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成交额是什么意思(个股成交额是什么意思啊)

庄家是股票市场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灵通的消息来源还有专业的操盘团队,在股票市场上盈利的可能性和幅度都是普通散户无法比拟的。因此,大多数庄家介入的股票,都会有比较大的上涨幅度。

因为庄家操盘的强势,很多散户投资者在交易时,都会选择关注庄家操盘的动向,根据庄家的操作方向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方式。这本是一种非常好的想法,不过实际交易时,投资者却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庄家操作的核心本身就是要诱骗散户投资者,因此会在盘中故意布下跟多陷阱,诱骗散户入套。普通散户如果没有过硬的跟庄技术,盲目跟庄买入的话必然会大幅亏损。

但,庄家也是这个市场上的投资者,也要遵循这个市场上的交易原则。投资者首先可以对庄家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庄家常用的骗术;之后可以了解庄家整个坐庄过程中每一步的操盘目标、操盘手法和盘面特点;最后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跟庄策略。

一、解析突然放量

所谓突放巨量,是指个股走势原本正常,但某日成交量突然达到前日成交量或前段时间平均成交量的10倍之多。这往往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当然,限制流通股开始上市和配送股首日流通是个例外,也需要引起注意。

突放巨量的过程可能会是一天,也可能会是几天,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在放量前后的成交量往往不大。从图表上看,突放巨量会形成一个突兀的“电线杆"。突然放巨量的原因往往是主力进行对敲的结果。此外,在市场出现巨大的利空或利好信息,或是股价处于重要的阻力位或支撑位,而同时市场的多、空意见分歧很大时,也容易出现突放巨量的现象。

突放巨量往往出现在持续性下跌途中或无量横盘之中,是主力集中资金诱骗散户跟风的结果。无论其目的是否达到,个股后续的成交量又会陷入过去的常态。此外,突放巨量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属于正常状态,但由于多方消耗的资金太多,往往个股后期的走势也不被看好。

二、解析间歇性放量

所谓间歇性放量,是指成交量虽然明显放大,但缺乏连续性,常常是放量一到两天后,再缩量几天,然后再放大一到两天。市场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几乎停止交易,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又疯狂交易,间歇性放量的合理解释就是盘中有主力在做对敲的动作,以告诉散户量增价涨、后市“看好"。

由于间歇性放量通常是主力对敲出货的结果,所以它往往出现在以下三个阶段。

1.高位的滞涨期

在高位滞涨期,主力通过对敲放量使交易者以为个股还会继续放量上涨,欺骗交易者介入,同时稳住持股者,而自己则在暗中抛售。由于主力出货不是几天的事情,因此,这种动作会往复出现一段时间,比如一周或一个月不等。于是,就出现了间歇性的放量现状。

2.高位的横盘期或阴跌期

当个股在高位进行横盘整理的时候,或者是当个股在持续阴跌的时候,主力往往急于出货,于是为了吸引市场注意,主力就会通过对敲来制造交易活跃的现象,蒙蔽交易者的判断能力,吸引市场跟风参与。

3.股价急挫后的“筑底”期

当股价从高处急跌到某一阶段性的低位时(比如跌去了50%的涨幅),股价往往会出现强势的横盘状态,给人以跌不动、有资金建仓的“筑底”假象,而此时间歇性的成交量多为主力对敲所为,一旦交易者大量买入后,主力就会全身而退。

三、解析放量滞涨

所谓放量滞涨是指成交量在某个价位附近出现持续放大的状况,这些持续放大的成交量堆集在一起就像一堆山丘。此阶段的股价总体来说并没有上涨多少,更多的是在强势震荡,上蹿下跳。堆量的目的就是制造成交量巨大、股价将要上涨的假象,以吸引交易者跟风。

放量滞涨往往出现在两个地方。

1.高位的滞涨期

当股价处于高位时,往往是主力全力出货的时期,但由于筹码太多,主力通常需要一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将筹码处理完,于是个股就容易在高位出现堆量滞涨的现象。在高位对敲堆量的过程中,主力的出货量往往会占到当日成交量的30%,同时还会新增10%的筹码,所以主力每日的实际出货量只能占到当日成交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即使每日换手率达到了10%,主力也需要25天才能将50%的筹码出完。因此,只要个股有过巨大而稳健的涨幅,那么其高位常常会出现一个月左右的震荡期,并在部分阶段形成高位的堆量滞涨现象。

2.刚刚除权的股票

股票除权的当天,股价都会降下来,10送10的股票,其降价的幅度甚至会达到50%。于是,很多交易者会认为该股很便宜,有买入的冲动。与此同时,主力也会利用现在股价“低廉”的假象,开始在成交量上做文章,通过持续的堆量,给交易者制造该股即将被“填权”的想象,吸引跟风者进入。事实上,很多除权后出现堆量的股票,往往会持续走低。

