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讲的是什么(缠论到底讲的是什么)

关于缠论的知识我们也讲过比较多了,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学习缠论中最最基础的笔、线段和中枢。


缠论中最小的是顶底分型,在两个相邻的顶底分型的连线中组成了笔,最少三笔能够组成线段,线段能够构成走势。这其实是类似数学的一种递归关系。他们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推出来的。我们在分析日线级别或30分钟级别中一般开头都会说现在的行情处于什么走势中,那判断是什么走势首先要看的就是线段了,这时候再去看笔和顶底分型就判断不出这是什么走势了,所以走势最小的组件就是线段,而不是笔,笔是线段组件,笔和线段来对比,线段就有结构了,笔是没有结构的,这里说的结构其实就是中枢。禅师其实把三个连续的线段的重合部分都划分为中枢区间,我们之所以加入进入段和离开段,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和理解。


笔和线段与级别的关系。

级别越高的笔和线段,稳定性越高,反之容易形成笔和线段的破坏。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级别越大的走势持续时间越长,例如月线的一笔形成笔破坏的概率就低于30分钟的一笔。日线级别上的一个走势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大概是30分钟级别上的8倍,上证自2440点开始的日线级别盘整上就已经走了两年半了,现在还不能确定结束。与我们操作来说,对于我们初学缠论的,可以选择30分钟级别或日线级别去交易,这样的稳定性更高些,不会出现频繁的交易。


关于中枢的理解。

禅师原文对中枢的定义是: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所构筑的中枢,是本级别的标准中枢。注意,禅师是没有明确要有进入段和离开段的,只是明确了如何划分中枢区间的方法。我们对中枢的定义是:把三个连续的本级别线段的重叠部分所构筑的中枢,作为最低级别中枢,并且进入段和离开段是不计算在中枢区间内的。确定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是为了更好的对比是否有背驰的发生,使用线段来确定中枢是为了更加方便和高效。因为有时候确实存在本级别是线段,在次级别图上看,可能依然是次级别的线段而非次级别走势类型。这两种中枢定义的方法都是对的,只是在选择更加高效和更加精准有区分,在实战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线段是也是可以做到精准确定中枢区间的,进入段和离开段的分开能更好的做背驰对比。

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有无级别要求。

一般情况下,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都是线段,也就是次级别走势类型。也就是说一个日线级别的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可以是日线级别的线段,也可以是30分钟级别的线段,甚至可以5分钟级别的线段。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可以是次级别走势类型,也可以是次次级别走势类型,还可以是次次次级别走势类型。但是不会出现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是本级别走势类型,那一定是把走势划分错了。


中枢级别定义的意义。

给中枢确定级别是为了更好确定其从属关系。我们用下图来举例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到红色箭头都是本级别的线段,那0-2就是本级别的盘整上走势,0-1就是中枢1的进入段,后面我们看到中枢2的级别是高于中枢1的,那0-2就成为了中枢2的进入段了,3-5是一个本级别的盘整上走势,3-5也是中枢2的离开段,所以0-5是高一级别的盘整上走势,我们看到5-6的中枢是由中枢延伸方式升级为高于中枢2一个级别的中枢,0-5又成为了中枢4的进入段了。这样说可能比较绕,来按照我们实际操作的情况来说一下,如果图中红色线段是30分钟级别的线段,那中枢1和中枢3就是30分钟级别的中枢,中枢2是日线级别中枢,中枢1和中枢3都是从属与中枢2,中枢4是周线级别中枢,中枢2又从属与中枢4。那6-7的走势就可以期待一个日线级别的走势类型,可以是日线的趋势上,也可以是日线级别的盘整上。于实战中,可以先期待一个日线盘整上。如果6-7走出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上,那这个周线级别的走势就可结束,因为结构比较饱满了。


今天这是梳理一下缠论的基础知识,方便我们在实战中更加灵活的使用,活学活用才是目的,不能学死知识,因为市场每次的走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更加方便、高效的理解市场,才能尽可能的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