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日本关岛(为什么叫日本关岛战争)

美国,这个原为百余年英法殖民地、直到1783年才正式独立的国家,刚建国的时候只有东海岸的13个州,而后连抢带买,巧取豪夺,最终形成了现在全世界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其中,有一块距离美国本土1万公里的岛屿,竟然也成了美国管制的领地,这个岛屿就是被美国人称为“不落的航空母舰”的关岛。

那么,这个明明在菲律宾附近、足球队也属于亚足联的国家,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属地?美国挖空心思也要牢牢占据关岛的目的又是什么?

新航路的坐标

是谁让西方世界发现了关岛?是葡萄牙人费迪南德·麦哲伦,即1521年首次环游地球航行的那位著名航海家。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方世界就跃入了大航海时代。很多野心勃勃、悍不畏死的探险家都积极游说王室和贵族以求资金支持,然后招兵买马,拉起一支船队,驶向神秘未知的海洋世界。

青年时代的麦哲伦一直随远征船队在非洲大陆进行征战,后来又进入印度洋,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盘,最终抵达东南亚的马六甲。那时“地圆说”还没有得到脚踏实地的证明,但麦哲伦和他的占星学家朋友坚信从马六甲继续向东,可以一直抵达美洲大陆。

不过,葡萄牙国王不打算劳民伤财开辟新航路了。麦哲伦就拿着自己的航海计划跑去西班牙,说服了西班牙国王给他提供了五艘船、两年的给养和二百多个水手。

麦哲伦的船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横渡太平洋,又阴差阳错抵达了菲律宾。在菲律宾,麦哲伦卷入了当地人之间的斗争,把性命留在了这里。他的船队最后仅剩一艘船,成功地回到了西班牙。

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西班牙国王认识到远东的菲律宾可以成为向亚洲殖民的重要据点,于是派出大型远征队入侵菲律宾,在这里确立了殖民统治。

同时,西班牙人发现菲律宾以东的关岛是个很好的海上中继站,控制这里就有助于新航路的补给和贸易中转。1565年,西班牙在关岛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站,三年后又派遣军队向关岛的原住民发起血腥攻击和残酷镇压。经过三十年的漫长战争,关岛的原住民从10万人被屠杀到仅剩5千人,最终西班牙实现了对关岛的绝对统治。

美西交战,关岛易主

作为西班牙一块小小的海外领地,关岛被西班牙殖民者占据了大约400年。不过,由于国力日趋衰微,西班牙其实无力维持这条新航路和关岛这个距离本土过于遥远的飞地。所以长期以来,关岛只是挂了个西班牙的牌子,商人、海盗、土著和西班牙代官在此地来来往往、交替掌权,和西班牙本国基本不发生什么关系,直到19世纪后期美国的崛起。

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翘楚,其经济实力逐渐赶上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市场购买力也日趋饱和,急需开疆扩土,寻找新的市场和殖民地。但是,暴发户美国心存忌惮,不敢轻易向英法开启战端,想来想去就盯上了虎落平阳的西班牙。

正巧此时西班牙的几块殖民地都是美国想要迫切得到的:古巴和波多黎各,这是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战略要地;菲律宾,是向远东和亚洲扩张的前沿基地。如果取得这三块地方,美国的全球扩张版图就变得更加立体化。

以“缅因号”的爆炸为导火索,1898年4月25日美西战争正式打响。

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力,老迈的西班牙与獠牙毕露的美国都不是同一个量级的对手。在菲律宾,美国人只用几个小时就轻而易举摧毁了西班牙的亚洲舰队。按理说,美国海军在当时算不上世界顶尖水平,但西班牙的军舰更加老朽残破,技术水平落后美国军舰足有一百年,而且军官和水兵都怠惰无比,根本无心恋战。菲律宾也很快就丢掉了。

关岛的西班牙驻军甚至不知道美西已经交战。当美国一艘巡洋舰开到关岛向他们开火时,他们还以为对方在鸣礼炮。得知真相之后,关岛守军毫无战意、迅速投降。美国人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关岛。

通过这次成功的对外战争,美国收获了强大的自信心,足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它的国家战略也随之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闷头发展、扩充实力,而是开始陆海双向的对外扩张,与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一争高下。菲律宾和关岛也继续承担着之前的战略定位,即入侵亚洲和远东的桥头堡,只不过殖民者从之前的西班牙变成了如今的美利坚。

