪式再到开学典礼,处处都能见到“零米粒”的身影。不仅如此,学校还会定期评选“节粮小标兵”来鼓励学生。

关于“一粒米”的小调研

餐餐做到“零米粒”,但一碗饭到底会吃掉多少粒米呢?2016年,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成员校史家七条小学的于敬轩小同学一时好奇,便实实在在手动数米,结果着实被“3327粒米”震惊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加入数米粒的行列,计算出一碗饭有3691粒米这个平均数。更要紧的是,假如全国14亿人每人节约一粒米,就相当于节约了379301碗饭。这可是发现了“一粒米”的惊人力量!在当年学校举办的“零米粒,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中,小敬轩和小伙伴就率先发布了《关于一粒米的调查报告》。

其实,这个小研究也在一届一届学生中持续开展下来。前不久,还因为学生在参加录制的电视节目中讲解了关于“一粒米”的计算题,在微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走进课堂,就会发现对“一粒米”的研究绝非算数这么简单。这学期,史家胡同小学四年级12班的师生们就把对“一粒米”的研究融入学科知识。比方说,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小米粒出发,领会“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等成语的意义,大家还创造出“积米粒成美德”的班级口号。数学课更是结合“认识亿有多大”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懂得节约。

为了数米,同学们各有方法。有的数生米,有的数熟米,有的采取了一粒粒数数的精准计算法,有的则是开动脑筋先测算一匙米的数量再乘以匙数。数学老师刘伟男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有温度的数字,才能体会数字背后的力量。现在完全不用老师监督,班里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光盘’”。

节约不止于“小米粒”

围绕着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品德培养,学校不仅在“零米粒”与“一粒米”上下功夫,也通过形形色色的课程和活动,把节约的理念贯穿到方方面面。在德育特色课程“服务学习”当中,也有不少聚焦环保、节约能源的学习主题。比如,有学生对用电、用水,甚至纸巾的消耗量展开调查,倡导节能减排,也有同学通过实地走访,真正了解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污染危害,呼吁“减塑行动”。孩子们还走出校园,用小宣讲等形式服务社区,弘扬勤俭。

就在这学期,“节约”还进入了学校的精品特色课程“博悟课”之中。课堂上,老师通过情景对话带领学生走近“北海团城”,探秘古人节水工程的奥秘,从文物入手让学生了解自古传承的节约美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东城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