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将后传夏侯霸(五虎将后传夏侯霸修什么)

让历史也有温度!

1

《大军师》第1部《军师联盟》结尾:

司马懿贬官回乡,曹丕孤独的走向龙椅结束。

其续集《虎啸龙吟》,

也在紧张的后续制作之中,

预计今年秋季能与三国迷们见面。

魏文帝、明帝、齐王曹芳,

擒孟达、空城计、上方谷、高平陵,

序幕即将拉开。

河东狮吼,小春太岁司马懿的冤家,

将和我们说拜拜,

临死前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

帝王眼线兼棋子,

红颜知己女智囊,

柏灵筠何去何从?

三代托孤大臣却屡被猜忌,

司马懿如何经历生死奇境,

波峰波谷,直到权利顶峰。

这时的他,和当初那个,

情愿断腿、不肯出仕的年轻少年,

如何违背初心,一步步渐行渐远。

2

虎者,冢虎,司马懿也,

龙者,伏龙,诸葛亮也。

顾名思义,《大军师》第二部《虎啸龙吟》,

将是司马、诸葛二者之间的一场正面对弈。

三国蜀汉迷所期待的偶像诸葛孔明即将出场。

相较于第一部的以

立储、士族与寒族、士族与宗亲

尔虞我诈、权谋心术的“宫府之争”主线,

《虎啸龙吟》将叙事的重点转移到了战场上。

相较于当下众多古装片的成本考量,

虚拟实景作为了很多制作方的手段。

但《虎啸龙吟》不计成本,

真实的还原三国古战场,

这也是《大军师》开播以来,

俘获大批各年龄段粉丝的缘由。

战争这是三国题材剧的重头戏,

也是众多三国迷所期待的。

《虎啸龙吟》即将有哪些

重要剧情将会上演呢?

3

魏明帝曹叡杀郭皇后

在《大军师》第一部中,

甄宓之死已经为此埋下了线索。

只是与剧中郭女王与甄宓之间的推心置腹相异,

历史中的甄宓与郭皇后之间的关系也是云山罩雾。

那么,甄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到底因何而死呢?

与郭皇后有没有关系呢?

曹植的《感鄄赋》(《洛神赋》原名)的“鄄”字,

到底与甄宓之“甄”字是否有关?

在《三国志·魏书·卷五·P156》中,

文昭甄皇后(甄宓)位次第二,

仅次于武宣卞皇后,

在文德郭皇后之前。

这当然是魏明帝继位之后的追加。

首先,甄宓的家族是中山无极人,

为汉太保甄邯之后,父甄逸为上蔡令。

甄宓年轻时曾劝母开仓放粮以活百姓,

可见甄氏亦是望族。

只不过甄逸的早亡,

导致了甄氏一族的衰落。

否则以袁绍这样的世家大族,

绝不可能为中子袁熙婚配。

《三国志·魏书》言,

“山阳公奉二女嫔于魏,

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

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

二年六月,遣使赐,葬于邺。”

而郭女王“祖世长吏”,差不多是寒族了。

女王很有谋略智数,

在曹丕的争储之战中,

“时有献纳”,

“后有谋焉”,

可见,这个女王套路深,不简单!

《三国志·魏书》又说,

“甄宓之死,由后之宠也。”

甄宓去世后,曹叡由郭皇后抚养,

“以叡母甄夫人被诛,故未建为嗣,

叡事后甚谨,后亦爱之”,

直到曹丕与曹叡狩猎,见子母鹿,

曹丕亲射杀其母,而曹叡为之恻然,

不忍复杀其子。

经此一事,曹叡方才立为太子。

《虎啸龙吟》采用了《汉晋春秋》的剧情,

曹叡在与司马懿的博弈中,

同样赐予了郭皇后毒酒,

“遂逼杀之,使如甄后故事!”

