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干什么活好些(1985年做什么生意好)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风格,这种风格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对比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开始怀念上个世纪的慢生活节奏。就拿80年代来说,那时城市发展还没有如今这么快,人们的日常交往也更有人情味。

1985年2月,《中国青年》杂志的卷首语中有这么一句:“这是一个壮怀激烈的时代,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80年代的很多人都受时代氛围影响,希望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不过除了下海经商的一批人外,还有一批人也备受大众艳羡。

那时候有4种职业被当成“金饭碗”,不说凭它发家成富豪,但它至少具有稳定性,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也非常受尊重。第一种就是司机,80年代不像现在随处可打到专车,“驾照”的含金量也比现在高很多,因为当时学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84年之前,私人购置车辆还不具备合法性,汽车属于公车。资料显示,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购买包括自行车在内的“4大件”零售额比重是24.5%,相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就连自行车都属于比较正式的大件,更别说货车与客车了。

一个专门开大车跑运输拉客的司机在当时是妥妥的技术流。而出租车司机更令人艳羡,因为他们的职业非常赚钱,普通人不会去打车,打车的主要是出差办公群体,好的时候他们月入七八千都有可能,做个“万元户”轻轻松松。

第二种就是播音员,提到播音员,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一个个文质彬彬的男女形象,那时候很多地方的娱乐活动都有限,听收音机就是一种日常消遣,播音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知识分子”,从事脑力劳动,比从事体力劳动更让人向往。

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进入21世纪后仍然有不少老人喜欢听收音机,只不过那时候的播音员地位发生了改变,到了今天,更多人愿意在荧屏上露脸,而不是在深夜电台做主持人,毕竟随着教育的普及,播音员的知识光环也慢慢褪色了。

第三种则是供销社售货员。如今我们看到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但在40年前,农村几乎任何商品都要跑到供销社去买,供销社有高高的柜台摆着各种吃食文具烟酒,囊括了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资,在供销社上班的售货员,连找对象都会被人“高看一等”。

对于那个时期的人来说,供销社就像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人们要去那里才能买到布料做一件新衣服,或者囤积过年需要的油盐水果,所以在供销社做售货员的人也很有说话底气,别人家总会羡慕他们拿到了金饭碗。

最后一种就是电影放映员。那时候的人看电影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有手机有电脑有网就能随心所欲挑选想看的影片,别说手机电脑,连电视都不够普及,所以有种令大家都感到兴奋的娱乐活动就是聚集在“露天影院”一起看幕布上的故事。

电影放映员也属于技术工种,一听说要放电影了,全村的人甚至隔壁村的人都会搬着小板凳过来看,所以当时电影放映员几乎是明星般的存在,他给村民们“送宝”,用稍微有点骄傲的语气告诉大家,今晚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只不过到了今天,露天电影放映员这份职业早就消失了,另外3种职业也变得普普通通,再不是人们羡慕的“金饭碗”。其实职业的变迁也反映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改变,过去珍惜难得的事物,在当下可以大众化,满足更多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