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多少私家车(日本私家车多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论是在茶余饭后聊车,还是在工作场景中聊车,所聊的话题不是国产汽车就是老派BBA;德系汽车里的大众品牌聊得越来越少,美国汽车只有福特和通用,在合资三强里的市占率最低,讨论话题量也不大;可是日系汽车曾经多牛啊,怎么忽然也不太被关注了。

早就预测过合资汽车五大车系的衰败的顺序,顺序为:

非德系的欧系(法系/英系/意系为主),韩系,日系,德系,美系。

美系汽车能撑到最后,但加上剩余其他车系的品牌后,在华市场最终市占率也不会超过10%;而日系和德系汽车一定是曾经有多牛,最后就有多惨,因为这俩车系的成功并非基于技术。

现代起亚的失败已经没有争议,而韩系汽车的特点和日系汽车几乎一致,保留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定位也完全相同;所以有了现代起亚这辆“前车”,日系汽车的结果就不难预测。


闽粤琼和东三省是日系汽车大本营,其中以闽粤琼为核心的丰田、本田、三菱、日产、马自达等品牌在这些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尤其大。

为什么会这么大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闽粤琼环绕着港澳台,而在港澳台占有率最高的似乎就是日系车。

曾经的港台影视作品和歌曲那是绝对的流行标杆,相信从50后到90后,最起码都能说出十来个港台明星的名字;影视作品更是风靡一时,所以那时候一提到港台,似乎什么都是潮流的、先进的、高级的,哪怕是那些纹着皮皮虾和带鱼的古惑仔……那么港台流行的是日系汽车,环绕港澳台的闽粤琼当然会受到影响,而且会是非常大的影响。


初期,从港澳台和海南岛进口到内地的车辆,其中以二手日系汽车为主,还有些通过走私方式进来的日系新车,不过现在不可能再有这种操作了。

这就是伴随文化输入进行的营销,效果非常理想。

但如果要再深入一些地解读的话,其实这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输入,而是文化入侵,是日本通过影视和文艺作品通过港澳台输入,从而逐步渗透到内地的战略规划。


可是能输入的内容毕竟有限,香港影视音乐文化在进入20世纪后明显进入衰退期,近十来年几乎没有再出现优秀作品;而那些三观不正的题材已经不能再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比如古惑仔之流,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像傻子……于是日系汽车的品牌热度必然会下滑,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知道日系汽车是怎么火起来的,知道的只是在港澳台和闽粤琼地区,以及东三省等区域的日系汽车比较多,仅此而已。

而当曾经的流行标签-“港台流行文化”成为过去式,甚至于成为不入流的时候,其文化体系中所植入的品牌乃至于整个车系都会出现形象的巨大反差,日系汽车变得越来越“low”了。


日系汽车第一阶段的形象塑造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开始打造“工匠精神”这个标签,近些年有不少公共知识分子都在讲日本或者欧洲的工匠精神,人的高素质或者文化的传承等等,其中包括知名度很高的歌手、作家和收藏家,于是日本汽车是工匠品质车的人设就快要成型了。

但是,这一届的网友不再允许这些公知能成天鬼扯淡了,因为随着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看到了真实的日本、美国或欧洲,与这些公知们描述的美好存在巨大的反差,于是谎言被揭穿了。


当公知们的人设从意见领袖变成“摇尾乞怜地走狗”,工匠精神的形象也会受到质疑。

而尴尬的是日本汽车厂商与供应链不用深挖,稍微挖一挖就能找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车企中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斯巴鲁、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雅马哈、日野等等,全部涉及油耗排放数据造假或车身材料、零部件、核心总成的造假,还有质检环节的造假等等行为,更甚者连安全带、制动器和安全气囊引药也都有造假,在这一行业里的造假历史长达上百年。


具体到合资汽车,丰田和本田汽车存在发动机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的严重质量缺陷,日产三菱的加特克无级变速器故障率非常高,马自达汽车的特点是“整车异响”;而且这些车基本都用成本低廉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且其主要使用的无级变速器也是成本低廉的机型,但是这些品牌的车卖得可不便宜。


日本汽车厂商始终认为包装包装品牌,通过文化植入和输入的方式,就能够让中国汽车市场的用户们高看日系汽车一眼;曾经也确实做到了,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阶段中,这是有可能实现的,而现在就绝对不可能了。

当港台流行文化成为过去式,日系汽车就要受到第一轮冲击,当其包装的“工匠精神”的人设彻底崩塌后,日本汽车行业的真实嘴脸被人们看清,等待日系汽车的最终结局也就注定了。


其次在闽粤琼等地推广日系汽车看似是个好的选择,以低端小排量代步车为主的日系汽车,面对早期的中大排量美系和德系汽车确实更划算;但是在电驱时代里,优秀的国产汽车可以在车身足够大、动力足够强、配置够丰富的前提下,实现用车成本低于日系燃油车,而日本车企们又造不出相同水平的电驱车辆,那么面对善于精打细算的用户,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系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注定失败,下一个会是德系,其特点与日本汽车厂商类似但整体水平和定位略高一些;美系汽车的通用和福特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特斯拉是最后一搏,能否博得赢就得看“腔调”喽。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