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127厂 做什么(兵器127厂简介)

今年,中国将迎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届时,中国将根据惯例并参照各国作法,在北京举行阅兵式,这将是新中国历史上国庆节以外的首个国家级大阅兵。中华网军事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为广大网友推出《直通大阅兵》这一有关新中国阅兵相关知识与报道的栏目,敬请关注。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从\"万国造\"到苏制武器,再到国内军工企业仿制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直通大阅兵》第6期主要介绍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中出现过的三种中国仿制生产的武器装备:59式中型坦克、59式130mm加农炮以及59式100mm高射炮。

1959年阅兵中,由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兵方队。行进在前面的是首次亮相的33辆国产59式中型坦克

国庆10周年阅兵,新型坦克方队格外引人注目。开在前面的我国59式中型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坦克之一。它的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

59式中型坦克(工厂产品代号WZ120)是中国仿制的中型坦克,50年代参考苏式T-54A中型坦克而研制,59式坦克亦是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1959年开始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1980年代以前,它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比较方便。坦克战斗全重34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主要武器有1门59-100线膛炮,战斗射速4发/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配有红外夜视仪可夜间驾驶 。车体首部和侧面的装甲较厚,炮塔成流线型,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

国产59式130毫米加农炮方队

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

59式130毫米加农炮全重8.5吨,炮班9人,六轮卡车牵引,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27千米。此后结合了122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结构设计,使得59式的全重减轻了2.1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命名为59-1式。该炮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优越,火力猛、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受到参战官兵的赞誉。进入80年代,我军又为130毫米加农炮研制了底排弹、底凹弹、子母弹等多种新弹种,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

国产59式100毫米高射炮方队

中国59式100毫米高射炮,系苏联KC-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仿制改进产品。用于对付高度在12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也可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射击。该高射炮试制工作始于1958年,同年制出样炮,1959年投入小批量生产。1963年进行国家靶场定型试验。1964年批准定型,称为1959年式100毫米高射炮。

59式100毫米高射炮是一种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的自动高射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配用弹种为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最大射程21千米,主要用于对付12千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华网军事频道《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