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16什么时候出18年报(000166年报)


一、业绩情况

数据方面: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9.21亿元,较2019年的16.07亿元增加13.14亿元,增长幅度为81.78%,本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2亿元,较去年同期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7.51亿元,同比2020年亏损增加15.85%。

业务方面:西安高新医院实现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二期新医疗综合大楼已达到满负荷运营状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分通过国际最新版JCI认证,医疗质量与国际接轨;各项诊疗业务高速增长。康复医院装修工作进行中,今年即将开业。公司医疗服务业务规模将持续增长,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经营数据分析

1、营收情况:公司医疗收入来自高新医院、国医中心医院、商洛医院三家。其中高新医院收入11.5215亿元,同比增长44.26%;国医中心医院收入16.4389亿元,同比增长约128.14%;商洛医院1.256亿元,同比增长20.35%。三家医院门诊量、出院人数、手术量等医疗业务数据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成本费用情况:医院的成本费用,除去与治疗相关的药物、耗材外,其余的大项就是各项固定资产、人员工资。固定资产原值从70.11亿元,增加到88.94亿元,净增加约1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全年计提5.28亿元;比上年增长51.56%。人员方面全年净增加1379人达到8116人,全员中83%以上是医护技术人员;薪酬都在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中,全年应付薪酬发生额11.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5.09%。

管理费用增长37.83%,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影响所致。财务费用增幅16.26%;公司长短期借款合计46.78亿元,利息支出绝对额1.91亿元。销售费用虽然增幅332.23%,但绝对额较小仅有0.43亿元,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子公司广告宣传费增加影响所致。

3、利润情况:2020年的微利是靠卖股权的投资收益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仍是亏损。而2021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首次覆盖营业成本!自转型医疗主业以来,毛利率首次为正。归母净利润-8.22亿元,扣非净利润-7.51亿元,同比2020年亏损增加15.85%。在营收高增长情况下,亏损继续扩大的原因,是公司仍在建设扩张期,人员、资产仍在持续增加中,相应的固定成本仍在不断增长。

4、对外投资:2020年2.1亿元竞拍获得万达信息(300168)流通股995.72万股。2021全年公允价值变动(下跌8.67元)减少归母净利润8633万元。同时,报告期新设了15家子公司,实际践行“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

5、现金流: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六个季度为正;2021年全年经营现金流量金额4.56亿元。对现金流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累计折旧、公允价值变动、应付项目及股权激励费用(详见年报22页)。随着营收稳定增长,公司整体现金流会越来越好。

更多数据见下表。

三、战略和经营计划

1、公司发展规划在年报中表述:公司专注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坚持“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构建“医疗+健康”的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干细胞等前沿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促进内生增长,推进外延扩张,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持续打造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的健康管理集团这一发展战略。——年度战略与上年的表述稍有不同,明确了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

五年规划:公司新发布的2022-2026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从指导思想、规划背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四方面详细表述。其中战略目标:在5年内建成100人的领军医疗专家团队,1000人的优秀骨干专业团队,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医院,实现10000张医疗床位满负荷运行,100亿的医疗服务年收入,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健康管理集团。——如果万张医疗床位满负荷,营收百亿有些保守了。希望这些目标能稳步达成!

2、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2021年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大的方面只有两条:

1、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2、加快现有医疗服务主业的发展。

完成情况:计划1完成情况较差,从疫情期间的负面事件可以看出公司在防范经营风险方面还有很大不足。计划2完成情况很好,各医院年初目标基本都达成;医疗服务主业快速发展。

四、关注事项

1、一季报:公司2022年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51.78%。净利润为-4.28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34.01%;扣非净利润为-4.14亿元,亏损扩大217.85%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司旗下高新医院、中心医院自一月中旬起停业整顿三个月,营收大幅度下降和亏损扩大都在预期之内。整个事件给公司敲了警钟,倒逼公司补足经营短板,强化内部管理体系。

个人认为,这就像春天盛开的花遇上倒春寒,绿肥红瘦之后,根本仍在,不影响长期的开花结果。国医停业整顿,引发了对民营医疗的重大分歧。看衰者熙熙攘攘,都以K12民办教育为前车之鉴;看好者亦大有人在,仍坚信民营医疗还有发展空间。

2、股权激励:公司股权激励考核目标是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80%,实际营业收入增长81.78%,公司业绩考核达标。2021年目标是在2020年营收基础上增长160%,因停业影响,一季度仅收入3亿元,二季度仍有半个月受影响;同时出售商洛医院,今年不调整营收考核目标则很难达成。具体跟踪公司下一步是否有相关动作。

3、商洛医院出售:公司拟将所持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99%的股权转让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已达成框架协议。商洛医院2021年营收1.256亿元,净利润-1.7亿元。商洛医院目前是公司三大医院中盈利能力最差的,出售可以回收资金,同时提升整体资产收益率。无论短期长期看都是好事。

4、社会责任:2022年初的负面事件,导致医院停业整顿。一时间网上骂声一片,进而攻击民营资本的更是络绎不绝。民营医院难道出生就带着原罪?

回想两年前,330名医疗骨干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现出国际医学的使命和担当,是全国派出医疗队员最多的医院、陕西省出征人数最多的硬核医疗队,成为全国首家整建制接管武汉一家三级医院的医疗机构。再看2021年,使命与担当依旧!

5、国际医学的增长潜力:

医疗需求大环境: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慢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医疗需求持续增长。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17%,伴随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同时,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过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慢性病、恶性肿瘤正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疾病!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趋势加剧显著提升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在消费扩容以及消费升级大潮下,居民健康观念、医疗消费理念的转变,主动医疗、保健医疗、美容 医疗、康复医养等新兴服务需求增长,更注重服务体验的社会办医院越来越受到医疗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国医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旗下医院的硬件设施领先国内,可以说世界标杆;现场考察过的投资者都深有体会。核心还是人才!公司旗下医院人才结构合理,人才优势突出,由自身培养和来自知名医疗机构、部队医院的“国之名医”、三级以上教授、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业高效的人才团队是公司取得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国际医学中心现任省级及以上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常委252人(上年162人),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5人,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民营医院的专家团队全国第一,无人能敌!

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硬件保持一流,人才持续提升;结合公司战略“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平台”的宏伟目标,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下,未来潜力巨大!套用著名滚雪球理论:雪坡很长,雪很厚。

6、估值

原预计2022年医疗业务开始盈利,因停业整顿影响,现调整为2023年起开始盈利,因此估值与上年相同,维持国医估值为PS约10倍不变。则:2022年市值350亿元左右(280-420亿元)。2024年起盈利快速增长,届时再从利润额及增速方面进行估值。

总结:各方面稳步推进,营收快速增长,未来潜力巨大,花将盛开!

风险:营收增长不及预期,专家团队离职,国家医疗政策调整。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分析、推测;可能存在其他因素致使企业经营出现重大改变,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成果有重大变化。

作者持有该股,文章评论性语句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和交流。

其他公司估值分析,请关注公众号 狼在路上呢,查看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