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什么叫靴子(改革为什么叫靴子变大)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卓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体的命运,如同一朵浪花。

对于如此宏大而诗意的话语,相信深处2017年军改大潮中的每一名共和国军人,都会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改革,这个曾经很有距离感的词汇,在2017年,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这一年,在机场车站,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军人依法优先”的便利,我们也听到了“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等让人心头陡然一暖的话语。

历史的脚步如此铿锵,但也没有忘记温暖的人道关怀。

经历2017,风云变幻,一直都在冲锋。

走过2017,蓦然回首,一路都是风景。

期盼地“等”

的确,如果说有一个词,沉淀了2017年中国军人各种复杂的情感,那么一定是“军改”。

如果说有一个字,能够表达2017年中国军人最真实的状态,那也许就是“等”。这可能是2017年无数军人对改革的最真切感受,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等,不等于不作为,也不等于静观望。而是心中对改革充满了不同期待和无数愿景。

因为随着改革“靴子落地”,迎来的或许是命运的一次转身——于每一名军人而言,留下,随着强军的号角出征。转身,淡定踏上另一段新征程。

等待的格局可“顶天”。通过改革,人民军队将换羽重生,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阔步前进。

等待的格局也可“接地”。有人希望通过下一步调整改革使自己发展的空间更大,有人希望能够继续留在现役岗位上,也有人希望既可执干戈也可“护小家”。

但不管怎么想,这一轮军改,得到了广大官兵最真诚的拥护。因为,军改乃是为强国梦、强军梦大事计。作为一名军人,有幸见证“史上最牛军改”,有幸参与,即使脱下军装,也不负人生最美的芳华。

随着一个个“靴子”的落地,大家紧绷了一年的神经也开始舒缓,但谁都清楚,未来的路,还很长……

不同的“痛”

痛,可能是每一个面临改革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的。

改革越彻底,也许痛感越强烈,时代所赋予的特质也就越明显。

有的痛,是情感之痛;有的痛,是利益之痛;还有的痛,是不适之痛。就像剥离军装的“依恋”,引发落编定位的“现实焦虑”。军改的“痛”,其实一直在缓释。

但痛过之后,便海阔天空,迎来一个新时代。

现在不小“痛”,将来必有大“痛”。改革,历来都是如此。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为大国军队而自豪。朱日和的演兵,南海的巡弋,吉布提保障基地的成立……和平年代的“战味”更浓,人民的安全感更强了。

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组织官兵赴吉布提盖伊德国家靶场进行火炮实弹射击训练。张庆宝 摄

谁都知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中国的军改却势如破竹,一往无前。

移防、转隶、换岗,交流、合编、重塑,此时的他们,初心未泯,不仅感受到了结伴前行的温暖,也还都在吟啸徐行。

任何一个军人,他首先是个人,有时是一个特殊的人,回到家中,他则是一名普通的人。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也有养家糊口的俗累与牵绊。

一次同学聚会,一位老同学说他今年准备转业回湖南老家了,他说,如今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派出所民警。

体验过了,奉献过了,人生便不后悔。这是我想了好长时间,送给即将离开的他的“临别赠言”。

倏忽流光间,大部分军人,在军旅生涯中并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也不会有什么功成名就的故事,但多年以后,回想军旅人生那段经历,却鲜有人懊恼过、后悔过,相反的是心头总会泛起无数温暖记忆……

永远的“爱”

爱,对最亲的人讲起来,有时都会觉得难为情。

但对自己曾经奉献过的事业,说出来却是那么自然、妥帖,甚至还有点气壮山河。

从“脖子以上”到“脖子以下”,这场最深刻最广泛的军队改革,使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从观望、参与到抉择、示范。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有一个观点:改革会把既有矛盾完全呈现出来。这种矛盾,不仅是集体的矛盾,制度的矛盾,有时也是自己内心的矛盾。这些矛盾背后何尝没有一份爱的底色?

好在,经历着大变革的时代,“人”的价值和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早一步跟上改革的思路,就有可能早一天占据主动。马克思不仅讲理论,其实也讲很接地气的话,比如这句:“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只要心中有爱,就有阳光。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

含笑沙场、血染战旗是一种奉献,服从大局、卸甲无求也应称之为一种奉献。中国退役军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无论戎装是否穿在身,相信大家都留存着那份爱,心依然是“兵心”。

致敬军改,更致敬每一位有幸赶上这次军改的普通军人和平凡英雄!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2018年,我们都努力作一个不同的自己。素来不爱煽情,但在年终述职报告中,还是说了一段动情的话:“站在军旅人生的十字路口,无论未来干什么,内心永远不变的,是对政治工作那份真诚的热爱;无论未来在哪里,内心永远不变的,是这个温暖大家庭和每一位兄弟战友的真挚情谊!”

回眸2017,万象更新,我们对“新时代”体悟无比深刻。

告别2017,我看青山仍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陈 卓

编辑:毛志文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