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 入摩名单说明了什么()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股海老司基)


这个周末,最大的消息无疑就是全面推行注册制了。


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新修订的《证券法》明确全面推行注册制,并且将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新修订的《证券法》将于明年3月1日施行,这也就意味着,A股即将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


这个消息出来以后,A股的投资者终于明白,上周五(12.27)股市为啥突然跳水了。其中创业板跌得最惨(-1.45%),因为在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之后,创业板将首当其冲。


注册制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并不会一步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先推行注册制的应该是创业板。12月28日,证监会法律部主任程合红表示,“按照有关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的要求,我们正在抓紧研究推进创业板改革。”


注册制全面推行,创业板首当其冲,对A股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下周股市还会继续跌吗?


第一,从短期来看,这个消息对于股市肯定是利空,特别是在创业板、科技股涨幅巨大的情况下。至于下周股市会不会跌,这种算命的活我不擅长。


截止12月27日,创业板指的涨幅是41.35%,沪深300的涨幅是33.59%,上证指数的涨幅仅仅是20.5%。其中创业板指今年的这个涨幅全球排名第一。



所以,如果1月份市场能借着各种利空调整一波,不管是核心资产还是科技股,都可以有一个便宜的买入机会,本身是一件好事。就我个人而言,我看好的大消费和部分消费电子龙头都高高在上,不跌一跌真下不了手。


第二,从长期来看,注册制对于A股市场有什么影响?我的看法很简单,注册制长期利好核心资产,利空小盘股、次新股和垃圾股。


我之前曾多次说过,A股市场的生态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A股的对外开放(陆港通、入摩、入富等),外资已经成为最大的增量资金,它们更倾向于买那些优质公司的股权;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的加速推进,新股将海量供应,小公司满大街都是的时代,壳股、题材股的炒作吸引力将大大下降。


在注册制的时代,曾经屡试不爽的小市值策略将会失灵,普通投资者一定要戒掉炒小、炒新、炒垃圾恶习,踏实搞搞优质资产,和好公司一起成长。


雪球上有一个杠精质疑我的这种看法。他说:哪家公司不是从小到大?找到早期的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亏损也要照炒不误。


我觉得这位同学自信过头了。马化腾曾经想卖掉腾讯,任正非曾经卖掉华为,后来因为对方反悔才作罢。连这么牛叉的企业家都预料不到自己的公司有可能伟大,我等资质平庸的小散,凭什么就能找到早期的腾讯、阿里?


大家只看到了成功的亚马逊、腾讯、阿里,没有看到掉队的搜狐、雅虎。一将功成万骨枯,只看到一将,看不到万骨,这是一种无知者无畏,小市值策略最不靠谱的地方就在这里。


周末还有两则消息与我的自选股——“十二怒汉”有关。


1、董明珠首度公开回应混改事宜


众所周知,高瓴资本买下了格力电器15%的股权。投资者最期望的是,高瓴能够助力格力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


对于投资者的这种期盼,董明珠的回答非常耿直:“最起码现在我没有看到,但是你说是因为一个资本就能解决一个企业的发展,我们那么多搞资本,今天全部爆雷了,所以不是资本来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而是一个企业的创新文化来支撑企业的发展。”



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的一个看法,多元化、国际化绝非一日之功。现在格力的股价在历史高位,完全是靠混改概念拉起来的,公司基本面比之前并没有任何显著变化。


格力的现价是64.53元,如果我搞格力,会参考高瓴资本的入股价46.17元/股。今年格力价格战不断,三季报业绩也不太好,高位买入并不安全。


2、央行将存量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


12月28日,央行公布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的相关规定,要点包括:


(1)2020年1月1日起,增量合同定价不允许参考原贷款基准利率。

(2)2020年3月1日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逐步参考LPR(加点可为负值),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3)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执行的利率水平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



这个消息对银行股有一些负面影响,因为我持有招商银行,所以也比较关注。不过这个话题太专业了,我找到国盛证券的一个“说人话版”解读,供大家参考:


“银行息差或受负面冲击,但不必过于悲观。虽存量贷款利率可能跟随LPR下降,对银行贷款收益率和净息差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实际贷款基准换锚和加点仍由银行来决定,议价权博弈下银行尚有自主调整空间,且后续负债端成本有望继续跟随MLF下降形成对冲,预计对银行的实际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