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二圈半是什么意思(耳蜗两圈半)

近日一条“紧急寻找人造耳蜗”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大致内容是,一名男孩在北京乘地铁时,20万人造耳蜗丢失,重配要开颅。但是,针对家属的描述,诸如“人工耳蜗价值20多万元”、“丢失后需要开颅手术”等信息,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昨天,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她弟弟的人工耳蜗丢失,“早上5点半他从芳园里北区出门,乘坐地铁14号线到金台路站,换乘6号线,在朝阳门站换乘2号线去北京站,把人工耳蜗弄丢了,目前人是全聋状态,紧急求助!这个耳蜗大概价值20多万,是跟他脑子里的植入相配套的。如果没找到,他可能需要再开一次头颅。跪求所有人帮我转发……”

这个信息被制作成多个版本的图片之后,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迅速转发。

不过,就在今天有自媒体发文《大骗局:20万耳蜗丢失刷爆朋友圈?媒体和商家恶家炒作滥用善心!》,对耳蜗丢失事件提出三个疑点。

该自文章提出三点质疑:

第一、耳蜗丢了就得开颅?专家打脸:不需要。

第二、12月以来全国四起“耳蜗丢失”,营销痕迹明显。

第三、耳蜗到底值多少钱?有报道称仅为4.5万。

这篇文章发出后,亦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有网友转发此文时说:爱心被人利用,让人心寒!

公开资料显示,新闻中当事人遗失的N6人工耳蜗生产厂家为澳大利亚科利耳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昨晚,该公司官方微博对此事件表示,耳蜗外机是聆听的重要设备,但如意外丢失也无需再次手术,只需重新匹配另一外机即可听到声音,请大家放心。

有网友表示,最近几个月全国多地都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是这家澳大利亚的耳蜗制造商的营销手段。

就在今天,发布寻物启事的李女士回应了网友对于事情真实性的质疑。

李女士称“开颅”系自己理解有误,希望大家提供更多耳蜗线索。李女士说,“关于开脑袋的事情我再解释一下,之前说的开颅我对医学术语不太专业,造成了大家误解十分抱歉,对于我来说,他的那个手术就是开脑袋。我今天早上问我妈,我妈说我弟脑袋里的东西进过十年了,肯定和肉长在一起了,再次做新的太危险了。”而关于所称的“20万的人造耳蜗”,李女士称,弟弟的手术做于2008年,从里到外的整体费用为17万,“对不起大家,多说了三万,另外他的耳蜗在衣服兜里装着,所以掉了他没察觉。”

目前,李女士得到一些线索,会在地铁站车厢内继续寻找线索。此外,有热心人士和专业机构给李明提供备用机,“今天会去取,他不需要开颅,左耳朵里面的东西不能也不取出来了,”李女士说。此外,李女士还称,他们未给任何人任何捐款账号,未委托人发起捐款,希望网友不要捐款,同时感谢大家的谢意,希望大家多多提供线索。

事情的真相基本已经明朗,耳蜗的确是丢失了,并非是炒作。并且根据目前的消息,当事人家属已经求助公安机关。但在当初消息的发布阶段,存在一定的夸大嫌疑。

无论这件事怎么收场,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由于信息传播的扩散性和不可控性,“求助者—公众”这个简单的链条成为了个人求助的重要模式。的确,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传播手段确实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在这种模式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公众无法获得权威有效的信息,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时,一旦求助者发布的信息被证实失实,公众就会有被欺骗的感觉。长此以往,个体的同情心就会日渐麻木,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怀疑其真实性,甚至以一种避险的方式袖手旁观。

作为公众,在面对类似的“刷屏”事件时,愿意出手相助当然是好的。但在面对各种随之而来的多方信息时,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冷静。

杜绝枉加猜测和阴谋论,保持合理的质疑和冷静的头脑才,才是当下每一个社会公众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