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好比什么(书籍好比什么,它能什么)

“4.23”世界读书日到了,我的耳畔仿佛又回荡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既需苦学,还应‘善读’,要用‘巧力’”,“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这些切身体会和经验之谈,非常值得我们去慢慢咀嚼、品味和践行。

纵观古今、横察中外,卓有成就者大多求知若渴、嗜书如命。关于读书的比喻也多如过江之鲫,我在此选取五个,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的指示要求有所补益。

比喻一:读书如点灯

这个比喻很妙,点出了读书的极端重要性。

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读与不读还不是一样生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读与不读虽然看似都在生活,但生活的状态确实因为读书而变得不一样。白天(顺境)可能还不明显,晚上(逆境)却大有不同。读书如点灯,让我们面对黑暗(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不再恐惧、不再惊慌、不再盲目,也不再肆无忌惮,会镇静很多、坦然很多、从容很多、自律很多。

在近处点一盏灯,可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让我们对自己所在的世界、所处的环境看得清楚一点,不会那么害怕和慌乱,不会盲目的东一脚、西一脚,可以让我们清醒一点,少走错路、弯路,少陷泥潭、陷阱,从而更好地走好我们要走的路。

在远处点一盏灯,就好比在封闭的房间里开了一扇门,可以让我们看到远方、看到希望、看到未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被撑大,才会有理想、有信仰、有目标,有前行的动力,有奋斗的激情。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我们的心里点亮一盏灯,照亮自己的心灵,温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永远充满光明、充满正能量,即便被命运打得灰头土脸,内心依然很充盈淡定,举止依然很优雅从容……

比喻二:读书如交友

书籍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更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智慧结晶。

我们读一本书,就像跟一个人对话。与现实生活中结交朋友不同的是,读书可以跨越阶层、身份、年龄、性别的界限,和任何你想要对话的人对话,可以穿越时空,和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圣先贤对话,而且不须预约、不必拘束、不必担心被打扰。

当然,正如朋友有益友、损友之分,书也有优劣、好坏之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读什么书和交什么友,都会透出一个人的志趣和品味。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所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现在社会上、网络上各种书籍(包括电子书)鱼龙混杂,一定要注意擦亮自己的眼睛,多选择那些有用、有益、有趣的书读,而不要被一些无聊、无趣、无益的书误导了人生的流向。

读书如交友,结交新朋友,也别忘老朋友,提示我们不但要读新书、求新知,也要常常翻阅读过的书,巩固旧知,甚至反思旧知,才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惊奇发现。

比喻三:读书如登山

把书堆放起来,本来就像一座山。一本一本读去,不就是在一步一步地登山吗?

有人一进书店,或者拿到一本厚书,就好像面对一座高山一样,望而生畏,觉得爬上去好难好累哟。读书真的会很累,但是不累,你就领略不到其中的美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当然,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都精读细读,那就像坐缆车上山,浮光掠影,观其大概。虽然不知道山上具体有什么树、什么花,它们是什么形状、颜色、气味,有哪些飞禽走兽在其中穿梭、鸣叫,但整个山形山势山貌还是了然于胸,也颇有所得,较之从不翻阅还是要强出若干倍。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登山千条路,但都需勤奋用功。是走大道还是小道,是走老路还是新路,是随大流还是独辟蹊径,是徒步还是骑马,选取的路径、方式、方法不同,自然有效率高低、速度快慢的差别,也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感受。

有人登山常常因怕迷路而止步。其实防止迷路的方法很多,包括提前做好功课查查攻略,找一个向导,约几个同伴等,关键是要提高敢于攀登的勇气。即使迷在山中,那也是身在山中的一种乐趣。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呢?

