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0年前是什么朝代(256年是哪个朝代)

万仞宫墙留沧桑。 张建中 摄

俗话说,“中国文化看齐鲁,齐鲁文化看济宁”。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隅,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这里更有“始祖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优势无可比拟。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最能打动人心。从这一期开始,《中国民航》杂志带你走近孔孟,游运河,上梁山,探寻佛教圣物。需知,游济宁,便可知天下。

尼山书院酒店,笔墨暗香。 路泞 摄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 年~前479 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有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等。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崇德尚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儒家思想超越时空,滋养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拓立者,虽述而不作,但数千年来的岁月流转未曾模糊他思想的光芒,反而一次次赋予他新的时代生命。时光打磨机用2500 多年的时间打造出仁、义、礼、孝、德、中、和等诸多儒家元素,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民俗中,一直流进我们的血液,是我们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七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礼教观;“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首”的孝行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执两用中”、不罔不殆、不狂不狷的中庸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

孔子燕居像(明)

有人说,孔子是唯一能让炎黄子孙天下归心的集结号,是中华儿女血气相通的文化脐带,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定盘星”,是中华民族的“床前明月”。此言甚是。不仅如此,今天,有440 所孔子学院和646 个孔子课堂散布在世界120 个国家和地区。2560年的岁月,足以让任何一个个体灰飞烟灭了,孔子却因了他的思想,仍然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开枝散叶。蓊郁的儒家文明之树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人在囧途,孔子也许是世界的福根。

岁月留给人的,往往有太多的叹息,所幸的是,关于孔孟,今天我们仍然有清晰的轨迹可循。山东济宁,孔孟之乡,不远,可以去。初冬的日光,清冽而冷静,这样的日子,适合探访圣人,沐浴来自岁月深处的光芒。

孔庙欞星门,冒雪参圣。 张建中 摄

曲阜

“三孔”有圣人

曲阜有“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其中只有曲阜孔庙古建筑群与皇室无关。 据传,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 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有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还不太高,所以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而已。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渐提高。据记载,从公元220 年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 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 座,碑亭17 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素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产,孔府因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林,是孔子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占地三千多亩,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公元前479 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560 年来其后裔坟冢已达10 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560 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专家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而作为吃瓜群众,这里是发思古之幽情的绝佳地。“三孔”呈现给我们的,有什么?

寒来暑往,孔林沧桑。 张建中 摄

建筑

曲阜孔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孔子庙,是世界孔子庙的祖庭。梁思成这样评价曲阜孔庙:“从建筑史的立场着眼,曲阜孔庙的建筑,实在是一处最有趣的,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的孤例”,“姑不论现存的孔庙与最初的孔子庙有何关系,单就二千年的历史讲,已经充满了趣味”。

曲阜孔庙自孔子逝世第二年起开始修建,到清代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共有9 进院落,建筑104 座,碑刻1172 方,古树1250 棵。曲阜孔庙作为我国现存古代建筑的华彩缩影,无论从规划布局、建筑形式,还是建筑内容、建筑类型等诸多方面,均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和审美取向。从主殿、寝殿、家庙到园子里的植物配置,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儒家的思想。曲阜孔庙的建筑,恰当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正布局”“勾心斗角”的经典手法,整座建筑群在儒家“序”的观念指导下,9 进院落依中轴线层层展开,院落向主体建筑致敬,空间由窄变宽,建筑由少变多,规模由小而大,结构由简而繁,艺术由朴而华,人从郁郁葱葱的丛翠环抱中,转入庄严的殿堂,曲阜孔庙建筑群,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儒家思想之大成。

曲阜孔庙,在十三碑亭和大成门之间有这样一组建筑:黄瓦飞檐,彩绘斗拱,东西两角,檐檐紧咬,角角交错。游人至此,导游都会特意提醒大家用心观看,正所谓“勾心斗角”。此乃曲阜孔庙建筑特色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精髓。“勾心斗角”一词最早记载于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在曲阜孔庙得到了实践。

匾额碑文

有话说,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是发现和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收藏于济宁汉碑和任城王墓、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嘉祥武氏祠、梁山杏花村附近。

