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和柴油会区分很多个标号,不同的标号究竟用于区分什么?
一般观点认为标号区分的是“燃油纯净度”,也就是杂质多和杂质少的意思;然而这是无法进行区分的,因为卸油的时候进行的过滤标准相同。燃油从装料运输到卸料要经过滤网顾虑,卸料的方式是油罐车与加油站埋设油罐的加注口连接,用可以严格密封的阴阳插口,过程中不会存现“泥沙”级杂质进入油罐的问题。使用的滤网目数可以达到180目,过滤标准是足够高的。
不过重点在于油罐车卸油的流程和过滤标准相同,并不会区分多少标号的汽油和柴油进行不同标准的滤网过滤;而燃油的标号也不是运输中“相同”,灌注后再通过添加成分调制,这也是个错误的解读。参考下图,这是油罐车罐体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同罐分舱”。
不同标准的燃油在卸料到油罐里之后,在加注的时候也还会经过过滤;也就是通过加油机中的燃油滤清器进行杂质过滤与油水分离,标准可以达到500目,这就很接近“尘埃禁锢”的标准了。车辆使用的燃油滤清器可以达到1000-2000目,经过严格过滤的燃油到喷油嘴之后会非常纯净;尤其是高压直喷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的压力标准可以达到350bar,柴油机最高可以达到2000bar,这对于燃油的纯净度有极高的要求,所以不存在燃油里有泥沙或其他杂质的说法,否则用车的主要事项就是去修发动机了。
那么标号不是用于区分纯净度,究竟是用于区分什么?
辛烷值代表了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以正庚烷和异辛烷进行区分;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正庚烷为0,添加10%的燃料乙醇辛烷值为111。有些低质汽油(以黑站调制汽油为主)会使用过多的MTBE提升辛烷值,但是这种成分主要用于欧洲,因为它是成本最低的辛烷值添加剂但会产生相当程度的污染,有些区域已经禁用,国内没有禁用但并不是主要选项,异辛烷和乙醇是目前的最佳和主流选项。(异辛烷辛烷值高于MTBE且抗爆性更好)
下面需要了解的就是什么是燃油抗爆性,或者说什么是“爆震”。
汽油机在做功时要先经过压缩冲程让燃油蒸发为气态,随后通过火花塞点火,在围绕火花塞的空间内形成球形火焰;也就是说火焰会以球面进行传播,逐渐往周围没有燃烧的混合油气推进并引燃。正常燃烧做功的火焰传播速度大约为30-70m/s(米/秒),这个标准可以保证做功时不产生过于严重的振动,活塞与气缸的磨损程度可控,机体也不会出现能体验到的共振。
但是如果辛烷值异常低的话就会出现爆震,燃烧时的球形火焰传播速度会大幅提升,轻度爆震可以而接近300m/s,强烈爆震可以达到1000m/s;超高传播速度已经不是简单地燃烧做功,而是“爆炸做功”,所以气缸内必然会产生超强冲击波以造成活塞敲缸与磨损,压力异常升高也会损坏发动机。
重点:爆震燃烧的速度太快,燃油燃烧的充分性会大幅下降,这还会造成HC/CO/NOx的超标,尾气是会冒黑烟的;爆震燃烧非常伤发动机,轻则拉缸磨损,重则发动机报废。而不同的发动机压缩比不一样,压缩空气产生的温度有较大的差异;对应的就是不同抗爆震性能的汽油,所以为何适应不同标准的发动机,所以才需要调制出不同辛烷值的汽油。
这就是汽油区分标号的原因,选择汽油标号要根据油箱盖内侧的贴纸上的标注值;假设建议为≥92号则首选92号备选95号,建议使用92/95的标准相同,建议使用95/92首选前者备选后者,而建议用95/98或≥95号就不能用92号,否则必然会出现轻中度的爆震,甚至强烈爆震哦。
汽油标号区分的是辛烷值、对应不同标准的发动机,柴油不进行这样的区分,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都是极高的;但是柴油的凝固点却很低,汽油可以低至超零下70℃,而柴油最低到零上8度以下就能凝固(挂蜡)。所以柴油必须通过抗凝剂来防止冬季低温结冻,标号区分的其实就是抗凝温度标准。
5号(柴油)>8℃0号 4-8℃﹣10号 零下5到零上4℃﹣20号 极限为零下14℃﹣35号 极限为零下29℃﹣50号 极限为零下44℃这就是不同标号柴油的抗凝温度极限,选择哪种标号的柴油以用车地的实际最低温决定即可,或者通过特殊油箱来改装。
标号越低的柴油价格越高,大部分司机还是希望用高标号的低价柴油,那么如何防冻呢?办法有两个。
1、使用电加热棒。也就是给汽车油箱里加上和“热得快”一样的高电阻导体,通电之后会快速升温以融化柴油;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但是电耗很高,使用这套系统需要加上1~2块大容量的电瓶,否则可能柴油融化后会亏电而无法启动。
2、改装双腔油箱配合防冻冷却液或尾气加热。双腔油箱顾名思义,有大小两个腔体;小腔体加注抗凝标准高的负号汽油,大腔体加注低价格的零号汽油。启动车辆时切换到小油腔,只要发动机开始运行就会产生温度相当高的尾气、防冻冷却液也会快速升温;那么只要把水路改装到油箱内部则能够加热融化零号柴油,或用排气管以相对近的距离加热油箱也可以。
这就是柴油冬季防冻的方式,也是柴油标号与汽油不同的地方。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