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琦简介(央视王英琦简介)

彭远光

湖北当阳市河溶镇

19年前,安徽女作家王英琦千里迢迢,独自悄悄地来到湖北当阳市作客。一名外省女作家独自跨省活动,是让人非常吃惊的事。可这是什么原因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上个世纪的1999年深秋的某一天,我的朋友翟宗法从当阳城来到河溶镇上的老街叩响了书画名家周天元先生的大门开始釆访,从撰稿到成书,到《楚天奇才》第一版发行,仅仅花了5年功夫。此书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惊动了安徽省女作家王英琦老师。

王英琦在自己的作品《老庄——永恒的文化极品》(安徽文学2003年第二期)写到:“2001年秋,我收到湖北省当阳市文联副主席翟宗法先生的一封信及一本名叫《楚天奇杰》的书,信中说他书中好几处引用了我的《悲怆的恒星》一文中的话,希望我谅解并能亲自到当阳看看他笔下的奇人。翟先生我此前并不认识,不过从书中的照片来看,面相十分厚重诚朴。于是揣上我的"安徽情结",我决意"亲自"去瞧瞧那个被翟先生写得十分了得,据说一生致力于易学和宇宙全息律,宇宙终极生命法则研究和验证的名叫周天元的奇人高人。

女作家王英琦在河溶留影。摄影:赵述芬

王英琦看了翟宗法的《楚天奇杰》以后,她给周天元写去过一封信,信中能窥知王英琦最初对周天元的心态:“早在看完《楚天奇杰》时我就想给您写信,怕有失冒昩,又让我在武汉工作的小老弟亲自去看您(这年头,“骗子”多啊!)他回来对您大加称赞(时间是2001年5月1日——笔者注),说您也基本以修炼为主,不大去热闹,我才真的相信,看来我们是一路人(2001年9月5日)。

2001年金秋10月29日上午,王英琦由当阳市作协主席孙侃先生,市文联副主席翟宗法,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许廷银和彭远光(市作协副秘书长,市作协常务理事)一行前往周天元先生的庄园。首先参观了周天元的书画室,书画展览室,荣誉室和文房四宝。然后考察了周天元的生态园,林果园和科研试验基地,周天元夫人赵淑芬女士进行了一一讲解。王英琦时而洗耳恭听,时而问长问短,并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和感叹声。

王英琦(左二)与周天元,孙侃,彭远光,翟宗法座谈。 许廷银摄影

在座谈时,赵夫人端出几大盘他们自己培种的水果,其中有甜柚、蜜桔、冬枣、葡萄等六七样水果,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黑色柿子,又香又甜!磕的向日葵也是他们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这让从大城市来的大作家王英琦大开眼界。

在座谈中,我们向王英琦介绍了当阳关陵和玉泉寺,同时也谈到了古镇河溶的悠久历史。王英琦知识非常渊博,她饶有兴致地说:“在当阳讲关公文化不是很准确,提三国文化是不是打得更响吗?关羽在当阳打了败仗,他骄傲自大不听诸葛亮的话,才败走麦城。其实赵子龙大战长阪坡救阿斗,张飞吼断当阳桥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人家京剧《龙凤呈祥》在大戏里就帮助你们当阳唱响了,也没有听见人家唱关羽如何如何!”谈到玉泉寺,王英琦说,“我看见了我的大老乡赵卜初老先生在玉泉寺的题名:“三楚名山”,但是他不如我们的黄山出名。这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我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董必武,彭德怀,杨尚昆和毛主席的女儿李纳在这里都有故事,多写点作品扩大宣传。”

河溶老街

王英琦在大家的陪同下观看河溶老街时,她说,“这里的房屋建筑与我们徽式建筑好像是一个模式。可惜的是沒有保护好,都被人为的破坏了。”她望着我说:“您在这里工作,应该给当地政府出谋划策,建议他们恢复和保护好老街的原样,可以搞开发旅游事业。并告诉说,湖南凤凰古城和浙江乌镇的地方还没有河溶大。”

当我们一行来到漳河河边水巷子码头,我指着对岸告诉王英琦,那就是王粲《登楼赋》的古城麦城遗址。王英琦非常惋惜地说,"王粲登楼赋是千古绝唱的佳作,就是写的这里,你们是怎么宣传的呀?!"我们也被她问得无语。

中午我们到河溶金穗大酒店吃了河溶特色的"十碗",喝了河溶酒厂酿造的“玉泉大曲”。我也在餐桌上给王英琦讲了关于河溶的"十碗"和"六大六小"的历史渊源和河溶的饮食文化。她听后连连点头微笑。席间王英琦非常随和与大家频频举杯畅饮,还非常高兴地抽了几根当阳卷烟厂生产的"游三峡"牌子的香烟。

下午,我们没有休息。在周天元先生的客厅里继续我们热烈的讨论,主要是畅谈了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

王英琦(前排右二)与陪同人员合影。 摄影赵述芬

王英琦就自己的创作经历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是王英琦的著名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召开不久,文艺复兴的春天来了。她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大胆尝试和创作了历史新篇《李清照》,很快被西安电影制片厂看中,该影片由知名导演张景隆导演,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及名星冯福生,丁嘉元,郑大年,朱玉荣主演,影片于1981年上映发行。

王英琦结合自己的作品讲到,写历史小说和剧本首先要学习历史,要把当时的大背景弄清楚。不然就要闹笑话,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至于写现实生活的作品,除了读书学习以外,还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看老百姓最关心什么,研究实质性的问题,写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读性和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在讨论文艺创作的尾声时,王英琦语重心长地说,“县级作协组织是最基础的文艺团队,我建议:应该挖掘我们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来抓创作。不仅供人欣赏,还可以把家乡的文化遗产打造出名牌,来为本土的经济建设服务。”她还告诫我们说,“我最不赞成写一些虚无缥缈的文艺作品,没有什么价值,对现实生活毫无意义!”

废弃有河溶老码头

著名作家王英琦19年前的当阳之行,对我们当阳作协的创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本人有极大的帮助,回忆起近20年自己的创作过程,王英琦老师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我在先前主要是写人物通讯和新闻。从那之后,我开始向纪实文学、㪚文、报告文学迈进并取得了成功。这的确要感谢与王英琦老师零距离接触和亲传;同时也要感谢周天元大师,孙侃老师,翟宗法等老朋友为我提供了这么好一个学习的机会!时间虽然过去了整整19年,那次我们与王英琦老师的会面却永远铭记在心。

补记 王英琦小传

王英琦,女,当代著名散文家,1954年1月生,安徽合肥市人,当过知青、工人、政工干部、记者。现为安徽省文联文学院专业作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大奖,并被介绍到日本及欧洲诸国。她是新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重点介绍的全国五位散文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热土》《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我遗失了什么》《情到深处》《美丽的生活着》《远郊不寂寞》《漫漫孤独路》(台湾出版),《王英琦散文选》《王英琦散文精品》《王英琦作品选》,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

作者:彭远光

作者简介:彭远光,笔名吕耘,生于1948年11月1日,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曾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大队党支部宣传委员、副书记,镇广播电视站站长,劳动管理站站长。当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和长江文艺、湖北文史、宜昌文史、三峡文化、三峡文博、长阪坡等杂志及湖北省作家协会丛书,发表报告文学、散文、纪实文学、人物传记和新闻作品1000多篇(部),多次获得国家、省、地、市新闻文艺奖。现在退休定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