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古是什么人(方太古简介)

4、不与达人作软语。方太古的个性刚直,一辈子同鹤一样昂着头颅做人,从不向高贵者低头说软语,即使朋友交往,也一视同仁,只述友情,不论身份。不少史料中都记载着这样几件趣事。

一件是方太古用农家饭菜招待当时声望如日中天的王阳明的趣事。王世贞的《墓志铭》是这样记载的:王文成公,少于处士一岁而以闻道早处士,亦严之。其过钱塘也,处士出脱粟蔬簌,享文成为饱。明日报如处士。处士正色曰:“野人为野具,固当公彻候也,而野具得无非情耶!”文成强笑谢:“微先生言,我几复作阴卫尉先生古井丹也。”而汪道昆的《处士传》所记略有不同。

笔者读后觉得两者的记载虽有差异,而且还有些矛盾存在,然其大貌还是清楚的。是说朝廷大员又是大学问家的王阳明经钱塘江到兰溪,顺便去方太古府上拜访,方太古只用农家饭菜招待他。王阳明觉得对自己太过不客气,于是第二天要再在他家吃饭,太古照常用蔬菜糙米饭招待他。王阳明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方太古则严肃地对他说:“我是山野之人,自然用山野人的饭菜招待你。你王伯安是侯伯啊,难道会在乎我山野之人的饭菜吗?!我用山野人的饭菜招待您无非有个‘情’字在啊!”王阳明闻言很是无奈,强笑着说:“听先生之言,我还应该替先生暗中守护那些修炼的井和丹,好好做一回卫尉官啊!”看看,方太古一介布衣,有个公侯级的朋友王阳明屈尊寒舍,在一般人看来那是何等的荣光,简直是蓬荜生辉啊,哪能不尽心款待呢!?可方太古却不做如是想,他以平等视之,其骨气铮睁是何其的可敬可佩!

《处士传》和《墓志铭》中还记载着几件方太古风谏师友的趣事,说:处士生平,足所至,靡不友其贤豪长者,而不好软语徇合。其所师章先生,晚而谋邑居所。友唐太宰母夫人老矣,而迫朝命欲出。处士皆以诗风止之,不能用。居一载,而太宰不良去。后五十年,而章先生之遗雏,以邑居习沮败所严事。林贞肃公直言,正德时既而惴惴。处士曰:“惴惴何为哉?危及朝不及野。”林公悟而请告。从中可以看出,方太古心性之刚直,说话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只要他认为你做得不妥当,就会毫不保留地指出来,无论你的地位高低,过从密疏,对谁都是一样,而且事后证明他的批评还都是正确的很有预见性的。

5、自甘居清贫。方太古的出身贫寒,其父方赐(号雪轩),史料记载很少,但从“雅尚学,能赋诗”六个字里可以看出也就是个农村里崇尚读书,能够作文赋诗的贫寒诗人,一辈子似乎经济并不宽裕。到了方太古这一代,应该说但凭方太古在经史理学研究上“正学无朋,利达炙热”的才华;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成就;年纪轻轻就在苏州开坛授课,“捉蒲立谈,挥麈漉墨,一时名士无不退舍”和在福建设坛“是以贤者闻风,倒履不暇”的火爆;以能与沈周、文征明等苏州名士结诗文社的朋友圈;还有能成为章枫山寄托心印者,让陈献章“一见语合,解衣衣”,被林瀚、林见素、林埜等福建名士挽留四年之久,与王阳明交往至契的高层关系等等·。就凭这些光环,要个一官半职,过上充裕的生活应该也并非难事。然而方太古却并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富裕起来,过上上层人的生活。原因在哪里?“少于富贵曾无梦,老与山林愈有情”,可能他原本就没有”为五斗米折腰”的念头吧!

他一辈子甘居清贫,在听到天下安定的消息之后,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尘世,隐入解石山中治学修炼,一直到暮年才迁回女埠居住。回女埠后适逢有个叫孔天胤的浙江提学使到兰溪督学,好友吕司成出于关心将其推荐给孔督学,给个名号以能得到一些官资补贴,聊补一下无米之炊。然而方太古却并不买账,孔督学是力请而不就。后来是孔天胤弃车屏从,以布衣身份跟随方太古的老同学、榜眼程文德后面去拜访,才得一见,相谈甚契而得平生欢,此后也成了好友。而程文德每次来探访,要资助他一些生活费,都必须偷偷摸摸地屏退驺从、借个由头才行。

《行状》中记载说,他回到女埠之后,“先后守、令式闾拜榻下,与所过卿、大夫、士就先生论学及诗文者,踵接不可数。先生尊俎之,师不夙而应。”晚年他只为合得来的徐绅县令举办乡饮酒出来一次,又再为曹自山太守之邀出来一次。每次出山,“邑人都哄然称奇也矣!“

方太古逝世多少年后,作为晚辈的兰溪著名学者胡应麟对方太古自甘清贫的人品很是欣赏,在《长歌行送方翁恬游武夷》中就用其祖父为榜样来劝说方尧治:“先生龌龊类楚囚,汝何所见何所求?”“先生较汝穷更甚,蹉跎四十谈封侯?”