曲阜孔庙有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 方,有历代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碑刻中有汉碑汉刻二十余方,有汉隶的代表作,也有魏体的楷模。此外还有米芾、赵孟、董其昌的书法,元好问、郭子敬的题名,值得细看。先不说“书”于中国文化的意义,略通中国书法艺术的人都知道,汉碑,厉害了。中华文明公认的是五千年历史,但中华文化真正完善成体系,应该是在汉代。我们今天的很多思想观念、美学观念,都成形于汉。孔孟之道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也从汉代开始。汉晋两朝的书法,至今仍是书法美的庙堂。曲阜孔庙还有丰富的汉画像石、明清石刻,有线刻,有浮雕,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有不少值得细看的精品。

除孔庙外,“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的孔林,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林内更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康有为说:“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康老说的虽是碑帖之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的却还有“精神流露”、“隶楷之变”、“后世之源流”,以及唐之结构,宋之意态。够我们用心揣摩的了。

还有孔府。孔府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时代所建。府内楼堂厅轩栉次鳞比,长廊曲径,扑朔迷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不仅如此,府内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商周十器”,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孔府存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 年)至1948 年的文书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整座孔府就是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庙庄重辉煌,聚千年遗风。

古树

“三孔”院内,古树葱茏,论规模,或许有皇家园林还在它之上,若论那一棵一棵的年轮,不知道还有哪里可以和它比肩?朝代有更迭,只有孔氏一脉,2560 年间,从未离开,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更未迁移。单就孔庙内,现有古树就有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孔庙的一草一木,都是有讲究的,无不对应着儒家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趣味。孔庙的植物,多以侧柏、圆柏为主,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肃穆庄严,营造的气氛,适合庙宇,圣人跟前,人要懂得收敛自己的行为。到了夏季,据说会有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鹭鸟也知择良木而栖,何况人呢。多到圣人跟前走动走动,人就不会丢了自己。

岁月漫长,雨露恩泽,树木有痕。长着长着,有的树干上长出了龙形,有的长出了蛇形,有的长出了龟形等等。来到这里的人,喜欢给它们加上各种人的故事,比如说,长出龙形的树是因为乾隆爷龙体倚过,于是乎,听说的人都伸出手去摸上一摸,以为藉此可以摸着了皇帝。

孔庙大成门里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经历过枯死、火焚、复生,现存的其实是先师手植第五代树。

孔府花园里,有一株“五柏抱槐”,400 岁了,一棵柏树,一个树桩长出5 个树干,神奇的是,五枝环抱中,还有一棵槐树,形成“五柏抱槐”的奇观。引游人竞折腰。

通往孔林的路上,以及孔林,更是“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据说林内有树10 万多株。

圣人

“三孔”有圣人。这里无处不华彩,无处不典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匾一额,皆有迹可循,有据可考。找个旅游的淡季,避开旅游团,申请一位专业的导游,从门口开始,放慢脚步,听他细数2560年里的故事。这个时候,你会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梁思成说“姑不论现存的孔庙与最初的孔子庙有何关系,单就二千年的历史讲,已经充满了趣味”。多么好,“趣味”。

因为孔庙是在孔子生前居住过的三间堂屋的基础上扩建而来,所以有一些东西和孔子直接相关,比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造的杏坛。那口故宅井,据说真的就是孔子当年取水之井。2560 年,岂一句“穿越”可以说得清楚?圣人似乎可触,可感,他就站在那儿,水井边,礼堂下,看着你一步步走近,目光如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斯文在兹。转身已千年。

邹城

还有个亚圣

曲阜往南20 公里,是邹城。邹城有孟子的故宅,依“三孔”的形制,也有孟庙、孟府、孟林“三孟”。两大圣人之间的距离,只是20 公里。孔孟之间,公认的说法是孔子开创了儒家文化,而得以发扬光大的则是孟子。总有人说,孟子的成就甚于孔子,为什么孔子为圣,孟子亚圣?其实呢,文明高地不是奥运赛场,毫厘之间要争出个胜负。孟子于20 公里之外,甘于站在孔子的影子里,而非分庭抗礼,已然是圣,又何来冠亚?孔孟孔孟,孔子孟子,早已如影相随,我不再是我,你依然是你。

