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誉王的遗腹子)

一卷琅琊榜,细品曲流觞,大家好我是花生

梁帝生性多疑,皆因他得位不正,故对亲子多有防备。恩情重如林燮,他亦可默许夏江谢玉之流,以伪造聂锋笔迹,诬陷赤焰谋反,从而七万冤魂尽丧。

后祁王时代的朝堂

祁王陨落之后,朝堂经多年沉荡,再次分为两派,太子誉王相互争斗。这一次又是在他的授意之下,在梁帝心中,这江山的执剑之人,只能有一个,那边是他自己。除此以外,任何有威胁的势力,皆可诛灭,不念情意。

以才干私德相论,太子誉王皆不如当年祁王,而这正深合梁帝之意。江山宝座之下,唯有互相攻伐,他这主君才能圣心独断,无反叛之忧虑。

太子入主东宫,乃是大梁储君,百年之后可为天子。然誉王又深得梁帝青睐,恩宠独加,一趟巡视江左十四州的功绩,就能加封为七珠亲王,威名直逼太子。

有祁王之例在前,太子之位并非牢不可破。若论权势,谁人又能比得过祁王呢?外有赤焰大军鼎力支持,内有朝臣清流相助,还不是梁帝一纸诏书,陨落于牢狱之中。

太子得位,一是在诸位皇子中为长兄;二是靠着母妃宠幸。单论治国理政之才,他是远逊于誉王的。况且梁帝自信,依靠朝堂博弈,可全力掌控帝国,所以对誉王恩宠日盛,使其不在太子之下。所以二人之间,相差的只有一个虚名座次而已。

这正是誉王有信心,敢于对储君之位,发起强烈冲击的底气。在他心中,太子无能无德,不堪大任,更担不起江山社稷。父皇之所以立他为太子,不过是年老昏聩,受了那越贵妃的蛊惑罢了。那些跟着太子的朝臣,太过于神话储君之位,以自我能提前获得拥立之功,不过是贪图权势罢了。

梁帝心中,始终还是看中德行的,不然也不会加封誉王为七珠亲王,为的就是在合适时机,取代这个不成器的太子。而当下朝堂两派,不过是权宜之计,也算父皇对他的考验,只要能获得圣心,将来的帝位,必然是他萧景桓的。这便是誉王的内心独白。

但是他始终不明白,即便没有太子,他也不可能成为皇帝。自始至终,他都是梁帝的一枚棋子,若是像纪王一样,安心做个享乐王爷,梁帝是不会吝啬钱财的。但是一旦踏入夺嫡之路,便不可再回头,失败就是粉身碎骨。等他知晓这一切时,才会行大逆不道之事,围攻九安山。

礼法身世之辩

早在年终尾祭之时,朝廷礼部就曾有过争议,对誉王和太子,还有他们二人母亲之间的尊卑位分有过讨论,最终导致朝堂论礼,梅长苏请周玄清老先生出山,定下结论。

太子为长,这在皇子序齿中不容置疑,但是他母亲为贵妃。在后宫之中,自然是以皇后为尊,皇贵妃其次,然后是众贵妃,嫔等。越贵妃虽是后宫第二尊贵,但失去了正室的名义,没有国母的称号。

誉王虽称呼母后,但并非亲生,乃是某一位份极低宫人所生,由皇后抚养。这嫡出之名,誉王同样难堪其实。

在礼法之上,二人并非天差地别,而是可详细博弈,最终由谁决定,当然还是那圣明的梁帝。

但是誉王有个隐藏身份,那就是滑族公主所生。滑族拼尽全力,助力梁帝登基称帝,然后兔死狗烹,被赤焰所灭。纵使梁帝心存悔恨,也只是将其交由皇后抚养,不会在大义名分上给他正名。如果誉王真的识时务,就不该屡次的向太子发起冲击。既然梁帝能在祁王之后,首次立下太子,就说明皇位早就有了传给太子的打算。

但是梁帝还是担心,焦虑当年祁王那一幕重演,他无法再次清洗一遍朝堂。而这时候,誉王自己闯入了他的视线,主动选择做一枚送上门的棋子。梁帝当然开心,尽力提拔誉王,让他成为太子的掣肘。随着棋盘的演化,局势逐渐脱离了梁帝的想象。

他原本是用誉王,来对太子加以限制和催促,没想到演变成双方的内耗。但是好在二人都无法威胁到梁帝,任凭他们使出百般武艺,如何翻江倒海,梁帝只需要一道旨意,便能风平浪静。

摆在誉王面前的,有一条红线,那就是永远不可能让他成为皇帝。如果让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一族,都被梁帝鸟尽弓藏,该如何看待他呢?怕不是会提前谋反,行弑君之事了。

在誉王的身上,利用和愧疚同存,期望和防备交织。梁帝即是他的主君,也是他的父亲,既是他权利的终点,也是夺走母亲的人。身份的复杂性,也让二者关系趋于复杂。

倘若梁帝突然病逝,或者遭遇不测,那太子继位,属于顺利成章,这是礼法上的天然优势。但若梁帝正常传位,那誉王便还有机会,这也是梁帝一直在暗示他的一点,最起码誉王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性格的自傲

从拉拢梅长苏就可看出,誉王是有几分自命不凡的。在演武场上,太子拿出皇家令牌,可让梅长苏出入皇家园林养病,这是以权予人。但誉王不同,他以古书相赠,自命可与梅长苏心灵相交。

在给梁帝祝寿之时,誉王也是以一块天然寿山石进献,获得梁帝的称赞。在他心中,这无疑又是一次认可与称赞,再次压了太子一头。

太子最大本钱,一是储君名份,二是谢玉。

储君名分誉王不在意,因为只是虚名,而非唯一的继承人。当年祁王如何,还不是长空流星,一闪而过。祁王之事,让誉王对太子之位光环,能够看透本质。不是当上太子就是储君,而是能成为储君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太子。目前的太子,显然是不能让誉王服气的,他心里觉得,只有他自己才最适合。

梁帝说过,誉王是和他最像皇子,所以对他有着天然的好感,也有着天然的戒备。梁帝方面如何夺得皇位,誉王果然重演了一遍,只不过他失败了。

对于誉王所作所为,梁帝自然是伤心欲绝,但他不想让誉王就此自尽,他心里还有作为父亲的愧疚。但誉王同样不能活下来,即便他能饶恕,新皇帝也无法忍受,对于那些皇子来说,就如同说明谋逆之事,并非天怒人怨,人皆可为。

当听到誉王自尽的消息,梁帝展现出了父亲的悲伤。但作为帝王,他很高兴誉王能自己动手,这样留给别人的,就是一场很容易收拾的残局。

如果誉王不谋反,他之前所做的事情,梁帝定会既往不咎。因为他已经彻底被排除继承人的位置,所以还是可以安心做他的王爷的。但是他无法接受这落差,也不想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提心吊胆过一辈子,所以他效仿了自己的父亲。

梁帝说过,誉王最像他,但他不想誉王成为他,自己也不想成为先皇。自己的皇子,也不想成为那些被自己屠戮的兄弟。

誉王应该明白一点,就是哪怕没有太子,他也无法成为皇帝。但是梁帝害了他,不该给他希望,不该让他的夺嫡之火被燃起,最终被吞噬到灰飞烟灭。

我是花生,若觉得此文尚可,还请不吝点赞关注,小女子先行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