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投是什么意思(一批补投什么意思)

钓鱼人都知道,钓鱼就要在钓点抛投饵料,——这就是所谓的打窝。


风景如画的鱼塘

打窝打多少?该什么时候补窝?补投多少窝料?该不该补窝?投撒什么诱饵?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最终鱼获的多少。

我是一个有三十多年钓龄的钓鱼人,以我的经验,下面就关于钓鱼打窝与补窝这个问题和钓友分享,或者说共同分析这个问题。

初学钓鱼,在小河近岸草边随意撒一把米,钩挂蚯蚓就可以钓鱼了。后来在鱼塘、水库钓鱼,特别是想钓大鲤鱼和大草鱼等,投撒诱饵的数量和种类就不同了。


钓费200元钓一天的水库


钓小鱼,比如说在水广鱼稀的塘库野钓鲫鱼和小鲤鱼等,投饵量要准、少、精。

而想在水库专钓大鱼,投饵量就必须要多,打散一点也无所谓。两千年四月底,我们在黑龙潭水库钓鱼,有人划船至钓点,投下50斤干麦粒做诱佴,当时感觉很夸张。2013年夏季,四个钓友在鲁班水库离岸约三十米的位置(做标记),一次性投下两千斤干麦粒。用海竿钓,钓饵是煮麦粒,伊势尼13号钩,除钓尖,麦粒穿满鱼钩。前几天没听见一次铃响,直到第六天,大量鱼群进入钓点,有时4拫海竿同时中鱼,忙得不可开交。从投饵至收竿,钓了十五天,从第六天上鱼,钓获最大一尾草鱼三十多斤(这尾鱼以一千元的价格被县水产养殖场收购做种鱼),另获两尾二十多斤的鲤鱼,还钓获十多斤的鲤、草鱼十多尾,几斤重的鲤、草鱼不计其数。王姓钓友回来给我说起这次神奇的钓鱼经历,当时就惊掉了我的下巴……


小钩细线钓获的革鱼


有一年夏天我在一水库钓鱼,在大多数钓友时常空军的情况下,一个年青钓友不仅时常钓茯几斤重的鲤鱼,而且几次遇到十多斤的大鱼咬钩,后拉断线跑掉。是一个公认的“高手”。他用的钓饵同别的钓友一样,都是嫩玉米粒或煮麦粒,奇怪的是从没见他打窝。有次钓鱼我碰到他,我问:高手,今天怎么样?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不是高手,我钓到鱼是因为打的“隔夜窝”。我家离水库不远,周六钓鱼,周五下班就到水库打窝,诱饵是几斤干颗粒加少量干麦粒。黄昏别的钓鱼人几乎都走了,我打窝的位置,别人也不知道,第二天一早我就来了,这就是别人看到我钓到鱼,而又没见我打窝的原因……这种用打隔夜窝钓鱼的方式,对城里面的上班旋,离水库几十公里,显然不现实。

在黑坑钓鱼,现在一般都不准用手直接打窝,只能用铅坠或钩饵带诱饵(一般是散炮)轻送至钓点,然后竿向上一抖,饵料到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投得准,不像用手抛,特别是新手,东一坨,西一坨,前一坨,后一垞,鱼分散,钓不到鱼是正常的。

有的黑坑不准打窝,那就只能抽窝,刚开始一定要猛抽,将鱼群吸引到钓点内。


野生鲤鱼

在黑坑钓鱼,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钓点。

二是饵料。

我在黑坑钓鱼,打窝和补窝的方法是:

鱼口多时尽量不补窝或少补,鱼口渐稀时不要犹豫,立即补窝,但量要少,不要过多。

时有这种情况发生,当别的钓友还在狂拉的时候,某个钓友出现停口现象,分析起来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补窝太多,有的钓友(特别是初学钓鱼的新手),越钓不到鱼越补窝。

二、后面补窝不准确,没有将诱饵投在钓点内。

三、补投饵料时声音太大,惊跑了鱼群。

四、小药加的过量,造成“死窝”

