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科目三陪练多少钱(诸城陪练车一小时多少钱)

小时候,无数次做着同一个梦:自己在蓝天上展翅飞翔的美梦,现在想来,许是缘于对走路“提速”的一种强烈渴求。虚岁十四岁那年,为了去八里之遥的龙宿村求学,我学会了人生第一种整儿八经的技能~骑自行车。时隔三十八年,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我又硬着头皮学会了另一种生活技能~开汽车。这也算是圆了“会飞”的半个梦想吧。

龙宿村,离我村约七、八里地,因传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路经此地时住宿一宿而得名。它座落在渠河东南岸,与安丘石埠子隔河相望。原国立诸城十三中就座落在村的北边,一九八二,高中撤了,学校从全乡招收了两届重点初中,每届两个班,我有幸成为八三届的一员。八月一号开学后,因不会骑车子,每周一次往返学校只能靠步行。上学时,把母亲烙的干粮装在网兜里,背着去上学,的确怪累人,父母心疼我,决定让我学骑自行车。家里最初的那辆唤作脚踏车的“大金鹿”,当初设计者可能考虑兼顾农村生产运输的功能,比如载袋化肥啥的,所以显得异常笨重,后来父亲又买了一辆相对比较轻便的飞轮自行车,记得是叫“大桥”,但也是二八式,比现在的小车子笨重很多,父亲决定让我骑着它去上学。

寒假到了,这可是个学车的好时机,于是,父亲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教练,练车场地就在家前的麦场上,宽敞,地面相对软些,即便倒地,对人和车都不会有大的伤害。父亲为了保险一些,把车后座上绑上一根磨棍,这样,车子即便倒地,也可以撑着,留出一定空间,不至于实落落地压在身上,劳动人民的智慧着实令人叹服。自行车技能的学习,一般分三个“科目”,一是标(去声)车,即左脚踩在踏脚上,右脚连续用力噔几下,然后右脚离开地面,借助惯性,车子快速前行,相当于汽车的启动阶段。第二科目是骑三叉,个子高的这步就省掉了,这是针对那种个子矮,坐在车座上够不到踏脚,而开发的一种过渡型骑车法,就是把右腿从横梁底下插过去蹬车子的一种骑法,偏着身子,颇像杂技表演。科目三,就是把右腿从身前方抬起上车骑行,这步最难,往往平衡掌握不好,常常摔倒。父亲开始为了给我壮胆,在后边扶着,趁着我不注意时,就会偷偷撒开。经过几天摔打,慢慢地保持不摔倒的距离由短变长。刚刚骑上时,真有一种飞翔的感觉。总算没有白摔了跤,几天后,学有所成,尽管没有颁证机关发证,但家长总算放心地让我和小伙伴们骑车去上学了。当然,从那以后,在那条通往龙宿村的小路上,多次重复上演着一个少年从车上摔倒又爬起,继续前行的感人一幕。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口袋由瘪变鼓,购私家车渐成趋势,本来自己还算保守,接受新生事物较慢,还执意打着要当环保卫士的幌子,坚决不买私家车,后来架不住几位同事的撺掇,最后绿色卫士的决心发生了动摇,产生了要当有车一族的念头,于是加入了学车大军。报名前,听说好多驾校教练态度蛮横,脾气暴躁,对学员动辄打骂,尤其听说,对教师和医生更为歧视,说是这两个行业的人由于久坐等原因,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差,学车太慢。于是,心里直打退堂鼓,后来听说了一个驾校教练脾气好,不骂人,于是就报了名。

那时,学驾照要考三个科目,科目一是理论,科目二是场地,科目三是路考。科目一,咱不愁,老师的强项呀,记得两次模拟,一次正式考,都是满分,颇是洋洋得意了好大一阵子,但到了科目二,对我这种年龄偏大,连摩托车都没敢骑的人来说,难度系数陡然增大,“人过三十不学艺”,这都四十挂龄了,自然心生畏惧,着实愁得不轻,加上同批学车人数多达三十几人,一天下来,练不了几把。倒桩场地在万家庄,还方便些,练半坡起步、侧方位停车等辅项时,得去郝戈庄考试场地,又是适逢寒假,北风凛冽,寒风刺骨,培宏兄找出了多年不骑的摩托车,驮着我,一天一个来回,一去就呆一天,冻得瑟瑟发抖似乎已成常态,中午吃上顿热乎的方便面已算奢侈,我和培宏兄属于同期学员中年龄最大的,看着年轻人一点就通,车技突飞猛进,自己却进展缓慢,自然心急如焚,尽管刘教练确实不打骂学员,但大声呵斥总是难免。记得科目二辅项中,有一个项目叫过障碍,俗称“压大饼”,特别难学,就是在车辆前方的不同角度,布置了十个左右的大铁饼,汽车在行进的过程中,要完全避开它们,说是压大饼,其实是不能压大饼。记得我坐在驾驶室里,听着大饼被压得咕咚咕咚直响,每响一声,心里发揪一次。现在想想那些练车的日子,真是虐心极了。好在天道酬勤,科目二,一次性顺利通过。因刘教练的学员特别多,隔了四个月才考科目三,不巧,又遇上科目三考试改革,电子考要取代人工考,每期抽出一部分学员,去潍坊大柳树底参加电子考,真是倒霉透了,我不幸被抽中。教练带队,提前去潍坊场地练了几把,要跑完三公里,项目有过路口,过车站,过学校,调头,靠边停车以及百米直行等,我几乎一把未过,心灰意冷极了。正式考试时,驾校老师把我们这些学员戏称去潍北劳改场,因为刚改革,教练几乎无任何应考经验可言,对我们这部分学员根本几乎是放弃了。正式考试开始了,第一次机会,栽在开考不久的过路口上,起步熄了火,安全员赶紧让我下了车,载着我飞快回到了起始点,第二次机会,大概觉着反正够呛过了,紧张的心情居然放松了许多,当开完全程,最后听到车里音响提醒“恭喜你通过科目二”时,如同梦中一般。接下来是激动地近乎奔走相告,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至亲好友。

不久驾照到手,一种买车的冲动时不时地袭来,当年七月,我就义无反顾地把几年积蓄,住房公积金全都支了出来,还不宽绰,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这才把心仪已久的“神车”~桑塔那志俊开了回来,又经过朋友陪练,经历了不计其数的路口起步熄火的尴尬,如今,总算历练成了一位老司机了。

感恩,感谢,在我辛酸学车路上,一路相伴的亲朋好友,是在你们的鼓励下,那个展翅飞翔的童年梦算是实现了一部分。突然又入梦境,一天,驾驶着自己私家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上,俯瞰大地,豪情万丈,对了,这个绮丽的梦想今生恐怕再难实现,它有个正式的名字:一枕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