孟府流苏。 颜景勇 摄

来到“三孟”,和“三孔”一样,看古建看匾额看碑文看古树看圣人,还有一看,看“圣母”,这是“三孔”没有的。“孟庙”有孟母。毫无疑问,孟母是天下母亲的楷模,“孟母教子”是天下所有望子成龙之父母的绝唱。相当励志。即使同样是看古建看匾额看碑文看古树看圣人,“三孟”和“三孔”,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孟庙略显低调,虽然也威严,但还是亲切得多。单就树木而言,虽也以柏树为主,其中却每每间以流苏、木香、银杏、国槐、梓树等,园里的“古柏抱槐”“洞槐望月”“桧寓枸杞”“紫藤银杏”等奇特景观,是孟府孟庙的一大看点,每每引得游人争相拍照。

引得游人更多驻足的,通常还有孟子生平事迹陈列馆,不仅仅因为里面有孟子生平事迹介绍、孟子名言,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孟子养生之道,这一点比孟子庄严的思想还要吸人眼球。我们都知道的,孔子活了73 岁,孟子活到84 岁,在那个年代,绝对的耄耋老人了。养生,也没有错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致知在格物,养生之道,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吧?民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不知是否也和两位圣人有关?

洙水桥上,穿越古今。张建中摄

尼山

尼山之光 穿越千年

尼山,在曲阜城东30 公里处,高不过340 多米,除了一眼水库静静地卧在脚下,什么都没有,“朴素得像真理一样”。这一眼水库,还是上个世纪60 年代才修的。在2560 年前,孔子出生的年代,尼山脚下,默默地淌着古老的泗水,泗水波澜不惊,却因孔子的临川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声震长河,“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学的波光”。

尼山,无奇,无险,本该无名于天下,但是,尼山有幸,诞生了孔子,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观的制高点。正所谓山不在高,有圣则名。

尼山的景物,也就和孔子的出生有了关系。“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鲁源,其义即为鲁国之源。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过鲁源村,北行有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名叫智源溪,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慧之源。沿智源溪继续北行,约里许,溪西岸便是“夫子洞”,有天然石室,相传孔子就诞生在此洞。随着岁月的流逝,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后人围绕孔子出生地相继又建了尼山孔庙、尼山书院、临川亭等建筑,尼山孔庙有别于曲阜孔庙的地方是,尼山孔庙退去了官方的色彩,是孔子后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景仰之情而修的。思念要有处居所,拜谒要有落脚的地方。这是文明的一部分。

庙内东南角,有一处观川亭,传说是孔子临川慨叹的地点,那一叹,声闻千古。尼山书院,顾名思义,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古以来,尼山书院就是研修孔子思想,宣讲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重点学校。在圣人出生的地方读圣贤书,啧啧。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向东可以看到以孔子母亲命名的颜母山,沂河流淌在颜母山脚下,向南望去则是尼山水库,截五川之水汇集,也叫圣水湖、孔子湖,都和圣人有关。据说,汛期,雨后,站在观亭内,居高临下,可望波涛翻腾的五川汇流,蔚为壮观。有人说,圣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吟出那句千古绝唱的。可是,我认为壮阔的景观其实不利于那份冷静与思考,那属于李白,不应该是圣人。所以说,真实的情境可能是波涛也没那么翻滚。隽永的东西不应激烈。

今天的水库周边,已经是山东省级的湿地公园,曲阜市围绕孔子文化,在此打造休闲文化类景区:在尼山的制高点上,孔子圣像屹立,72 米高(源于孔子有72 贤徒),东侧有学堂在建,预计2017 年建成,建成之后,气势恢宏的孔子大学堂将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孔子世界大学”。一年一度的“世界尼山论坛”以及各种关于孔子、关于儒家的讲堂、讲座,将会在这里接续展开。我们也可以在圣人出生的地方读圣贤书了。

游学之余,还可以游览周边的孔子博物馆、诸子百花谷、耕读书院、贤林书苑、仁山书院、环湖生态栖息带、尼山国际艺术中心,再去“九仙山-石门山”的“国际慢城”小住,意大利的“慢城市”模式在中国只选了尼山一处,在这儿建立起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生活方式,周末来尼山游学、采摘、骑车、慢跑的游客越来越多,尼山也成了全世界城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找一个春日,杏花开的季节,揣一本《论语》在胸口,漫步上尼山。看月在月光中走,风在风天里行。倦了,要回家,有人会指点你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