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有道#今天,我去医院看牙,遇到以前同一个生产队的张大爷看腰。一问,原来张大爷是帮自家侄子挖沙参,不小心闪着腰了。
张大爷已经六十六岁了,家住农村,由于年岁大了,已经把自家地租给侄子家种药材,自己就和老伴种点蔬菜,喂些鸡鸭,在外工作的儿子再补贴点,生活还算过得自在。
前段时间,侄子家挖沙参,看张大爷闲着没事就请他帮忙挖,张大爷也不好意思拒绝,都知道挖沙参是个力气活,才第一天张大爷就把腰闪了,在医院理疗快一个月了还没好。
我觉得问题还是在,张大爷不好意思拒绝,说不出那个“不”,力不从心而为之。
其实,拒绝别人不是一件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也不要把说“不”当成要与人决裂。是否把“不”说出口,应该是在衡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做出明确的回应。
我想起前几年春晚,郭冬临演的小品《有事你说话》,郭冬临为了彰显自己能耐,吹嘘自己在火车站有熟人,承诺给自己领导买卧铺车票,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
于是,郭冬临为了帮领导买卧铺票,喝了胡辣汤,夹着铺盖卷,顶着寒风熬夜排队去买票,买不着还贴钱买高价票。后面发展到,叫去搞一节火车皮。领导得知他熬夜买票还贴钱的真相,嘲笑说,这不是傻子才做的事吗?
其实这又是何苦呢?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劳命伤财。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拒绝别人时,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因此拒绝的方式就很重要。
有这几个说“不”的方式不妨试试:
第一,委婉地拒绝,给被拒绝的人留面子。
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前年公司年终评优秀员工,有位员工总是想从我这里来套会有哪些人评上。
我确实不好说,只有给她说,这次评定要通过各级审核最终敲定,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据我了解,你工作表现挺不错的,不过名额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评优秀,自己部门不管评上谁,都是高兴的事,没评上的,继续努力,以后会有机会的。
尽管她确实没评上,但也没有情绪,欣然接受。
第二,适当拖延,淡化策略。
有人去应聘,填了简历,经过了技术考核,但人事没有明确说叫他什么时候去入职,而是叫等通知,有些就是一种拖延拒绝,不当面说不行,即使不通知,这种拖延拒绝让求职者也很容易接受。
我一个同事,他舅舅有点好吃懒做,又爱打牌,有次欠了赌债,去给同事借钱,说是想买个摩托车,同事肯定知道,这个借出去的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何况自己有车贷房贷的,钱也紧,就对他舅舅说:“好嘛,等再过一段时间,等我有钱把银行到期的贷款支付了,就借给你。银行的钱,我可是不敢拖。”他舅舅听他这么一说,也就知趣地走了。
同事也没说不借,只是说过段时间,等付了贷款再借,这样,对方就不会怨你,又不是不借,这比当面去拒绝就好多了。
因此,处理事情时,巧妙地一带而过比正面拒绝有效,且不伤和气。
第三,先承后转式拒绝,让对方在宽慰中接受拒绝。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提出的要求不是不合理,但因条件的限制无法给予满足,就要用这种方式拒绝。
像很多中老年朋友,经常遇到推销保健品的,就差没把死人说活了,嘴甜得比亲儿子还亲,在小恩小惠送点鸡蛋油米啥的,很多人在这个当口,很容易迷失自己,想不要,又感觉盛情难却,难以把“不”字说出口。
这时就要保持清醒了,可以这样处理,首先肯定对方产品可以,对中老年人身体有好处,但是自己现在没钱,等有钱了再说,或者说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这样,一般就很难上当去买很多东西,保住了钱财。
第四,带着友善表情拒绝不伤和气。
当遇到别人不合理的请求时,你千万不要不好意思拒绝而轻易答应任何事情,而应该视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不要明明做不到却不说,结果,为难了自己。
像前面那个张大爷,就可以对他侄子说,自己年岁大了,体力活干不了,但很愿意帮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轻松一点的,把挖好的药材装到箩筐里,或者帮买菜,烧水泡茶给干活的送去等,一些手脚活,而不是自己去挖。
人到中年后,守住自己的本心,捂住自己的钱袋子,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为难的事情,别不好意思说“不”,拒绝是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