比喻四:读书如吃饭

我们常常把书籍比作精神食粮。没有物质食粮我们不能生存,没有精神食粮我们的生存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在基本生存得以满足之后,我们更多的是生活在精神世界里。

人之所以为人,较其他动物进化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越往后进化速度越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的传递和沉淀,超越了其他动物进化所依靠的口口相传、环境适应和基因变异。是书籍让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沉淀下来、传播开来、迭代起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走进书店就好比我们走进食品超市或好吃一条街,琳琅满目全是吃的,食材各异,花样百出,良莠不齐。有很多补益的食品,也有不少是垃圾食品。而且我发现,越是垃圾食品,往往越是注重靠包装宣传来吊人胃口,越是注重添加各种调料和化学品来刺激人的味蕾。书籍、信息也一样,花边八卦、言情小说、刺激游戏、搞笑视频、标题档新闻之类,虽然吸引眼球、大受欢迎,偶尔调剂一下倒也无妨,沉迷其中确是有害无益,实在应当警惕和防止。

就我个人的感悟而言,我觉得业务书籍好比五谷杂粮,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文学、哲学、艺术之类的书籍好比鸡鸭鱼肉,对身体多有滋补;现代科技、时事信息等好比时令果蔬,也是必不可少的,脱离最新资讯、一味在故纸里打转,就可能害维生素贫乏症;至于流行的那些消遣类的书籍就好比零食,可能吃起来感觉也很香、很不错,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益处,是可吃可不吃、能够不吃尽量不吃的。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的喜欢山珍海味,有的喜欢五谷杂粮,有的喜欢满汉全席,有的喜欢特色小吃,有的喜欢麻辣,有的喜欢清淡,有的注重味道,有的注重情调……没有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各有所好、各有所求,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如此而已。

在书海遨游,犹如在豪华自助餐厅就餐,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样菜,就强求别人打什么菜。你如果觉得营养、味道不错,当然可以向其他人推荐,但也仅止于推荐,不可强求他人,也不可鄙夷、非议他人。因为你认为好的、喜欢吃的东西,未必是别人所需要、所喜欢的,甚至可能是别人所忌讳、所过敏的。

各人有各自的选择,正如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活法,这是他人的权利,也是对他人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有所欲,亦不可强加于人。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可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才有利于消化吸收。只有消化吸收了,才会转化为滋养身体的营养。读书也一样,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可能在实践中运用得好。否则,只是看过了,或者仿佛看懂了,或者死记硬背记住了,看似懂得很多,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到实际运用,就可能捉襟见肘、茫然失措、漏洞百出了。

吃饭要注意吐故纳新,看书要注意与时俱进。

吃什么、怎么吃,决定了我们的体质;看什么、怎么看,决定了我们的气质……

比喻五:读书如旅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图书那么多,常常去读读。

读书如旅行,是一场可以纵横四海、驰骋古今的旅行,是一场可以忽往忽归、随行随止的旅行,远胜过日常一般的旅行。

每次旅行,其实都是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户,看到另一个世界;每次阅读,也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奇和欣喜,带给我们很多遐想和启迪。

旅行有很多视角的盲区,读书也有很多知识的盲区。就像我们到某个地方旅行,很难走遍每一个角落,即使走过的角落,可能也只是了解一点皮毛;读一本书,尤其是经典名著,往往也只是浮光掠影,很难通透,需要反复品味,每看一遍,往往都有不同的体会。

就像走的地方越多,越觉得世界真的很大、很神奇,个人真的很渺小;读的书越多,才觉得自己真的很无知,也才真正懂得敬畏和谦卑。

盲目的信马由缰的旅行,较之有目标有计划有准备的旅行,其收获是大不一样的。闲散的漫不经心的阅读,较之有目标有计划有准备的阅读,其成效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只满足于到过某个景点、可以向别人吹吹牛、炫耀一下自己的见识的旅行,是肤浅的旅行;只满足于翻过几本书、可以说出几个名词、显摆自己学问的阅读,是肤浅的阅读。

旅行千万里,也不能忘了回归自己的祖国和家园;读书千万卷,也不能忘了回归自己的良知和本心……

关于读书的比喻,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比喻也都有各自的妙处。而对于每一个比喻的见解,也可谓见仁见智、不一而足。大家尽可以结合各自的人生体验,仔细去玩味一番,自然会发现其中的真谛与乐趣。上述所谈,也不过是一孔之见,抛砖引玉罢了。不妥之处,还望诸君见教。

(作者单位: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