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2021最惨十大企业的话,华为一定榜上有名。
回顾华为的2021年,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哪怕是使劲浑身解数车也迈上了五大军团,也安排上了。
全年营收还是下滑了近百分之三十。
最惨的是手机业务出货量从巅峰时的全球第一,到如今直接跌出全球前五。
第三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仅有五百八十万台,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八十四点九五。
因为去年的零头多,就算是一直遥遥领先的国内市场,出货量也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七,市占率从去年的最高百分之三十到今年三季度只剩百分之八。
往年都是三月发布的华为P系列,2021年一直拖到七月才发布,还是4G的。
发布会上,余承东略显心酸地说,因为这两年多美国四轮制裁限制我们5G手机,所以现在只能用4G,我们的5G芯片只能当4G用。
不只是华为P50,前不久发布的P50pocket,以及2022年初将发布的华为mate五零系列手机都是4G。
作为5G技术的引领者和规则制定者,同时也是最早推出5G手机和拥有最多5G基站的企业,华为却只能生产4G手机。
别提多憋屈了,难道说华为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2021年,为了跟手机业务极限续命,华为绞尽脑汁想出三招权宜之计。
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大约是25.3个月。
华为从2020年下半年被卡脖子,也就是说这些老用户的集中换机潮大约是在2022年底。
为了被打破美国技术封锁尽可能争取时间,华为必须尽可能延长老用户的使用周期,只要他们不换手机,华为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第一招,全力打造鸿蒙系统,用软件为硬件续命。
很多人都知道鸿蒙承载着华为物联网时代的重大使命,但它眼下最大的任务其实是让华为老用户再挺两年。
无论是ios还是安卓系统,每次大升级的时候,老机型往往都会出现卡顿、内存不够、续航变短等情况。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逼着用户换新机,但华为用自家的系统就不一样了,可以根据老机型的硬件配置,更有针对性的更新系统,让老设备更流畅,让用户愿意用得更久一点。
第二招,升级硬件与二手交易,让存量芯片充分利用起来。
针对老手机卡顿储存不足,续航下降等问题,华为提供了保姆级的升级维护服务。
内存不够,华为帮你加内存,连五年前的华为mate9都支持,续航不行,华为帮你换电池,连六年前的华为P8都支持。
屏碎了不舍得换,华为,直接给你打五折,要是还想换机,华为还可以回收。
核心目的其实就是让市场上现存的5G芯片最大可能循环利用起来。
一个高端手机品牌主动搞硬件升级和官方二手交易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为了留住用户,华为真的是拼了。
第三招,设计授权。
前段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几款神奇的手机,比如说顶桥N8pro和中游旗下的hi note9,除了芯片是5G的,从外形设计到硬件参数都和华为手机一模一样。
显然,华为将自己的手机设计方案。
卖给了第三方手机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越过美国的技术封锁。
其实当初卖掉荣耀也是类似的目的,这是华为为应对制裁做的最坏的打算。
即便华为手机最终被彻底击垮,他们也可以保留华为和5G的火种,代表中国继续与老美抗衡。
不过,如果只有这些死马当活马医的权宜之计,余承东又怎么敢说华为手机要在2023年王者归来呢?
华为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华为手机的困局又是否会迎来转机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第一个转机是射频芯片。
华为最近几款手机之所以不支持5G,主要是因为支持5G信号的射频芯片被彻底断供了。
射频芯片主要负责手机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没有它手机就连不上网,再好的处理器也是白费,因为国产厂商尚未攻克使用。
与5G高频段的滤波器,所以华为只能忍痛回归4G。
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新宁波目前已攻克这一技术,并支持量产可以向高端5G手机供货,这也意味着华为5G手机或许有了一线生机。
当然最大的转接还是手机零部件,实现全面国产替代,彻底杜绝抢购。
而事实上只支持4G的华为P50,其实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国产手机,核心部件几乎全是国产的核心供应商,包括京东方、德赛电池、惠鼎科技等二十多家国内企业。
而就在2019年,华为手机零部件国产占比还只有百分之四点九,这才两年时间,华为到底怎么做到的?
砸钱疯狂地砸钱。
2020年,华为研发费用高达一千四百一十九亿,比苹果还高二百一十亿。
即便如此困难的2021,华为的研发投入依旧是不减反增,比去年同期增加约二十九。
但是半导体企业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就投了三十多家,几乎覆盖了芯片全产业链。
当然,华为也不是独自在战斗。
缺代工:富士康不干,比亚迪顶上。
缺订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站出来联合力挺华为。
缺芯片:中芯国际卯足了劲儿要跟华为共兴亡。
美的、九阳、老板电器、科大讯飞、360供应链伙伴前赴后继站出来,我挺你。
一个中国企业可以有多坚强,华为用行动给了国人一个最硬核的答案。
你觉得它能实现王者归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