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关村都卖什么区别(北京中关村是卖什么的)

中关村,因科学而兴起,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新中国成立后,中关村被赋予新的使命,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代表性区域。

地名溯源

历史上,关于中关村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中官”、“中关”、“中湾”、“中官坟”、“中关屯”等。一说,从明代起,一些太监们看中了这里的风水,陆续购买“义地”,作为自己身后的居所。到清代时,中关村附近形成太监墓葬群。当时的人们称太监为“中官”,故有“中官儿”地名。二说,清朝时期的兵营蓝旗营在海淀地区设立东、西、南、北、中五关,其中,中关为中枢所在地,控制通向其他四个关隘的交通要冲,后来中关的军事作用消退,逐渐形成了自然村落,于是有了“中关屯”的称谓。三说,中关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永定河故道,由于处于旱河中段的位置,被当地居民称为“中湾”。

目前查到的最早标注“中关”的地图,是民国二年(1913年)的《北京陆军测量局实测地形图》。在另一幅民国初年的《西郊图》中,中关村的位置标为“中湾”;民国四年(1915年)《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也将中关村标为“中湾”。

民国初年《西郊图》上的“中湾”

1928年,国都南迁,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后改称北平,成为河北省辖市。在此期间,由河北省政府建设厅测量处绘制的《北平特别城郊地图》(1930年)和《北平特别市图》(1934年)均把中关村标注为“中关”。中关后面加上“村”字是在解放以后,1950年北京市人民建设局印制的《北京市郊区地形图》上第一次明确标示出“中关村”的地名。到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筑事务管理局测量的千分之一地形图,又将中关村标注成了“中官村”,此后的《北京市西郊土地利用图》也沿用了此名称的标注。后来,“中关村”名称再次出现在北京大学1952年的《北大住宅总图》和1954年的《北京大学义地占地面积图》中。

1934年《北平特别市图》上的“中关”

1951年《北京市西郊土地利用图》上的“中官村”

“中关村”作为正式名称是在中国科学院建成后。1953年10月,隶属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由南京迁至科学院办公。因为编辑部地址的变化,要加紧印制一批信封和信笺,办事的工作人员没有留意物理所南墙用石灰写的“中官屯”三个字,根据口头传递的谐音,写成了“中关村”。等印制好发现后,为时已晚。为避免浪费,编辑部决定将错就错。后来,大家也觉得“中关村”无论从书写的美观度,还是读音方面都要比“中官屯”雅致一些。于是,“中关村”名称就这样阴差阳错地确定下来。虽然这个名称诞生于中科院的偶然事件,但也在冥冥之中,预示了“中关村”这个名称从确立之初就植入了科学技术的基因。

从“村”到“城”——中关村科学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海淀区被确定为北京的文教发展区。1950年5月,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同意西北郊为文教区,开始大规模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50年代初期,中关村区域范围随着中科院建设的拓展逐渐增大。1959年中关村派出所成立,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中关村”正式进入行政建制。

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建立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开始酝酿成立中国科学院。6月,中央决定由陆定一负责筹备建立中国科学院。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11月1日,中科院正式办公。初创时期的中科院因院所分散以及办公场地的局限,一段时期内,办公地点频繁地迁移变更,建设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科研院所迫在眉睫。

1951年初,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向中央汇报工作时,提出在农业研究所与燕京大学之间建设中科院近代物理大楼的基建规划,得到中央批准。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黄庄附近以北、城府路以南4500亩划为科学院用地。1952年2月,科学院成立建筑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的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

科学城建成的第一栋大楼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称“原子能楼”。原子能楼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原子弹,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像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黄祖洽等核物理领域研究的科学精英。1953年10月,随着中科院一批科研机构部分基建工程竣工,中科院地理所、物理所等的陆续迁入,中关村科学城雏形基本形成。

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方案实施。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八大学院”在海淀区学院路地区陆续建成。这些专业院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共同构成“中关村大学群”,为中关村日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科学的春天

粉碎“四人帮”后,为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党中央在1977年5月底做出了召开全国科技大会的决定。北京市委积极响应,于6月中旬成立了“北京市迎接全国科学大会准备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统筹和部署全市科技工作。

1977年6月17日,北京市委在首都体育馆召开了传达华国锋主席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大会。因为参加会议的广大干部和科研单位代表达到了18000人,又称“一万八千人大会”。6月25日,北京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全市科技工作汇报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把科技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认真抓好科研规划,抓好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三是解决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四是摸清“学非所用”情况,分批解决。北京市各级党委积极制定本行业的科学发展规划,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推进各项科研成果落地,在全市掀起了科技工作的热潮,为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做好了充足准备。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一场科学领域的变革正在中关村酝酿发生。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被重新定位和重视的背景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成为跳出体制思维进行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探索的第一人。

1980年10月,在北京市科协支持下,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个服务部成为当时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北京市档案馆藏有1981年陈春先关于成立“海淀科学教育劳动服务中心”写给北京市科协的请示,这份请示距“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在陈春先的推动下,到1982年,“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先后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27个,与海淀区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建立技术协作、帮助开发和移植新产品、创立新技术实验厂、组织了多期技术培训班。为社会化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实践。

在越来越多科技成果走出科研院所,进行市场转化的同时,一些人对“科研人员经商办企业”提出了质疑。1983年1月,中央主要领导对此情况作了批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

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1984年前后,中关村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和高校,“下海”经商,以“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全新运行机制,创建了民营科技企业。其代表企业是 “两通两海”(即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联想就是通过创办民营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 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海淀黄庄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西口和中关村路海淀路一带呈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

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9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7年,中央联合调查组进驻中关村,一个月后拿出了一份《中关村一条街》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肯定了电子一条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科技力量”。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中关村一条街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以“中关村一条街”为基础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想。《中关村一条街的调查报告》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也决定了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未来发展之路。

从“电子街”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一条街”的形成与发展,使政府高层决策者的视野从关注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上升扩展到发挥中关村这个“高智力密集区”的整体作用上来。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88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划定以海淀区中关村为中心100平方公里范围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给予若干项优惠政策。北京市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市政府专门成立试验区协调委员会,指定一名副市长任主任。1988年6月,市政府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是海淀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试验区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依据计划,1988年9月,试验区接收了原海淀区政府领导的“电子一条街”10大公司,并认定了118家新技术企业。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过程中,仅中科院就在试验区成立了154家新技术企业,3300名科技人员进入新技术企业工作。其中,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院创办的公司成为了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品牌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

9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确立“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8月,在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基础上,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成立。园区的空间布局是一区五园,即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其中,海淀园是科技园区的主体和科技创新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精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明确了中关村作为首都经济发展龙头的重要定位。园区企业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项目,如“方舟一号”“方舟二号”CPU芯片、博奥生物芯片等;用友软件、金山软件、瑞星杀毒、江民软件、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爱国者、汉王科技等高新技术产品。

中关村管委会着眼于改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努力创造适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2002年,向市政府提交了《数字中关村(2002-2005)规划纲要》。在园区管理创新实践中,中关村管委会率先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建立园区“一站式”办公服务中心,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年,中关村步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的最新定位。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3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0年9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到2030年,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建成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引擎和关键枢纽。

今天的中关村,在吸引更多创业者的同时,创新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创业服务也在日趋完善。明天的中关村,将以“三城一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科技梦强国梦贡献新生代的科创力量。

编写:北京市档案馆编研处 宋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