被反复争夺的关岛

占据关岛后,美国依照原本的战略计划,把关岛打造成一个侵入亚洲海域的前沿基地。毕竟关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本身是马里亚纳群岛的面积最大一个,南方不远是马绍尔群岛,向西2000公里是菲律宾,向北1200公里是日本的小笠原诸岛,西北2700公里直通我国台湾岛。占据此地等于控制了西太平洋的海航要道。

美国人在关岛建立了殖民政府,在海岸线上修筑防御工事,核心区域还架设了15cm口径的海防火炮。为了给海军舰队提供补给和维护,又砸下重金从本国运来各种建材修建了现代化的造船厂。这样觉得军力还不够,又布置了一支水上飞机部队驻扎于此,这也是美军的第一支太平洋陆战航空兵。

美国这么苦心孤诣地强化关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关岛周围的群岛大多被德国所占据,从战术上看关岛的位置过于孤单。第二个就是亚洲有一个新型海军强国已经渐渐崛起,也就是打赢了日俄战争的日本。

说来也有趣,近代日本的崛起恰恰是拜美国所赐。这个和大清国一样在近代秉承闭关锁国主义的国家,于1853年被美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强硬地敲开了国门,史称黑船来袭。西洋人依靠几艘炮舰就征服了整个国家,这屈辱的事实点燃了许多日本激进青年的民族意识。他们一开始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像我国的义和团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诛杀洋人。但很快发现,师夷长技以制夷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日本幕末名臣胜海舟率先在神户建立了海军操练所,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迫切需要发展海军。到了十九世纪末期,日本甚至举全国之财力购置军舰,日本天皇和皇太后带头捐钱捐物,把原本是清政府定制的军舰“吉野号”从英国人那里买了回来,反观清政府却用这笔军款挪用给慈禧太后办了六十大寿。结果甲午海战日本人一战功成,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逐渐走上帝国主义扩张之路。

如果说打败北洋水师的功绩还不够说服力,随后的日俄1905年黄海海战便打响了日本海军的名声。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几乎被日本人全部歼灭,日本方面的战损甚至小到忽略不计。此时的日本海军拥有总吨位20万的舰队,足以跻身世界前列。

拿下菲律宾和关岛的美国本打算像其它帝国一样在亚洲肆意掠夺,结果碰上这个崛起的日本,也是老大不痛快。它怎么也想象不到,五十年前只靠四艘木壳军舰就能征服的弹丸国家,如今竟然成了能够掰手腕的劲敌。

更令美国难受的是,日本海军打赢日俄战争、在亚洲已无对手之后,它的下一个假想敌就是对亚洲虎视眈眈的美国。为此,日本海军制定了一个“八八舰队”的扩军计划,即八艘战列舰和八艘重型巡洋舰,决心在不久的将来,在亚洲海域和广阔的太平洋与美国决一雌雄。

虽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但这个国家高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和与美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一争高下的海军战略构想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这一历史时期,除了军事硬实力难分高下,还有一个原因也导致了美国不敢轻易招惹日本,即当时的日本是大英帝国在亚洲的盟友。

彼时的英国不同于现在,既是帝国主义的排头兵,又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美国对英国只有忌惮的份儿。日本与英国结盟的来龙去脉我们这里不详细讲述了。总之看到英国坐镇幕后,美国也就没有了与日本正面冲突的想法。

到了1920年,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世界第三的实力,牢牢控制着亚洲海域。美国不只难以入侵亚洲,甚至担心起了太平洋的安全。于是在1922年,英法意和美日这五个海军强国共同协商,签订了一个《华盛顿海军条约》,互相约定不再砸钱制造那些吨位越来越大的战列舰,缓解一下沉重的军费给国家带来的负担。这其中,日美两国又相互约定,把西太平洋地区作为一个缓冲地带,双方都不向这一区域进行军事扩张。

被美国要塞化的关岛也被暂时放弃了。美国拆除了岛上的所有军事设施,撤走了陆战航空兵部队,只留下几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此驻守。虽然美国海军方面对此向国会表示抗议,但也无济于事。关岛暂时成了一个民间贸易的中转站。在日军侵华的前期,美国卖给日本大量的钢铁、石油等军需物资,很多商船都在关岛这里进行补给。

随着二战规模的扩大,日本军国主义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一步步夺取南亚、东南亚这些属于英法美等国家的殖民地,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远东利益。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担心日本会发动报复攻击,美国开始撤走关岛等地区的侨民。