五、受到左右两边钓友补窝和窝料小药味的影响。

五月初(今年),我到一半带黑坑性质的水库钓鱼,这是放鱼的第二天。


养殖鲤鱼

左右两边的钓友都用5.4米钓竿钓远、钓深,他们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刚放入塘库的鱼,因为此前一直在浅水鱼塘生活,放入塘库不敢轻易进入深水和塘中央,所以只能靠边游动。所以此时应该钓近钓边。

我选择的钓点离岸不到三米,第一次打窝饵料约500克,水深约1.5米。前两个小时狂拉,时而双飞,有鲫鱼,大部分是两斤左右的鲤鱼,还有平时不怎么咬钩的草鱼。因为此前想的是专钓鲫鱼,子线用得细,0,6的子线拉断几根。我钓点近,不怕风,饵很软(搓饵),打钝口,鱼口稀时补少量窝料。钓至中午,鱼获有三十多斤吧,大的鲤鱼和草鱼有三斤多。右侧的钓友空军收竿,左侧的钓友仅获一尾不足半斤的鲫鱼,他索性不钓了,坐在我旁边看着我钓。后来我用我的饵料帮他打了一个窝,我收竿时他钓到两尾鲤鱼。

不说总的鱼获,只说那天还是出现了几个失误:

一、子线细了,钩小了(溪流6号),应及时换大一点的钩和稍粗的子线。

二、午后风大,用手补窝,很随意,未准确投入钓点。

三、下午约4点我想钓不了多久了,于是将剩下的诱饵全都投入窝中,不知是声音过大,还是饵料过多,之后到5点过收竿,一尾鱼都没钓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刚放入塘库的鱼,要钓钓窝内,鱼稀少不放鱼的塘库,要钓窝前面!


野生鲤鱼

在那些水浅杂鱼多大鱼少的鱼塘,我们一般都打谷麦窝。

夏秋打窝量要大一些,这是因为气水温高,各类鱼生长旺盛,加之小杂鱼也一样抢食。什么时候补窝要看当时的情况,钓获一尾大鱼,或拉跑一尾大鱼,因为水浅,都可能“炸窝”,此时不要急,多等一下再下钩,如果不见鱼口,又不见鱼星和浑水,这时才应该补窝,补投量要少。冬春因为气水温低,鱼少吃少动,诱饵投撒一定要少,有的钓友上午打一次窝,无论能否钓到鱼,一天都不在补窝。

冬钓鱼塘,我一般打两至三个窝(诱钓饵都是煮麦粒),第一次投一百克,钓不到鱼不补窝。冬季钓到的鲫鱼都比较大,当然我也遇到过十斤左右的大鲤鱼和大草鱼咬钩,结果都是拉断线跑掉,有通常情况下,冬钓钓起来的都是鲫鱼,鱼口稀,我间断用打窝勺打几粒在钓点,而我实际下钩的位置一般都在钓点前约一米多的窝前面,事实证明,钓窝外比钓窝内效果要好得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夏秋窝料可打近一点,甚至将诱饵投至近岸水草边或近岸树下。而冬季和初春,近岸无鱼,一定要钓远,甚至是越远越好,因为越远水越深,深水比浅水水温高。

上面所述的是在鱼塘钓鱼打窝的一些基本常识,那么在水库钓鱼又怎么打窝呢?

在水库钓鱼,要分带黑坑性质水库,这种水库每周定时放鱼,而且放鱼比较多,收费也比较高,鱼也比较好钓。

一种是半带黑坑性质,意思就是也放鱼,但放得很少,一个水库然放几百斤鱼,收费虽低,大部分都是空军。

还有一种就是不放鱼,库中的鱼几乎都是野生鱼,这种水库钓起来的鱼,相对说,味道更鲜美一些。这种水库虽说难钓一尾鱼起来,算野钓,但收费却不低。有年春季,我在一个这类水库钓鱼,收费60元,结果一尾鱼都没钓到,而且我所能看到的钓友,都是空军。


