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是什么黄金年代(1973年是什么年代-)

“让美国再次伟大”是特朗普的总统竞选口号。这句广为流传的宣传语并非特朗普的原创,早在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时就喊出了这个口号。

不过特朗普和里根都没有具体说明“美国的伟大”,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伟大。人们一般倾向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当时的美国重塑了世界秩序,掌控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主导权,社会欣欣向荣,各阶层都生活得很滋润。

在英国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眼里,美国“再次伟大”是不可能的,当年的里根没有能做到,特朗普也不可能做到。当然了,由于连任失败,特朗普也没有机会了。

为什么美国不可能“再次伟大”呢?马克•莱文森在他的重磅新作《大转折》中给出了详细思路。


《大转折》于2016年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年度最佳经济学书籍,同时还列入《战略于商业年度图书》。

马克•莱文森立足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事件,全景式复盘二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50年。对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度解析。尤其是对滞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具有颠覆性。对我们理解当今世界局势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1973年之后,好时光不复存在

从1950年到197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

经济爆炸式的增长,民众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工作机会很多,失业率极低。收入不断增长,而物价上涨幅度相对有限。一些国家还因此建立了高福利社会,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甚至在1959年时,英国首相选举时,候选人的竞选口号都是“你从来没有过过这么好的日子吧”。英美社会将这二十多年的时间称之为“黄金年代”。

然而1973年,黄金年代结束了。


1973年10月16日,为了对抗美国的霸权,海湾地区几个产油国决定将原油价格提升17%,接下来几天,海湾国家又决定减产,同时停止对美国供应石油。震惊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了。

建立在低油价基础之上的西方工业体系遭遇了严重威胁,此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进入了滞涨期。滞涨的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却不断升高。黄金年代从此不复存在。

马克•莱文森在《大转折》中指出,石油危机并非终结黄金年代的罪魁祸首,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石油的价格没多久就跌下来了。美国国内出现的石油短缺现象,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曾经的繁荣却再也没能恢复。

为什么繁荣不可持续?


马克•莱文森对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各国国情不同,经济政策也有差别。但各国的经济目标几乎一致,就是稳增长、保就业、控制通胀。

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前,各国的经济目标基本上都完成得很好,以至于大家产生了一个错觉,将经济繁荣的原因归结于政策。

可是1973年以后,各国的经济目标没有变化,但所有的政策和工具都没能取得效果。许多经济学理论,比如货币供应派、供给学派等等,在各国实施之后,都没有能取得预期效果。可能有的国家经济偶尔得到了增长,但就业率和通胀目标都没能达成。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无济于事。

马克•莱文森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经济繁荣在历史上不是一个常态,反而是例外。动荡和混乱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所以人类并不能凭借自身力量恢复经济的繁荣。

未来何去何从?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马克•莱文森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在《大转折》中对各国做法的解析也非常精彩,印证并且支撑了这个观点。看到这个观点的人大概会产生一丝悲观心态吧。

不过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1973年危机之后,各国实施的改革,基本上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且集中在货币供应、减税、是否扩大或者缩小国有企业规模等方面。各国的改革几乎完全不涉及其它领域。

从马克•莱文森的解析中,我们可以认为,各国的改革其实不够深入。马克•莱文森指出,各国的生产率早在1973年之前就开始下降,尤其是美国,在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生产率提升最慢,危机迟早都会发生,石油只不过给了最后一击。

生产效率提升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了,货币、税收等等都仅仅是表象。要想恢复经济繁荣,需要更深入的改革,许多改革甚至是革命性的。如果做不到深度改革,想“再次伟大”必然只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