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哥林多前书上记着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
追求爱和渴望爱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呵护能够被爱护。都市里灯红酒绿,年轻的男男女女交往沟通是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爱;乡村里静谧安详,年迈的阿公阿婆守着老屋是对乡土的爱;学校里书声朗朗,活泼的男孩女孩认真学习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爱。每个人对于爱的向往都是那么样的纯洁和美好,但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很多时候爱的真谛在很多人身上早已经不复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伤害,被自己“所爱的人”伤害,因而对世界充满怨恨。过去的一些日子里,我遭受到了莫大的打击和伤害,我觉得愤愤不平。但是当我拿起《圣经》读到哥林多前书这句“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着莫大的惭愧。我第一次体会到我心里的那种有所图,原来我的爱裹挟了那么多私欲,我之所以对别人好是为了得到益处,最后别人没有给我益处,我竟然恼羞成怒还想要在道德制高点上计算人的恶。
当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我感觉到非常惭愧,更加体会到我内心那种肮脏。爱应当是永不止息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计较很多个人的得失,我们可能因为一个人不好听的话语就对一个人由爱到恨。我们总是有条件的去付出,我们以为这是爱,其实并不是。很多时候人总是去找别人的问题,但是却不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父母那么爱自己的孩子,最后他们的孩子却叛逆乖张。我仔细研读了爱的真谛以后明白了很多,爱不能基于私欲,爱要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但是很多时候,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充满着不义的保护,溺爱的呵护,这样的情感是病态的。同理,很多情侣之间也是如此,一方对一方的爱护充满病态,基于私欲的关心,最后伤害的是双方。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从《圣经》这段经文里悟出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