土鲫鱼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带黑坑性质的水库钓鱼,虽能钓到鱼,但费用太大。鱼获取决于钓点、诱钓饵、钓鱼装备和钓技等,放入塘库的鱼,开口要看季节,冬季可能一小时,也可能半天,甚至是第二天才吃食。而其它季节,可能放下水不到半小时就疯狂抢食。刚放下水的鱼靠边,很多仅用3.6米的台钓竿,也有用4.5米的。竿体要硬一些,二八调比较合适,回鱼快。因为窝打得过近,很多钓友都是侧着钓。诱饵第一次用手抛,因为钓位间隔太近,不仅要在诱饵上下功夫,而且要不停抽窝,吸引鱼群进入钓点,有口后,为了留住鱼群,还要包饵下钩……如果左右两侧十多米没人钓鱼,就没必要狂抽窝了。不是每个钓鱼人在这种带黑坑性质的水库都能钓多少鱼。

举个例

今年早春二月,有个水库放鱼,钓费两百元。最多的钓了约三百斤,还有的居然是空军。



最后我来说一下在那种放鱼很少,收费低,属半带黑坑性质的水库,怎样打窝钓鱼。这种水库放的鱼,大部分在前几天几乎钓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脱钩的和当时没有吃食,以及游向大水面,后来又回到岸边的鱼。其实没放鱼的水库,与这种水库打窝比赛类似。

我比较喜欢钓这种水库,原因是收费低,即使钓不到鱼也无所谓。


酸辣鱼


在这种水库钓鱼,夏秋用谷麦钓,钓点不用太远,3~5来远就行了,如果钓场特殊,比如说岸边有乱石、枯树技等障碍物,大树下等,还可以钓近,但要求水深两米左右。在白条杂鱼多的水库要多打谷麦窝,白条杂鱼少的水库则少打窝。我们都知道,夏秋气水温高,白条鱼抢食疯狂,商品饵和蚯蚓很难沉底,所以打谷麦,用麦粒或嫩玉米粒钓,是最好的选择。


自己制作的煮麦粒

一次多打几个窝,不着急,见鱼星下钩,十拿九稳。

每年12月中旬至来年的二月中旬,是成都地区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寒风剌骨。但这个季节,却是我最爱在水库钓鱼之时。隆冬,白条和小杂鱼几乎停止进食,漂动一般都是鲫鱼和鲤鱼咬钩,运气好的话还能钓到草鱼。


水库

去年我在水库冬钓,我选择钓竿是11米长手竿,钓点离岸约10米,水深4米多深,实际下钩位置在窝前,也就是离岸12米左右的地方。

冬季鲤、草鱼对谷麦不怎么喜欢吃,反而对“散炮”和商品饵更感兴趣。

打窝最好用打窝器,这样才投得准,如果带雾化的诱饵,钓点还可能引来白链鱼和鳙鱼,我曾经外挂几尾起来,大的白鲢鱼有5斤多。

初次打窝,我都打得比较多,记得有一次我用自制比较大的打窝器打了五六次,旁边的一个钓友笑着说,冬天鱼吃食少,你打这么多窝料下去,把鱼都喂饱了。后来我连中几尾大鱼,他过来热情地帮我抄鱼。没口时,我又补窝,钓两尾后没口又补,他在旁边都看神了。后来他鱼也不钓了,就站在我旁边看我钓,当时我左右两侧还站了五六个人看我钓鱼。立漂无论上顶还是下钝,扬竿几乎中鱼,中大鱼都抢着帮我抄鱼。先前那位钓友一直看到我收竿,临走时他说,原来冬钓要这样打窝,长见识了!

当然不是每次都爆护,鱼获一般都是十多斤,有时二十多斤,只有一次仅钓到一尾鲫鱼和一尾小鲤鱼。钓获最大的是一尾草鱼,近十斤。此外,好几次遇到更大的鱼咬钧,1.5号子线秒切。


冬钓鱼获

最后说说冬钓的烦恼,为了占到能钓到鱼的老钓位,天未亮就到水库了,到水库边感觉就是冷。有时离天亮还有一两个小时,总不能坐在水库边发科喝热茶吧,于是打个近点窝,用夜光漂钓,不到10分钟,钓竿上就结了一层白色的霜……

我有个很好的钓友,他就喜欢打重窝,不管是水库还是鱼塘,首先就是狂撒诱饵,中途不断补窝,结果几乎他的鱼获最少。

补窝很关键,续窝是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补多补少,要看当时的鱼情。该补窝时必须补,不该补窝时,千万别补!