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物理学阻力)

老子在经文第四十章中讲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如何理解这段经文的意义呢?

理解这段经文的含义不能单从这几个文字出发,仅仅翻译这两句文字是不足以体会其意义的,我们要考察老子在全部经文的论述中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

一、“反者、道之动”,在经文中的论证

我们首先来看,“反者,道之动”这句。如果从翻译文字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它直译为:向相反的方向走,是道的基本动向。或者道若动,就是要向相反的方向走。

何谓相反呢?经文第二十章中讲: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熙熙、昭昭、察察、有以,只有我独泊兮、昏昏、闷闷、顽似鄙,我的追求与志趣与众人相反,原因在于我学道信道,道使我选择与众俗相反的信仰与作为。这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说明。

经文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在我们通常的意识中,外出和远行是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也经常鼓励青年人要多多走出家门、国门,实现增长见识、成熟自我的目标。但老子却说,不用出门,就能洞悉天下;不用向窗外观看,就可以了解天道运行的规律。你出去的越远,知识反而越少。所以老子主张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众人都以远行和有为来作为获取知识与成就的手段,而老子却主张不行、不为而有知、有成。所以习道者都取与众人相反的方式方法成就自我。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证据。

经文第四十八章也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追求知识的,日日增益。那些求道的,反而日日减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增益是常人俗人的追求,而减损则是求道者的追求。

统治者治天下多以有为、有事,老子却说无为、无事才是治天下最根本的法则。不求增益,反求减损;不取有为、有事,反取无为、无事。这同样也是“反者,道之动”的证据。

经文第三十六章更是直陈了这个原则的实际应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目标是要使对方弱,反而先引导它强。比如,若要让举重运动员的胳膊放下来,不是使劲将他的胳膊向下拉,而是增加他举起重物的重量。

比力量你肯定比不过举重运动员,所以强力拉拽使他胳膊放下,必不能成功。但不断增加他所举重物的重量却很容易使他力气耗尽而放下手来。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明道之人的举措,乍看起来违背常识常理,实则奥妙无穷。所以向相反的方向,是明道者的举措与动向。以此,可以进一步说明无为、无事对于取天下的重要意义。

例如,经文第五十七章所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统治者以有为、有事治天下,天下反而愈昏乱难治。所以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事的政治策略。那么,无为、无事的政治策略究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经文第三章总结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是无为、无事的具体内容。言外之意,现实中的统治者们都是以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为其施政治政策的。仍是取了与世人截然相反的内容。

如果我们问无为政治的结果究竟怎样呢?老子在经文第三十七章给出了答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在这一章里说,侯王如果能守道、守无为治天下。就可以使天下进入到一个叫做“无名之朴”的状态中。在这个状态里天下就能太平清静的目标。什么是“无名之朴”的状态呢?这就是老子在第八十章中所讲的内容了。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讲的内容,就是依据无为的法则治理天下的结果。现实里的君主们,都是以谋求天下的富强,人民的富足,经济的进步为目标。但老子治理的天下却目标是小国寡民。

现实里的君主,治理天下都是要鼓励文明的进步,不断的发明新鲜的事物、先进的工具,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但老子治理天下的结果却是,即使有先进的工具也不去使用,人民复结绳而用之。什么舟啊,船啊,车呀,由于人们到死都不远行,所以这些工具便毫无用处。所以社会就要重新回复到结绳计事时代纯朴秩序中,老子称之为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现实中的统治者都是以国强民众为其政治目标,努力发展物质与精神文明,鼓励生户,鼓励发明创造。而老子却认为,与世人相反的目标才是政治的最理想的结果。国家不怕小,人民不怕少。反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何进步,将人民生活中各项需求降到最低。只求食能饱腹,衣能暖体。人民至死不远行,也没有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交换。所以先进的计数方法和助行工具都没有用处。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回复到以结绳记事的状态中。这就老子所讲的“无名之朴”。

在老子的思想中,从修身到治国,都选择了与世人相反的内容。而且从治理的结果来看,也是与现实世界的景象截然相反。这一思想观念老子就使用“道者,反之动”来概括。所以,读经文一定不要犯死于句下的毛病。观点是需要证据的,道理不能空说。

二、“弱者,道之用”,在经文中的论证

我们再来看“弱者,道之用”的含义。为什么道要以弱为体?它的根据在哪里呢?老子在七十六章中给出来一个论证。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等到死了却是坚强僵硬的。草木呢,活着的时候是柔韧的,等到死了则是枯槁坚硬的。通过这些的现象,就可以概括出柔弱是生命的特征,坚强是死亡的特征的观点。所以也就可以进一步推论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结论。所以求道者以守柔弱为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经文第七十八章中讲: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事物了,但是用于攻克坚强,却没有哪个事物更能胜过它。这就说明水是以柔弱为本,然而却是天下最坚强的事物。老子就利用水柔弱而能胜刚强的特性来论证“弱者,道之用”的道理。

老子在第四十三中讲: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事物可以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事物之间。无有、无物可以进入到没有间隙的之中。通过这两件事就可以说明柔弱和无有是有意义的。所以老子说,他正是通过这些道理明白了无为的益处,但是天下人对此却很少了解。柔弱胜刚强,无为胜有为,这是老子思想的最基本的观点。可以用“弱者,道之用”来概括。

为了说明柔弱的好处,老子还要以儿童来做证据。因为儿童是柔弱的一个代表。老子在五十五章中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妇女是柔弱的另一个代表。所以老子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师在第十章中反问,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在第赞扬了伟大的雌性,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所以老子屡言婴儿、雌性、母性和水, 是有其用意的。因为天下的柔弱,就是以妇女、儿童和水为代表。他畅言这些事物的益处,最终还是为证明弱为道之用的结论。

三、结论

我一直反对单纯从文字来演绎无限意义的译注办法。比如,有人为将“反者,道之动”一句解通,将反字曲解为循环。这样,该段经文意义就可以理解为道的运动是循环。

但是,循环是以某一稳定状态反复出现为特征的。经文中却没有一处论及类似状态,可以定义道的循环特征。那么,这样译出的结果便是毫无证据支持的观点。虽然在文法上挑不出毛病来,但在说理上却站立不住。我们仍旧会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解读。

通过结合经文中其他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反者,道之动”理解为:取用与世人相反的观念、立场和作为,是求道者的必然的选择。弱者,道之用,则是说柔弱是道之体,但其用却刚健无双。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