果不其然,日本不宣而战,偷袭了美军的珍珠港,日美战争正式打响。日军还顺便派一支人数多达5000人的陆海混合部队攻上了关岛。关岛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和重火器,500余守军仅有160把步枪和几挺轻机枪。几百名守军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就宣布投降。自此,关岛被日本占领。

日本也非常重视关岛和毗邻的塞班岛这两个岛屿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北海道-千岛列岛-塞班岛-关岛-印尼这一交通线被日本称为“绝对国防圈”,是其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海域防线。关岛和塞班岛一并是这个防卫圈的核心枢纽。

历经三年苦心经营,日本把整个关岛要塞化了,借助岛上地形修筑了数不清的碉堡和堑壕,并派驻了2万日军在此牢牢钉住,其中的第10混成联队是日军中的精锐部队,配备了足足40辆坦克,做好了打长期防御战的准备。

不过,美国在之前的塞班岛战役吃了苦头,攻打关岛就变得谨慎了许多。陆军上岛之前,先用战舰编队对关岛进行了十几天的炮击,整个岛被数不清的炮弹洗刷了一遍,日军的防御工事基本全毁。再加上日军的关岛最高指挥官早早殒命,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只能靠士兵的自杀式攻击把美军的进攻脚步拖延了几天。

最终美军重新夺回关岛。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一项法案,宣布关岛是美国的“非合并建制属地”,在关岛设立了一个不带武装力量的自治政府,岛上的居民也拥有美国公民权。重新拥有关岛之后,美国长出了一口气,又开始了对亚洲的军事扩张之路。

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关岛是一个战略意义大于战术地位的要地。因为它孤悬太平洋,与日本、菲律宾、印尼这些人类集聚区都有上千公里的距离,但是在美国高科技军事的背景下,这遥远的距离就成了极大的利好,美军可以坐镇这里遥控指挥,可以使用战略轰炸机展开空袭,还能部署一批导弹系统来控制远东。美国给西太平洋这些战略部署起了个名字,叫“岛链战略”。

这个战略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其目的是封锁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防止红色势力从远东和太平洋向欧洲渗透。岛链一共有三重防线,第一线是驻日、驻韩、菲律宾及新加坡等美军基地,用这些岛基构成对亚洲大陆的近海包围圈;第二岛链就是以关岛为核心的承前启后防御区域,从驻日的美军横须贺基地到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和印尼;第三岛链属于美国海军的后方补给基地,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北方有阿留申群岛,南方有大洋洲的一批小岛屿,这一层岛链用于为前线补充军需物资和驻留一些预备役部队,属于美国海军太平洋纵深防御体系的一环。

第二岛链中的关岛是重中之重,它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指挥中心,安置了大量的战略轰炸机并且为核动力航母编队提供安全港,从关岛起飞的作战飞机可以一天之内遍及亚太地区的任何位置,因而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这个岛链战略非但没有撤销,反而被进一步加强,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封锁是今非昔比、势力与日俱增的中国。而突破美军的岛链封锁,也成了我国海军迫在眉睫的战略目标。

我国海军的现代化之路极其坎坷。建国初期连一艘像样的军舰也没有,直到1954年才花费巨资从苏联购买了四艘驱逐舰,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舰船,对我海军来说简直是镇军之宝。但是好景不长,与我国交恶的苏联撤走了所有科研专家,导致我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吨位最小的护卫舰开始自行研发。

历经十年坎坷,终于研发出国产65型火炮护卫舰,之所以叫火炮护卫舰,是因为此舰既无鱼雷又无导弹,只能使用火炮和机枪,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此舰的制造技术都是我国自行摸索研究,为后来的海军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几年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051驱逐舰。

进入21世纪,美国因为911事件而把全力放在了中东和反恐,同时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海军也就驶入了“既有钱又无压力”的发展快车道。我国的现代化驱逐舰好比下饺子一样频繁服役,海军实力与日俱增。而后,一直困扰我国多年的航母研发也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把老旧的瓦良格号改建为辽宁号并下水服役,积累了丰富的航母制造经验,到2019年便下水了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使我国海军也能逐步进入空海一体化的高科技编队。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也绝不会任由某些霸权国家使用“岛链战略”来锁死我国的发展之路。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一定的远洋深海作战能力,中国有信心也有实力捍卫属于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