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都是什么季节出来的(蝙蝠什么季节出现)

8月28日傍晚,天还没黑,四川德阳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犹如蝗虫过境。老话常讲“事出反常必有妖”,有些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还有些人认为是“地震的前兆”。

大多数人本来对蝙蝠的印象就不太好,还有人对蝙蝠的恐惧不次于蛇,往往连图都看不了。当“不祥之兆”与蝙蝠叠加之后就更容易往坏处想。实际上,从理性出发,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下面我们用科学来解释一下这次蝙蝠异象。

动物预测不了地震

人类的感知能力虽然弱于动物,但科技却远高于动物的感知能力。例如:地震波分为横波S和纵波P,纵波P传播速度快(5.5-7km/s),但往往震动幅度较小,上下晃动,破坏性较弱。横波S传播速度慢(3.2-4km/s),但水平撕裂性晃动,破坏性较强,所以当动物感知到纵波就能提前知道灾难即将到来,提前做出反应。

地震局精密的仪器要比动物的感知能力更强,有些纵波动物感知不到,仪器却能感知到。人类一般感觉不到纵波,除非是强度较大的地震且离震源较近,这种情况两波几乎一前一后同时到达且强烈,表现为地面刚出现上下晃动马上就叠加上水平晃动。

(仔细看,先出现上下晃动小动物已经开始跑了,3秒后才出现大幅度震动)

如果离震源较远,两波才能拉开距离,仪器通过发现纵波可以快速计算出破坏性大的横波到达时间,从而在电视、手机等信息通道发出预警,并倒计时。如果距离震源不到10公里,而且强度较大,提前预警的时间往往达不到20秒。

因此,如果是地震来临,震源很近,蝙蝠感知到了纵波,立刻集体飞出洞穴,它们还未升空,基本上破坏力较强的横波就已经到达。我们看到蝙蝠可以掏出手机,对着天拍上一段视频,说明要么离震源很远,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地震,蝙蝠异动与地震无关。

会不会是其他灾难?

蝙蝠成群出洞,可能是要逃离或迁徙,也有可能是要一起去某处,2020年澳大利亚65万只蝙蝠逃离森林涌入人类小镇就属于前者。当时,澳大利亚山火连绵不绝,当地爱吃水果的大狐蝠大多又悬挂在树上,森林被大火侵袭后就只能跑到人类的栖息地躲避灾难。

此次,蝙蝠集体在城市上空盘旋则属于后者“要一起去某处”,说明这里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它们,而动物无外乎生存与繁衍。夏末是蝙蝠繁殖的季节,栖息在各地山洞的蝙蝠每到这时都会频繁“聚会”,此刻出现蝙蝠大量聚集的现象实属正常,只不过这次“聚会”比较盛大,而且开会开到了城市上空。

蝙蝠本就习惯于“一窝蜂”出动,当一只蝙蝠发现某处聚集大量蚊虫的时候便会呼朋引伴,所以在蝙蝠出没的地方,哪里蚊虫多,蝙蝠就多。蝙蝠都是夜猫子,但很多蝙蝠日落后便会开始出洞捕食。以蚊子为例:

红黑相间的大花蚊,也就是埃及伊蚊,它们对紫外线有所偏好,一般白天出来玩,晚上睡大觉,太阳下山后便陆陆续续收工。蝙蝠一般只有在傍晚和黎明才会跟伊蚊有交集。

另一种就是常见的按蚊,它们讨厌紫外线,所以昼伏夜出,太阳一下山便都精神起来。吃完晚饭喜欢下楼遛弯的应该都知道,傍晚时候,蚊子是最多的,不仅有大量的按蚊,还有伊蚊。此外,由于白天天敌较多,很多昆虫都会选择太阳下山后出门,例如蛾子有“飞蛾扑火”之说,所以太阳一下山,勤奋的蝙蝠就会外出捕食。

此外,近期四川降雨量较大,多次出现没过膝盖的暴雨。在阴天以及下雨间歇期,蚊子活动会更加频繁,一方面在雨天难以获得食物,所以下雨之前或雨刚停就会疯狂进食。另一方面,雌性蚊子会在雨前或间歇期疯狂吸血,为了尽快孕育体内的卵,这样雨后就可以将卵注入雨水形成的水洼之中,因为蚊子需要借水繁衍。

当卵被产在水面上后,7-10天左右就成蚊。四川本就是“西南涡”诞生地,今年极端天气又较为频繁。蝙蝠异象出现一周前,正好是蚊子疯狂产卵的时候,蝙蝠异象刚好是卵成蚊的时期。同时近期四川雨水依旧,蚊子正在频繁活动,不断进食与繁殖。

综上所述,频繁的雨水天导致了四川德阳蚊虫快速增多且活动更为频繁,这些蚊虫在雨后的傍晚出现报复性活动,遇到了正处于繁殖季节的蝙蝠,蚊虫、雨水、蝙蝠多方盛会齐聚造就了这次的异象,不是灾难前兆。

#四川德阳突现数万只蝙蝠,什么原因?##四川德阳惊现数万只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