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轿子的拼音(一乘轿子的拼音怎么读)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话画》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中华传统文化”单元主题下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介绍了画作的年代、作者、画面内容、目前保存地等情况。第2至4自然段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地描绘;第5自然段则概括写出画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全文结构清楚有条理,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清晰。

在课本的第四自然段这样写道: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字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一乘轿子

大家注意到里面有个词语“一乘轿子”课本中专门注明了读音这里的“乘”读作【shèng】。

那么什么是“一乘【shèng】轿子”呢? 这里的“乘”是什么意思呢?

初探“乘”字

我们翻开小学生的必备工具书——《新华字典》(第11版)发现

乘【shèng】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因称一般的史书为乘:史~。量词,古代称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为一乘:千~之国。

明显“一乘轿子”的“乘”是量词,但是四匹马拉的兵车为一乘,为什么课本中说的轿子也是一乘?难道这轿子是四匹马拉的?百思不得其解,于是百度一下。

有网友解释:古代称4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轿子是4个人抬的,因此也称一乘,因此一乘轿子就是4个人抬的轿子

但是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描写的这顶轿子分明是两个人抬的,为什么也称为“一乘轿子”。

再探“乘”字

无奈,我们再从“乘”字的演变中寻找答案。

乘是会意字。在商代甲骨文(图1)中,上面是“大”(指人),下部是“木”(指树木)。人在树上,高出地面。本意指登上;一说这一形象像人骑在树上,本意当指骑、坐。西周文字(图2-3)为了突出人踩在树上之意,又在大字下端连两“止”(足)。战国文字(图5-11)讹变更甚,除秦文字(图11)从木外,大多已不从木,而改从几;且多将原标在“大”下端的两“止”,与“大”的像人两臂处直接相连。楚文字(图7)有从车者,即《集韵》的“”字,是为“乘”的分化字,字义不变。汉代隶书(图14-16)沿袭秦代字形,而向便于书写方向发展。楷书承接小篆和隶书,古时主要有三种写法:乘、乗、椉。“椉”直接反映小篆结构;“乘”是把其上的人和其下木合写在一起,左右两脚变成了“北”字;“乗”是在“椉”的基础上合并笔画形成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乘”定为正体,“乗”“椉”为异体。

或许这里“一乘轿子”的“乘”就是个量词,表示人在木头上吧,毕竟轿子也是木头做的。但是小学生使用的《新华字典》第11版中并没有这样的解释,给学生讲不清楚,心里总是觉得特别别扭。

​无奈的吐槽

课本中写着“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也不知道原文是什么,到底改动了哪些部分,这里的“一乘轿子”为什么不能改一改呢?“轿子”已经是历史里的东西,对于它的数量词是否能再简化一些呢?或者把乘的【shèng】读音,放到学生对历史有所了解之后的初中时呢?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为了这“一乘轿子”要死记硬背这一个意思稀里糊涂的【shèng】,太没有意义了。

难道把这个“一乘轿子”改为“一顶轿子”不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