《魏书·卷五·P166》下,

有裴松之注《汉晋春秋》,

说甄宓死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魏略》李夫人所言,

亦是“不获大殓,披发覆面”。

虽然后代史家证明曹叡杀郭皇后是为虚构,

但是在《虎啸龙吟》中增加“曹叡杀郭皇后”的桥段,

可以增加剧情的冲突,

埋下曹叡与司马懿之间的暗争隐线。

4

空城计、上方谷之战

上方谷之战,空城计本为虚构,

但是经《三国演义》的普及,

成了三国迷必不可少的期待。

空城计之所以能奏效,

当然不是后人所说的司马多疑,

这不过是司马送个诸葛的一件大礼。

影视中,导演甚至想安排一场,

诸葛与司马的见面戏,

但是为了不违背史实与合理性,

导演通过梦境来实现了剧情。

对诸葛亮的感情,司马懿已经从敌手,

到亦师亦友,再到惺惺相惜。

诸葛亮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护身符,

“狐兔死,走狗烹”,

司马懿心领神会。

亦如剧中诸葛在城楼上所言,

“勇略震主者身危,

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方谷”亦称“葫芦谷”,

这一次司马父子三人同赴战场,

置之死地的相拥痛哭,

再到绝处逢生余惊,

司马昭的饰演者甚至为此散泪。

导演在分拍这段司马懿、诸葛亮的剧情时,

片场的雨水,也是如期而至,

吴秀波也笑说,天意如此,

虽然他刚刚被马掀落下来。

片场的很多群众演员,

也各自有受伤。

20

高平陵事变

高平陵事变,

是司马懿走向权利巅峰的重要事件,

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

魏明帝时,重用秘书郎孙资、刘放,

掌握机要,曹叡临终前,孙刘因政治考量,

“刘放、孙资久典机要,

夏侯献、曹肇(在三国时代夏侯、曹氏通过联姻已成一体,

曹操原来姓氏即是夏侯)不平。

殿中有鸡栖输,二人相谓曰,

此亦久矣,其能复几?

放、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

孙、刘二人否定了“性恭良”,

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

推荐了当时在魏明帝身边的无能曹爽,

魏明帝问,

“爽堪其事否?”

曹爽竟然流汗不止,说不出话来,

刘放蹑其足,

耳语告诉他才说,

“臣以死奉社稷!”

孙、刘又举荐了司马懿。

兵困上方谷

托孤大臣的选择失败,

使曹氏宗亲的势力,

与司马家族最终失去了平衡,

也为后来的西晋夺权埋下了伏笔。

曹爽成为辅政大臣后,

曹氏、司马氏力量还算平衡。

但是后来曹爽开始重用当年国舅何进的孙子何晏,

何晏是典型的小白脸,皮肤吹弹可破,

“何郎傅粉”就是他。

还有一个丁谧,

这几人给曹爽出了个馊主意

——架空司马懿。

“宴等咸共推戴爽,

以为重权不可委之于人。”

把司马懿明升暗降,

“转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

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

曹爽夺权后,却一味胡来,专权乱政,

侵吞财产,吴蜀的进攻却是仍得靠司马懿解决。

在与蜀国的兴势山之战中,

魏国虚耗军民疲敝,后又软禁郭太后,

也给司马懿的反击提供了合理的支持。

“大将军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

尚方珍玩,充物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

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其党何晏等纵酒其中”

(《资治通鉴·卷75》)

为了躲避曹爽亲信李胜的试探,

司马懿装耳聋将死,

“懿令两婢侍,持衣,衣落,

指口言渴,懿不持杯而饮,

粥皆流出沾胸”,

还故意把“荆州”听成“并州”,

曹爽集团也就放松了警惕。

6

从239年托孤到249年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等了十年。

249年,曹芳与曹爽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

曹爽集团几乎全部出城,

司马懿先拉拢被软件的郭皇后,

“以皇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

授兵出屯洛水浮桥”。

司马懿让侍中许允、尚书陈泰,

曹爽亲信尹大目去说服曹爽投降,

并指洛水发誓只是免曹爽的官。

大司农桓范主张曹爽进军许都,

招兵讨伐司马懿,但曹爽贪恋财物妻女,

最终放弃了抵抗。

“爽兄弟归家,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

四角作高楼,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

司马懿从私自送先帝才人

给曹爽的小黄门入手,

坐实了曹爽集团的阴谋反逆罪名。

何晏、丁谧等俱夷三族。

曹爽倒台后,

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

夏侯、曹氏宗亲分崩离析。

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因为曹爽厚待,

在司马懿登顶后,逃往了蜀国。

至此,曹氏宗亲再无可抗衡司马一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