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野为什么能预测股票()


他老人家活了89岁,才见过五次股市大熔断(对上一次是98年全球金融风暴)。而2020年3月里的10天,我们与他共同见证4次。(也许会不止)

一:二十年前的老戏已经预言了今天


说这部戏前,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看楼上这位?

他算不算神?不是吧?他被叫得最多的是“没有神”。

但总有投身于时代的弄潮儿,都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神。

其实这部片子的故事已经被写了无数次,已经在现实中上演了无数次,为什么还会有人觉得自己不会是剧中人?


二:TVB的大时代


“呢个系咩时代?大时代!”是这部剧的台词。

当时,也正是TVB的大时代。


群星灿烂,剧力巅峰。

一切拜韦家辉所赐。


95年之后,韦家辉转战电影,和杜琪峰组成“银河映像”,开始了在黑帮电影的领域开疆拓土,成就了无数经典——

《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真心英雄》《再见阿郎》……


可以说都从《大时代》里或多或少裁剪投影。

正邪交媾、暴力横行、爱情幻灭、情义撕裂……

年轻人火气大。

韦家辉在电视台戏剧组的外号是“韦小宝”,原因就在于不按牌理出牌。

他事后回忆:

《大时代》虽然能出街,甚至变成经典,但当时绝对可能拍到一半,TVB内部审阅时叫停。如果有导演或演员投诉太残暴,亦有可能拍不下去。

艺高人胆大。

韦家辉在构思这部片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拍股票行——几个股票经纪,在交易所里高声呐喊着股票价格、买进卖出,能怎么拍得好看?

突然有一天,韦家辉想到一个场景——

一个在股市中输光钱的老爸,将自己的儿子一个一个扔下去。

他感到兴奋,无比确定这就是第一场戏。

至于,这个老爸为何扔?扔之前发生什么?等等问题,韦家辉当时的想法是。

再慢慢想。

第一个想法就特别狂,之后我看过所有TVB的“名场面”都无法概括下面这场戏的“狂”劲。

丁蟹(郑少秋 饰)和四个儿子(合称“五蟹”),在1994年“大奇迹日”输掉了股市,身家从50亿暴跌到负债过百亿,跑上香港联合交易所天台,相继跳楼自杀。

刚刚取胜的对手方展博(刘青云 饰),坐在办公室里,喝着香槟,看见丁家五父子相继坠下,心情复杂地数着:

“一只,两只,三只,四只,还差一只。”

与之相对应的是,方展博的办公桌上有父亲、继母和三个妹妹的遗像。

他成功了,洒酒一浇快垒。

丁蟹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时代恶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后来,还被黄秋生用在了《无间道2》。


这个角色在整部作品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大魔王树立起来之后,就可以相匹配地创作更多的概念。

一群个性形象突出的人物群像就这么配合,于是一个大魔王身边就有了魑魅魍魉——丁蟹坏事干绝的儿子们,甚至方展博灵魂深处的另一部分自己。

恶到极致,就必然有人间极苦极悲极美的事物产生,形成强烈对比,完成平衡——故而靓绝五台山,一生又凄凉如无根草。

蓝洁瑛扮演的玲姐。


她出演主演刘青云的继母(现实中她只比刘青云大两岁);

“玉女掌门人”周慧敏为数不多主演的电视剧;日后著名的“师奶杀手”。

陶大宇和林保怡,在1992年还不过是配角。

……

超越现实逻辑、高度集中的欲望生态,使得作品具备了部分寓言体质。

这就是,为何今天的观众重刷《大时代》,最重要的观感依然是震撼、揪心,而很难去追问,假不假?

甚至可以说,《大时代》在拉拢观众共同创作:

要钱还是要命,人人自危。

三:全都死,你都不死

必须重点说说丁蟹了。

方展博固然是偏执狂,痴迷股市,置身边两个红颜知己不顾,整得仇人四子跳楼,他还一边笑看一边吃茶,冷酷无情,但也快意恩仇,完成了主角的复仇使命,这个角色还属于“人间产物”。

而丁蟹呢?

