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效率是什么(天线效率和什么有关)

周末的 CQWW DX 比赛,我使用 20 米长的端馈天线和 PAC-12 天线中的一节 32 厘米铝管进行了接收。20 米端馈斜拉到地面,32 厘米铝管随手放置在阳台上。对于强信号,20 米端馈表现非常好。令人意外的是弱信号,32 厘米铝管的接收效果竟然明显好过 20 米端馈天线。

猜测是 20 米端馈天线接收到了楼下和附近更多的干扰,引入更多的干扰使信噪比恶化,实际的弱信号接收反而不如小短天线。虽然 32 厘米铝管接收到的信号非常弱,但是通过 ic-705 的前置放大器和射频增益,实际效果反而挺好。

有了这样的猜测,我准备更换频率进行测试。在一个航空频率上,接 32 厘米铝管,开前置放大器,RF 增益 100,无信号情况下,S 表显示强度 S5,可以很好地接收飞机发送的信号,地面台发送的信号 S7,可以分辨语音内容。天线长度增加为 128 厘米,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无信号情况下,S 表显示强度 S9,飞机发出的信号强度是不固定的,没有可比性,地面信号 S9 多一点点,能看到有信号,语音完全无法听清。按道理说,航空频率应该不会有好多的干扰才对,但是发生了和短波一样的现象。



有的朋友经常说天线越长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1/4 波长是一个神奇的长度。

手台自带的天线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垃圾天线。这些天线在日常使用中非常方便,也便于携带,问题是它们的效果一般都不是很好。一般的手台天线是一个 1/4 波长垂直天线,有的为了进一步缩短天线尺寸,则是螺旋加感天线外套橡胶外壳。

短的天线通常效率较低,这是手台天线的一个缺点。还有一个问题,1/4 波长垂直天线应该有一个接地平面,才可以更好地工作,而手台上缺少这样的条件,仅仅是人体凑合充当接地平面。

更换一个好的天线,会大大增加手台的通信距离,但是长天线损失了便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