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一共多少集(蜗居一共多少集-)

我是阿瑞,分享读书、女性成长感悟和自媒体写作经验,点击上方关注,和我一起提升自己,努力成长!

图片来源于优酷《蜗居》剧照,如侵权必删

1

看《蜗居》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揪心。

为海萍的窘迫和海藻的堕落而揪心。

两个从小城市出来的女孩子,在上海那样的一线城市立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电视剧里面的冲突是很真实的刻画,因为我曾经经历过一样的窘迫。

海萍想要留下的心和自身的实力差距是有冲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她没有原则性地向妹妹借钱,导致了海藻的堕落。

因为海藻还不是一个价值观和是非观相当完善的女孩,她还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她所有的成长都是姐姐海萍赋予她的。

有了男朋友,就被男朋友小贝宠爱,也没有真正吃过生存的苦,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她只是习惯性地享受了可以不那么辛苦就能获得的一切。

或者说,当她看到了姐姐那么辛苦地付出,依然没有过上很好的生活,海藻的内心是带着选择性的逃避的。

她不愿意跟姐姐海萍一样拼死累活,最终,在这个城市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

所以,在受到诱惑的时候,就轻易地被带偏了。

我是在有了一些成长经历去的上海,也曾经被上海的繁华吸引,当我月薪几万的时候,我也很膨胀,觉得我也有机会成为新上海人。

甚至,我还去看过上海周边的房子。但是,我认真衡量了一下,我没有原生家庭的助力,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我也不是能力特别出众的女孩,只是普通学校、普通姿色的十八线农村女孩,所以,我承认了我没有办法留下来,但我依然不会放弃努力。

剧中的窘迫是每一个一无所有的毕业学生在一线城市都会经历的现实。

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像唐晶那样的职场女强人,或者有机会像罗子君那样嫁给年入百万的陈俊生。

人间的烟火气换一种方式去解读:就是斤斤计较、有的时候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窝火、为了生存和房子不停地加班、为了钱不停地和老公争吵、这确实是很压抑人性的。

海藻大学毕业,就和姐姐姐夫住在10平米不到的阁楼上。

晚上,连苏淳想和海萍搞点床上运动,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一个弄堂里的人共用厨房,做菜的阿姨嫌弃她们3个人有男有女居然住一个房间,像个什么样子。

是啊,有钱的时候,大家谁都是会做人的,谁不想住酒店、吃大餐呢?

没有钱的时候,才难做人好吗?

2

我们当时是合租的两室一厅,一套稍微装修了的房子。

总共住了3户人家,厅卧是一对情侣,他们家时常会有人来,男方的妈妈来住过,女方的弟弟来找工作期间也一起住过。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觉得这不可思议。

毕竟在一个很一般的主卧月租都要2000块钱以上的情况下,正常家庭的孩子都是需要好好掂量的。

有钱的时候,大家都是会很高尚的。

男方的妈妈因为有糖尿病,需要往身上注射胰岛素,厨房的地板上还放着她的药。

那个妈妈每次都至少住一个礼拜左右,哪怕是附近最便宜的酒店,也要1000左右了。

所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如果越在乎,心里就会越不舒服,这不只是电视剧里的问题。

《蜗居》中,海藻住到姐姐家,做饭的时候,阿姨说让海萍多交一个人的水费。

上海的水费是按梯队不同收费的,住的人多,用水消耗大很正常,遇到不懂得节省的,每天不停洗洗洗,就要跟她一起平摊,多少会内心不平衡。

海藻回去的时候就很生气,跟苏淳发脾气,还吐槽别人用了她的油。

她未必不知道不要跟这样的人计较,可是,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

大家不是圣人,有生气、愤怒、感到不公平才是真实的。

底层人民的生活就是如此。

海藻生完孩子后,她的妈妈来看望她说,你好好努力,赶紧买个房子,不要长久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然心胸都变得不开阔了。

这个是对的。

后面我的租期一满,就赶紧搬离了,因为不舒心的环境对人的伤害太大了。

那么,回到海藻为什么会堕落这件事情上?

