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糯豆包(原创,严禁转载抄袭)
进入疫情时代后,广大求职者的就业、择业问题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相比起从前求职者们纷纷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发展的就业趋势,如今求职人群在择业时,更多的开始考虑生活压力与生活成本等问题。
以上海为例。
因其高薪酬与高就业前景,上海曾一度成为求职者择业的热门城市,但随着疫情不断反复所带来的“封锁”“隔离”等难题,无法负担零收入状态下大额的日常生活开支,使得“解封就离职”的说法愈演愈烈。
就业机会多、工作待遇优渥、发展前景可观,再加上各大高校的入驻比例较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直都处于求职市场的领跑地位。
但在疫情的压力下,这些求职热门城市的超高影响力却呈现出了逐渐式微之态。
之前就有沪漂网友发帖表示,要在小区解封后离开上海,不再在上海发展。他的这番言论,立即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留言附和,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的离职计划。
究其背后原因,“解封离职潮”的真正导火索,无非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①物价昂贵,生活成本过高
一座城市的消费能力,始终与其收入情况成正比。在看到上海等一线城市所提供的高薪环境时,其背后折射出来的高物价水平也应该被求职者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沪漂人群而言,他们在负担自己日常的饮食开销时,还要额外增加房租、水电等生活支出,这无疑是比不小的开支。
在疫情反复无常,上班族随时都有可能被管控隔离的今天,一旦收入来源被中断,沪漂们首先要面临的便是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赤字问题。
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前期存款的他们,很难承受骤然失去收入来源所引发的各类生活问题。当生活成本在疫情面前翻倍上涨,无奈离职就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②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幸福感不高
与工作待遇相对应,一线城市的求职热必然会加剧职场人的不断内卷,给一部分学历较低人群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持续低压的疫情环境下,大部分企业为了度过寒冬,都会选择通过裁员或考核的方式为自己筛选出更加适配的人才,这无疑成了挡在求职者面前的第二道难关。
为了避免自己被动失业,一部分沪漂人群便会离开上海,重新选择工作竞争较小的城市生活。
北方城市:天津
作为近几年不断向上攀升的新兴热门城市,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天津的工作环境明显更适合外地求职人群。
从教育资源来看,天津的重点院校虽然不多,但仍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重点院校,教育实力不容小觑。
从工作前景来看,天津的工作压力较小,未来发展市场广阔,虽在薪酬待遇方面不敌一线城市,但物价水平也相应较低,对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友好。
南方城市:杭州
随着新兴职业的不断涌起,杭州逐渐成为了这类产业的首要孵化地,尤其对于互联网求职者来说,杭州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更加成熟完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可观。
相比于其他城市,杭州气候温和,极端天气较少,更适应南北方求职者不同的生活习惯,居住的幸福指数更高。
沿海城市:大连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大连春夏秋冬的交节明显,四季均有美景。如此地理优势,让这座刚刚跻身新一线城市的大连无疑拥有了吸引人才的一大法宝。
在气候宜居的同时,更加广阔的就业环境,则是大连引进人才的又一有力优势。坐落于沿海,经济发达,相较于其他城市,大连广范围的就业环境更适配于不同学历程度的求职者,成为求职“新宠”城市的趋势尤为明显。
据统计,今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将再创新高。夹杂在高学历人才与职场新鲜血液中间,相信不少求职者都有了新的就业压力。
随着新一线城市的不断涌现,与其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下冒险求职,不如将这些“新宠”城市纳入考虑范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业城市,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喜欢作者还请点赞关注,我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