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为什么没股份(柳传志股权怎么来的)

联想、柳传志、杨元庆又一次火了,在天价年薪之后,因为司马南连续做的几期视频,联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一方面是激动的网友,另外一方面是安静的当事人。事情到现在,联想方面、中科院方面、柳传志、杨元庆等高管都没有回应。


胡锡进最近也对这个事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他也顺便说了一些朋友对于司马南质疑联想的评价,胡锡进说朋友们对司马南的看法是褒贬不一。

对于司马南的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今天不说,因为这个事情有待调查。我们今天来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司马南质疑杨元庆持股多的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非常好奇,如今杨元庆在联想集团的持股是10%左右,这已经跟中科院在联想集团的间接持股差不多了。


目前联想集团的最大股东是联想控股。联想集团目前的市值是900多亿,也就是说杨元庆持有的股份价值在100亿港币左右。100亿港币左右这可不是小数目了。2021年的中国财富榜上,杨元庆就以70多亿人民币的财富成功入选。


很多人都好奇一个问题,杨元庆到底是如何获得这么多股份的呢?联想集团本来是一个国企,后来经过了改制,最终成功为了股份制企业,而且在香港成功上市。

杨元庆在1989年加入联想,他是联想公开招聘的第一批大学生。杨元庆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变成了如今联想集团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可以说是大权在握,而且是联想集团真正的一把手了。


不过换言之,杨元庆在联想的身份应该就是类似于董明珠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他并非公司的创始人,那么他的股份到底如何获得?


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获得公司的股份,有几种方式,第一种股东奖励,比如说刘炽平跟张小龙等人每年的巨额工资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股票奖励,那么多年累积下来他们持有的股份也不少了。第二种则是职业经理人自己认购,这里的认购包括自己在公开市场认购,或者公司向他们直接折价定增,比如说格力不久之前就折价给董明珠定增了一笔股份。

那么杨元庆是如何获得这么多的联想集团股份的呢?其实这些股份并不是联想集团奖励给杨元庆的,而是杨元庆自己通过市场购买的。当年小米上市,小米曾经一次性给雷军奖励了价值99亿的股票,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后来雷军自己觉得不妥当,于是就承诺这些股票未来都将捐出来做慈善。那么杨元庆买下这么多的联想集团股票,那么他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1年杨元庆突然在市场上密集增持联想集团的股份,引起外界的关注。不久之后,杨元庆在联想集团的业绩发布会上证实自己增持联想集团股份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因为杨元庆当时不过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工资跟奖金,当时他总计是拿出了31.5亿,买下了联想8%的股份,他自己的资金肯定没这么多。


这也是外界当时怀疑的原因,不过杨元庆随后解释,自己是通过贷款获得巨额资金。那一年其实也是柳传志从联想集团卸任的日子。随后柳传志在采访中说杨元庆贷款几十亿买联想集团的股份,让他非常感动,这说明他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柳传志还说自己给自己的评分是98.85分,而给杨元庆的评分是99.99分。

柳传志还说杨元庆贷款买股,其实是承受了巨大的还款压力的。那么说到这里,也证明了一个事情,杨元庆的股份来源其实是正当的途径,并非通过不合理的改制方式,巧取豪夺来的。这一点还是应该给杨元庆一个清白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一个质疑,杨元庆拿到如此多的贷款,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抵押的呢?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银行也不傻,人家愿意贷款给杨元庆,就证明银行认为杨元庆有还贷的能力。


其实当年李泽楷也曾经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从30多家银行拿到了130亿美元的贷款,当时银行要求李泽楷这笔贷款必须专款专用,只能用来收购香港电讯的股票。所以说杨元庆这样的操作,即使没有抵押贷款也不稀奇。

事实上从当年来看,杨元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贷款几十亿去购买公司的股份还是压力很大的,因为杨元庆必须背负巨额的债务压力,如果公司的业绩下滑,那就是引发市值下跌,那么杨元庆的几十亿就可能打水漂了。虽然联想集团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不过在利润的角度来看,杨元庆还是做得不错的,2020财年的利润是近80亿,过去几十年联想每年都可以保持巨额的分红。


杨元庆当年这笔冒险投资,如今至少已经赚到了近百亿了,当年31.5亿买下,如今市值已经涨到了近百亿,这里就赚了60亿左右,另外还有多年的分红,这也是不少的数字,算起来整笔投资获利已经是近百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