在那样的环境下,海藻呆了那么多年,后面哪怕和小贝住在一起,邻居三天两头搞聚会,只是不同的地方同样的环境罢了。

每天上班面对老板刻意安排他和宋思明在一起,她不是不明白这个意思。

但每当看到姐姐海萍对婚姻、对人生的绝望,她突然发现这个宋思明居然能够那么轻松,就给她解决好了一切。

这对于20来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难禁受得住的考验。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人性都是趋乐避苦的。

再说海藻本身就不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女孩子,她的人生还没有成长起来、还没有经历过事情。

她没有海萍那么早去打拼,经历过世人的冷暖。

她害怕自己也会和姐姐一样,过那样辛苦的人生。

海藻的堕落是对人生的一种逃避。

3

我一直觉得,以海藻的个性是很难在那个大城市长久发展下去的,因为她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要留在那里。

我之前身边的同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努力打拼,在上海站稳脚跟,但这要多少有点儿先见之明,家里至少要有人在上海,给点儿精神和物质上的实惠好处。

比如告诉你你的未来提升的空间在哪里,身边人的成功案例,自己作为过来人的感悟。

让你感觉到自己努努力是可以够得着的,要别人给你造梦,自己还有勇气追梦。

物质上,哪怕偶尔去吃一顿饭;享受一下就医的好处等等,你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要比你的十八线老家是好那么多倍的。

我同事在上海留下来的,有的因为读了研究生,拿到了上海的户口,后面结婚买房,在上海定居。

有的家里有亲戚朋友在上海,互相帮扶着,双方父母支援和小夫妻一起努力在上海买房,但孩子上学就要麻烦不少,但至少拼着留下来了。

这一类留下来的人都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需要敢拼敢想的勇气,需要付出很多辛苦、不间断地努力,才有机会。

剧中的海萍就是属于有点儿这个想法的人,当然,她们是没有任何助力的人,相对而言会非常得艰难。

所以,遇到宋思明这样的人,海萍会对海藻的堕落持有那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劝海藻离开,一方面又享受妹妹带来的好处。

第二类,来到上海,只为了增长一下见识,努力提升自己,至少以后不会后悔。

我的前同事里,包括我自己,都是这样的想法。

因为我没有特别亲近的亲戚在上海,靠我一年挣点辛苦钱,看着上海随便就几百万的房子,那只能是望房兴叹。

所以,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努力打拼几年,攒下几十万后,回老家的市区、或者自己喜欢的、相对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城市买房定居。

因为既然留不下来,就不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总要得收获点儿什么,要么是钱,要么是能力。

4

第三类,是不清楚为什么要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待下去的,譬如海藻。

《蜗居》第一集就很明显地发现,海藻上大学报志愿,是姐姐海萍给她说,要去见一些世面,大学毕业后,海萍其实也觉得回去就很好。

但还是听从了海萍的建议,在上海找了工作。

一个没有特别强烈愿望的人是很难在一线城市长久待下去的。

我的前同事里,也有这样的人,就觉得工作也就那样,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后实在待不下去了。

觉得压力太大了,受不了,就选择了离开。

当然,不能说这样的选择不好,只是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想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不管怎样,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成长。

有的人成长得快,就能适应;有的人慢了些,但是一直在成长,也是值得钦佩的。

最害怕的,就是陷入了诱惑,又无法抽身,就像海藻这样的,最后的结果只能负担到自己身上。

如果海藻当年回到老家,安安稳稳地过一生,未尝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茨威格说:“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海藻,是拿子宫和一段不可磨灭的情感印记,换了一段人生的欢愉和对金钱的享受而已。

我想,这样的人生,不值得。

对于今天的文章,你怎么看?欢迎你的分享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吧!你的每一分支持都是我前进下去的动力哦~

往期精彩推荐:

《知否》里深刻的两性关系真相:你越爱自己,男人越爱你

《甄嬛传》:男人的3个心理特征,嬛嬛懂了,所以赢了

《我的前半生》:贺涵爱上罗子君,是对唐晶最大的羞辱

作者介绍: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我是阿瑞,90后自由撰稿人,希望未来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关注我,和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