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是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在此迷路,派遣弟子子路问渡口所在,遇到隐士长沮、桀溺。隐士说,鲁国的孔丘好为人师,懂得多,他自己知道渡口在哪儿。然后继续锄地,愣是没告诉子路渡口方位。好尴尬呀。
这就是“子路问津”的故事。“问津”,原意是打听渡口。
子路问津
孔子前往叶地(属楚,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旧县镇)见楚大夫叶公子高。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颇有贤名。叶公问政于孔子,但两人政见不和,所以孔子就离开叶地,返回蔡国,“子路问津”的故事即发生在返蔡途中。
今漯河西部(舞阳县、源汇区)正居于叶和蔡之间,孔子率弟子自叶返蔡,必然是欲渡河寻找渡口而不得,才使“子路问津”,考虑到发源于平顶山的沙澧二河贯穿漯河市全境,则此“津”当在漯河无疑。“子路问津”处,就是今天的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所在地问十村,该地东距漯河市区20公里,恰好位于叶蔡之间。
漯河问十乡
后人将该村改名为问津寨,后寨内建有祭祀孔子的文庙;又因为子路是在十字路口打听渡口的,后来人们又将问津改名为问十,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