能够穿透剧情,在现实生活里影响股市。

那只能说,郑少秋与它互相成就,完成了一个非人间的“局外人”。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角色忌讳扁平化,概念化。要写人物的复杂性。好人会有邪念,坏人会有恻隐之心。

但丁蟹就很不一样。他的偏执写进每一根神经。没文化,粗鄙暴力蛮横不必说。嘴上说着“不是念着你是亲戚,我肯定已经还击”。

镜头一转,得罪他的人已经头破血流。

脑子里想的都是“我觉得”,我认为,我最聪明。而不会对别人产生共情。

比如,他对爱情的感觉。

老婆不回家,他以为是她嫌贫爱富,不肯跟她过苦日子。

罗惠玲(蓝洁瑛 饰)明明三番四次说过不喜欢他,要离开他。

他却坚信:你只不过是在撒娇,要我娶你。

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这样超纲的人物如果不介绍是郑少秋饰演的丁蟹,你一定会认为:胡编、扯淡,神经病。

但是在大时代中,他的出现的合情合理,因为他是为另一个更过火的环境所诞生,股市。

在剧中,什么是股市?一句话概括就是,六亲不认的欲望屠场。

有丁蟹这样的人,把自己当成神,所以才能活下去。

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在股市大杀四方。

注意看韦家辉借股市大鳄陈万贤(不愧是大师父)对丁蟹的“教路”——

“许多股票大亨都懂股票,还不是倾家荡产,把命都赔进去了,许多卖菜的阿婆,乱买一通居然赚大钱。”

时来天地皆助力,乱拳打死老师傅。

说起来,又有一部对应的港剧叫《义不容情》,在写到同时代的股灾时,丁有健(不愧是靖哥哥)说:看见买菜的阿婆都买股票,你就该把手上的股票都抛掉。

他岳父立刻嘲笑他:你还是不要做股票。

有胆有命就通吃,没胆没命就被人吃,这就是大时代的故事。

四:原来”最棒的是狗“

丁蟹的“五蟹集团”上市,没业绩没资产,却想趁机在股市中捞一笔钱走人。

丁蟹找陈万贤,希望这位大佬指点他几句。

陈万贤看他傻戳戳,每句话其实都在涮他

一句是,“咁多人死,唔见你死”(这么多人死,怎么不见你死)。

另一句是,“趁地淋”(趁土壤还软,赶紧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免得丢人)。


两句摆明是侮辱的话,被丁蟹误解成陈万贤教他的至理名言。

他的理解是:在股市疯狂上涨的时候,宁愿低价抛售自己的股票,捞一笔以后,等待股市大跌。

这样的打法,明显是疯子所为——股市连创新高,根本看不到任何下跌迹象。

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盲目相信自己——

陈万贤第一句话告诉他,哪怕所有人都死了,你也死不了;

第二句话,要挖个坑,不过不是给自己,而是给别人。

结果第一次,遇上了87年全球股灾,股市瞬间从3992点,急泄400点,万众跳楼,唯独“五蟹集团”大赚4亿;

第二次,他将自己公司股票从1.8元大手抛空至收市的1毫,趁低吸纳,结果一日狂赚20亿。

这世上真没有神?

那他是什么?


坛老手陈万贤一听他两次股灾都赚大钱,真是憋出了严重内伤。

也许这部剧里“大师父”也是盲的.......


有心为恶,也会无心插柳,天意在蟹,你不服不行。

这部剧里通篇散发着宿命论,从陈万贤到丁蟹,都信举头三尺有神灵。

你以为你赚到是你有本事?错了,老天爷给你罢了,不给你,你抢也没有用。

在丁蟹面前,所有关于发财的经验都宣布无解。

什么科学,什么计算,什么智商,在这里统统失效。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怎么?你入股市敢不拜神?