6、喜洁之为狷。鹤的本性就是爱洁净,而方太古喜爱洁净较鹤犹过甚之,已经到了“狷(固执)”的地步。《处士传》中说,“太古不屑不洁之为,狷矣!居常喜洁,虽出宿不假衾裯。或荐新成,犹必以赫蹏布,上下达旦,赫蹏如故无磷缁。出游冒大风雨归,揭泥淖者数十里,衣履嚼然不滓,诸弟子以为天行武林。”是说方太古看不起那些不爱清洁的行为已经到了固执的地步。在家里一直爱清洁,虽然外出留宿却也不会特意要求更换被子。如果要给他做新的衣裳,必然要用黑色的土布。人们见他一天到晚就穿一身黑色的布衣,而布衣却一直如故,不会发硬变样。某天他出门游历而归,中途突遇大风大雨,在泥淖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数十里,他的鞋子衣服却不会沾上黑泥污滓,真的令人感叹不已。众多弟子多误以为他是武林中的圣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方太古不仅注重外表的清洁,尤其注重内心的贞洁。他曾写过一本《六有先生传》,“谓尊有酒,甑有饭,案有书,盘有肴,身有道德,腹有文章,吾足矣。”故而一生举止守道,行事循礼。他事亲至孝。《行状》记载说:先生返自吴,宏(弘)治甲子,罹内艰哀。疚中寝食、丧祀悉以礼”。“正德乙亥,雪公卒。先生哀瘠如丧母时,三轩年之间,起处草土躅如也!”《墓志铭》中写道:“会处士父也卒,既服除,遂缟素终其身。”他兄弟至悌。方太古虽在苏州寓居,却始终不忘故土,心中总挂念着家里的弟弟。几年后告别朋友回家,说 “吾亦归,而求吾故吾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有次女埠居市火叨头返风,整条街都烧完了,仅剩太古一室独存。他不肯自己住,让给了弟弟。邻里老幼无不受到了感化,人们有口皆碑、纷纷传颂。他对族人、邻里至仁。”始奉母丧附祖兆,族豪发之。邵按察實法豪强,归葬地。”官司打赢了,如果常人做法一定会将母亲葬入祖坟的 ,然而他却不这样做。王世贞在《墓志铭》中说,他是”不忍复也!”这“不忍复”三字从表面看是不忍再将母亲葬入祖坟,其实更多的是包含着方太古严守着一个“仁”字,不忍心与那族人关系闹僵以致损坏与邻里的情义。他待朋友持大义。就论方太古的脾性,那是为人刚强又执拗。按说这种脾性交朋友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他却是交了许多好朋友,有生死之交,有忘年之交,有知性之交,却极少酒肉之交。原因何在?因为方太古虽然刚强执拗,却是待人真诚朴实,以真心换来了真朋友。如他回到女儿埠颐养天年的消息一传开,各式人等闻讯纷纷前来论学求教,他则每每客气地招待他们,可一旦有人提出拜他为师,他却迟迟不答应。老师陈献章仙逝时因路途遥远无法亲临祭悼,一直心中耿耿。不久他就乘去福建之机,特意赶去苍梧吊念了陈先生墓。从苏州回到故里之后,他犹对福建泉州的好友王用汲念念难忘,没过多久又专程赶过去拜望了他。兰溪县令徐绅在安微老家养病,他的大儿子方选千里请状,感动得徐绅为之动容,感叹曰:“嗟夫,余何知?顾先生知吾深!又怜选之来也远,义不可逊。”在福建游学时与林见素结交,离别时他送给了林见素一些书籍,并特意注明书中典故的出处。徐绅知道这事后更是感慨万分,说“之大义,盖见几知!”

7、得鹤寿延年。鹤是高寿的象征,故有“松鹤延年”之说。据《抱朴子》记载,丹顶鹤能活100岁。是真是假?笔者不是生物学家,也没有做过考证,无法确言。然而丹顶鹤在一般生活环境中可以很顺利地成活大约50 至60年,属于禽类中的长寿者,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所以不仅中国人,连朝鲜和日本人都常把仙鹤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人们形容长寿白叟为“鹤发童颜”,而老人离世则称之为“驾鹤西游”。

不仅如此,鹤的性情高雅,形态美丽,仙风道骨,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方太古生于1471年,殁于1547年,享寿七十有七岁,几近“上寿”之数,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应该算得上“鹤寿延年”了。所以能做到长寿,就与他几乎具备了鹤的上述这些习性有极大关系。他注重修道,所以有仙风道骨;他善长书法,所以能“挥麈漉墨”;他精于抚琴,而且水平不俗,所以敢自信地说“琴书娱枕席”、“瑶琴紘朱丝,一操论千金。真音不谐俗,聊以明我心”;他注重锻炼,长于武术,所以称“十年宝剑行边友”, 能够做到“出游冒大风雨归,揭泥淖者数十里,衣履嚼然不滓”。正因为注重自身修炼,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是性情高雅,形态美丽,仙风道骨,步行规矩,情笃德劭,高寿延年。甚至于连逝去都是那么的安然,仅得微恙,即敛神而逝,名副其实的“驾鹤西游”。

