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吉读什么(两个吉读什么字-)

下吉镇

历史渊源

在距渭南市区以内约30公里处,便是闻名遐迩的渭北名镇下吉镇。那里高耸挺立的古塔、肃穆静默的古佛,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灿烂与辉煌。

游走在这里宽阔的街道上,便会发现两旁林立的商铺招牌之上“下吉”与“下邽”在同时使用。当地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而对外地人而言,就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查字典便知,“邽”字读guī,其并非多音字,但当地人却一直读(吉),只有老人在给儿孙说起从前时才把“下邽”念作xia gui。而要讲清楚这“吉”与“邽”的渊源,还要将目光转向2000余年以前。

上邽与下邽


邽,原本为渭河上游古时被称作“邽戎”的一个古老部落聚居地的名字,地址在今甘肃天水一带的山区。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前秦于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武力夺得邽戎之地,设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秦始皇嬴政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行政上实行郡县制,发现前代只设有“上邽”却无“下邽”,于是便决定在关中东部设下邽县,治所设立在今下吉镇东南方向的渭河北岸。辖区范围约为临渭区渭河以北16个乡镇。据此说来,“下邽”这一地名自诞生起算,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建朝后,遂发现下邽的邽音与其名字中的“珪”同音,因此为避其名讳朝廷便下令改念“邽”为“吉”音。后又改下邽为下封,但仍念“下吉”之音。这在“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的封建社会并不稀奇。

隋炀帝登基的次年,即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便下令恢复了“下邽县”之原写法,并恢复“邽”字原读音。这才还原了“下邽”的本来面目。

历史错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自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至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在封建皇权的高压之下,为避皇帝名讳,便如此指鹿为马将“邽”读了整整210年的吉音。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下邽乃至都城及关中地区的人们,对“邽”字都是两个读音并存的。可见约定俗成是一股多么顽固的惯性力量,即便是错误的,更改也是如此之困难。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下邽县治所迁至如今下吉镇址,直至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废县为止。由此便知,下邽作为县城的时间长达654年之久。

隋唐元明清至今,官方文件及各类词典,均将“邽”字音作gui,然而当地民间却依旧我行我素,将其读作吉音,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邽”字读“吉”音原本是一段带泪的屈辱历史。


荀子有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为之宜,异于约则为之不宜。”文革后期,为达音字统一,根据“邽”的民间发音,选定为“吉”字。一则音字同一,二则亦算讨个吉利,地名下邽这才正式改写为下吉。历史的真理最终还是向习俗低下了高贵的头,下邽古县从此成为一段尘封的遥远历史。

据说,甘肃的上邽自古至今读音一直未曾改变。他们当年为何就不知避皇帝名讳呢?也许是“天高皇帝远”皇权鞭长莫及的缘故吧,他们因祸得福避过了这一段历史弯路。而下邽地处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岂敢有些许冒犯!“西安自古帝王都”,在我们自豪于历史上我们曾为京畿重地的荣耀之时,下邽地名的历史变迁,也该算作我们地处重要之地遗留下来的一丝遗憾吧!

同时它也必将成为后人研究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独裁专制时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佐证。

历史的无奈

历史总是充满无奈,读来心中时有郁闷无力之感,但从古至今,那些真正能够创造和改变历史的人却往往并非在意某些细节,而只有切实参与、行走在历史中的小人物却往往能够感受其中的重量与变化。(文章系王安宁原创)

转载来源:渭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