四、底部放量三态

由于长时间的套牢,这部分投资者已经麻木,几乎没有售卖的欲望,所以,股价在底部是不会有大成交量的。失去了卖方的供应量,即使买方很强悍也不会得到太多的筹码,相反,股价涨得越快,持股者就越惜售。所以,除非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了暴跌而部分主力极力看好(即使有个别机构忍无可忍地在股价底部进行了抛售,个股也不可能在此时出现集体抛售的行为),否则底部放量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排除了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暴跌的因素后,若个股仍然在底部出现了大成交量的行为,那么往往属于不正常的异动行为,而且是主力刻意营造的结果。股价的运行只会有上涨、下跌、盘整这三种趋势,底部放量时的股价走势也不例外,只是这时的三种趋势往往是主力预谋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1.底部放量上涨

这往往是主力对倒放量的结果,此时主力正在讲述“放量会涨”的故事。主力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购买低价筹码,在底部制造放量,主要是由于:

①主力属于超级短线的游资,不希望继续增加筹码,但又希望在有了一定的底部筹码后有人共同参与;

②尾货没处理完的主力急于抽身,于是以对倒做量的方式来吸引市场跟风,但这也意味着此处并不是股价的底部。

无论是游资进场还是主力在处理尾货,此时的股价往往都处在半山腰,所以投资者只能从成交量上获得一些股价后期走势的答案,在起初是无法得知操作者身份的。若当时的成交量不是很大,说明市场的抛售压力还能够被买盘承接得住,后市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若当时的成交量很大,则主力对倒出货的可能性比较大,后市股价可能会退回原地。这里的卖量除了主力占有1/3之外,另外2/3则属于被套者的割肉盘和抢反弹者的短线抛单,所以要考虑成交量是否放得很大。抢反弹者的特点是宜早不宜迟,往往是股价刚刚止跌时他们就会立即买进,若几天内股价不上涨,他们就会立刻把筹码还给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放量是指不正常的特大量,如换手率达到了10%。当主力在底部启动行情时,为了消灭浮筹而采用的缓推式大阳线也会产生大量,但还不至于出现不可思议的大量,除非是大阳线碰到了某个关键的阻力位,或是当日有配送股或限售股上市。至于何谓正常的大量,何谓不正常的大量,就需要投资者的经验累积了。

2.底部放量下跌

大盘状况不好、公司业绩下降、个股题材透支等,会使股价从高位跌到底部。在这些利空的环境里,即使通过底部放量这些小动作,主力也是很难全身而退的,也很难减掉较多的仓位,而最终的结果则往往是账面亏损继续增加,交易佣金不断支付。

既然如此,那么主力还要在底部制造放量下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主力在进行最后的打压动作,即主力为了实施打压式建仓,通过一些利空消息,制造带量的破位图形,迫使最后的卖单涌出,自己则全盘接纳。若股票在带量急速下跌后,几天之内又能回到原价位,那么多半就属于这种原因。

(2)主力在强行出货。这往往是主力资金链断裂的后果,或是个股基本面出现了极度恶劣的情形。有时候,主力会在出货前将股价向上做个拉升的“试盘”动作,若市场买盘比较多,主力就会“先养再杀”;若市场买盘比较少,主力则往往会直接“杀鸡取卵”,这种情况会导致盘面出现数日或数十日的暴跌,最后个股常常跌得面目全非,而主力则是能拣回多少资金就是多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卖一个好的价位。

(3)换人坐庄。有时候,主力会寻找新的买家介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从市场上全身而退了,而一旦找到新的买家,他们就会约定在盘中交换筹码。

3.底部放量盘整

个股在底部放量时却出现了价格盘整的现象,这往往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主力护盘

若同期大盘持续下跌而个股却出现了盘整的行情,那么多数是由于有主力在其中护盘,而且主力还必须承接大量的抛盘,因此个股就会出现放量的盘整现象。但投资者必须提高警惕,因为护盘的主力不见得都有护盘的决心和实力。

(2)主力分仓

有时候,主力会用几个账户来进行交易,因而需要将筹码进行分仓,于是就会出现几次特大单的成交行为,一旦分仓过程结束,股价就会继续盘整。分仓的特点是盘中多次出现大单成交的现象,但却没有致使股价高涨或急跌,股价震荡的幅度也不大(对敲则是一个阶段性的持续行为,且带有明显的拉升或打压股价的目的)。

(3)交换主力

若个股几日内的成交量非常大,那么也有可能是新、老主力在交换筹码。该行为的特点同分仓的特点类似,但是成交量和大笔成交的频率远高于分仓时的情况。一旦新、老主力交换之后,往往新主力还会在市场上继续收集筹码或进行打压震仓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