方太古以鹤性自律,其心性固然怪癖,在许多人看来似乎都有些不可理解。然而细析起来,其实他除了性格过于执拗,春秋且老后有时也爱说说大话之外,许多长处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笔者从前面的论述中重点归纳了这样五点与广大研究爱好者共勉:一是他求知不倦,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的心性。二是他胸怀天下,却并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品性。三是他甘守清贫,终生不倦潜心治学的韧性。四是他秉性刚直,不仰俯世俗同流合污的刚性。五是他修身养性,严格遵循社会道德礼仪的德性。

行文至此,笔者仍然意犹未尽,似乎还有什么应该说明的。于是穷尽思索,觉得有两点应该深入论析一下。

一是关于方太古的求知方式。据传去年高考,杭二中有位保送生应景写了一篇高考题作文爆红了网络。文章的中心观点就是人的一生要读好三本书,一是有字之书就是本本;二是无字之书就是社会实践,三是心书就是修炼心性。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无非就是说,人的一生要向书本求知,也要向实践求知(包括向群众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然后转化为“心书”,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也早就通晓了这个道理,故而留下了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太古则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这个理论。他一辈子“读万卷书”做没做到笔者没有考证,但是“饱读诗书”是一定的,否则他不敢写下“万卷诗书销日月,一湾鸥鹭共朝昏”这样的豪句。“行万里路”那是可以断定的。因为他早就立下了先“杜门修其向,盖垂成而后出游”的志向,后来两次科试都不走运,又“再柅有司“,于是,决然”谢去”,撕毁了当时读书人所穿戴的礼帽和袖子宽大的衣服,拿起了古装衣冠开始学习司马迁壮游四方,访友走天下。

根据手头现有的史料,笔者大致梳理了方太古的游学行程。认为他一生中去过福建三次,在那里住过四年以上;到过广东两次;来往苏州数次,在此地居住时间也最长。此外他还走过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的皖南、江苏的苏南一带则是经常光临之地。省内各地他到过嘉善、杭州、温州、开化、常山,江山、遂安等地,加起来“行万里路”绝非妄言。正因为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满腹锦绣,又善于思考,能够化成 “心书“,著述成就斐然。了解了方太古的求知历程,笔者猛然觉得,他与伟人毛泽东的求知理念乃至经历竟然很有些同工之妙。

二是关于方太古的人生平台。徐绅在《行状》中议论说:“余观先生之幼也,负龙驹凤雏之器;及其长也,怀邹鲁关洛之思”。王世贞也在《墓志铭》中写道,“处士志大而才不尽”。都充分肯定了方太古胸怀大志,具有心系天下之情怀。故在“闻乘御南狩,谏者百七十人,其友陆震死之”时,他痛心疾首,悲歌慷慨,感叹自己人微言轻,“谓皋益何以谢逄干!”在福建逗留时,适逢宁王谋反,吴楚骚动,他虽羁拌旅舍,忧心忡忡,犹怀国忧:“嗟乎,此一壶千金日也!如有用我,我其济乎?”更命“一壶生”,自为传。方太古不但关心国事,也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在《大暑候明日大雨短咏志喜》中咏道:“禾颖怒出葆,农人喜倍余。夜凉供枕箪,岁饱足盘盂。岁岁能如是,家家乐有余。天王康四海,吾只爱吾庐。”很有杜甫“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之情怀。然而他心中并不留恋功名利禄,而是以六有“尊有酒,甑有饭,案有书,盘有肴,身有道德,腹有文章“为自足。加上受到了残酷社会现实的接连打击,主要是科考两奇;正德初宦官用事,朝纲混乱:老同学陆震因劝阻武宗南巡而被杖责致死:继而又宁王谋反,吴楚骚动等等,让他知道自己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处可用,于是在听闻肃宗即位诏后,说了句“夫既或治之,余何言哉!”彻底放弃了功利之念,转徙解石山隐居治学修道。王世贞说,他“思以身康济天下不见庸,其遗书若方药可足按矣。欲冲举而不能创大,还然亦老寿毕其赋矣。”是指方太古在冲击科举不利后,毅然华丽转身,更换人生舞台,终于在学术研究和诗词歌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写出了《交游纪略》、《易经发明》、《理学提纲》、《寒溪子集》十六卷等专著和无以计数的诗文,为社会为后人留下了可足按的治世良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摩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斯言诚不欺也!

记得中央电视台播过一档“黄金一百秒”节目,其中有句口号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世人多把它解读为“金子迟早会发光的”,强调了时间概念。笔者觉得其中还包括空间概念,就是说金子放在什么地方都是会发光的。方太古无疑就是一块放在哪儿都能发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