两次狙击都输给丁蟹的陈滔滔(陈万贤私生子),美国名校毕业,用尽各种数学、统计学手段计算股市。

最后不得不跟自己的小伙伴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博士,参加一个最佳外语奖的选举,他懂得28个国家的语言,心想一定会选上。结果大会宣布,获奖人是一条叫peter的狗。博士很奇怪,这条狗凭什么比我认识更多语言。结果那条狗一开口,博士心服口服。

那条狗对着麦克风喊:汪……喵……咯……这条狗,不仅会狗叫,还会学猫叫,学鸡叫。

原来最棒的,就是狗。


92年,TVB剧《大时代》引发万众瞩目之后,可能丁蟹这个角色给人的印象过深,郑少秋的表演也过于精彩,以至于他的威力可以破壁而出,只要本剧重演,港股指数必然下跌,以至于成为了股民闻之色变的“丁蟹效应”。

一虚拟角色的能量达到如此地步,可能只有日糸恐怖片中的贞子才能与相提并论吧!

而戏里的丁蟹,最终因为造孽过多,报应得偿,被判死刑。

这时,剧情又安排了反转,英女王居然下令特赦丁蟹,这个半人半魔的角色最后以无期徒刑的收场。

为什么韦家辉要安排这样的剧情?

资本来到这世界上,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肮脏的东西。

丁蟹无边的威力就来自于资本,而人世间,最恐怖的资本是权力。

所以剧情安排英女王特释丁蟹,是不是意味着殖民时代的香港,权力和资本又一次交媾?


呵呵,也许有吧。

神剧,就是这么深刻。

大时代,就是如此,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让人步上神坛,也可以让神跌入泥泽。

五:逝去时代的最后战斗

2001年刘青云和郑少秋又拍了大时代的续集《世纪之战》,将世纪之交的亚洲金融风暴也混编于其中。



这一部宿命的感觉更加强烈,主角们干脆放弃了自由意志,仿佛靠命运之神的指示,就能在股市中劈波斩浪。


郑少秋(丁野)刺瞎了双眼,却可以在墙上画出一副佛陀的造像。

刘青云(方新侠)要依靠徐静蕾的拼纸,才能评判股市的浮沉。

最有意思的是,主角们对战“中子基金”时,用了一招捆绑超长算盘vs计算器的“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的把戏。


而大时代真正精髓,人心不足,贪望相争,至亲相残在本剧中完全弱化了,于是明明又是群星汇聚大剧,成了一部续貂的平庸之作。


主创者的理念已经很明显了——必须将股市的对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一个“主旋律”,于是,主线变成了国运的相争。


毕竟,真实的大时代过去了。


92年的大时代过去了,97年的大时代过去了,2001年的大时代已经不属于香港了。举头三尺的要拜的神从西方转到了东方。


不过呢,左右只是换了方向,该拜还是得拜不是吗?


剧中的“索罗斯”就说了大实话:

你们亚洲人就是这么迷信,总需要一个神。


2001年我在无锡的出租屋看完这部作品,唯一我唏嘘的是刘青云和郭蔼明的一段有缘无分的恋情。


他俩彼此吸引,可却无法相交漆漆,因为他俩一相遇,就有各种糟糕的事儿发生,要是看过《命运规划部》就会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张强(郭蔼明)说:看,这块表停了,你信不信,我一离开你,它就会开始走。


她坐上车,离开了,释然一笑之时,那块表果然开始走了。


运去英雄不自由,缘分阴错阳差,爱情也一样的天数难逃。


这部剧主题歌我超级喜欢,甚至超过原版,因为其中洒脱的味道很好——在大时代做一个小访客,只能一笑而过。


视频加载中...


我命不好,所以我不敢炒股。


我不是神,也没有神照着,没有那种命,哪一轮横财的命轮都轮不到我,所以我喜欢一笑而过的态度。


喝口茶,吃个包,聊聊天就好。


现在在股市中乘风破浪的哥哥姐姐们,你们信有神咩?


你拜的神是谁?确定照住你吗?


咁多人死,唔见你死。


是神的力量咩?或者,什么都不是。


看见卖菜的阿婆都在谈股票时,千万别以为国运在你啊。


你永远跑不过熊的。


不过一定会有人跑过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